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伤残评定标准及赔偿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旭 《证据科学》2009,17(2):250-256
目的比较目前司法实践中常用的伤残评定标准及赔偿方式,以揭示目前我国人身伤害民事赔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方法时目前司法实践中常用的工伤标准、交通标准、普通伤害标准三大标准的内容进行比较;对与上述三大标准相对应的赔偿方式进行比较。结果(1)就标准的内容来看:三大标准中伤残条款的设立、级剐有显著的区别,同种损伤依据不同的标准评定,其伤残评定结果差异明显,“同伤不同残”现象较为普遍。(2)就标准的宽严尺度来看:工伤标准宽泛,门槛低,级别评定较高;而交通、普通伤害两个标准严格.门槛高,较轻的损伤不易评定为残疾。(3)就标准的架构来看:工伤标准、普通伤害标准在架构上严谨;而交通标准不够严谨,分级过于简单且涵盖内容不全。(4)就标准的强制力来看,交通标准为国家强制标准,级别最高.工伤标准其次,为国家推荐标准。普通人身伤害标准级别最低,目前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有的省适用自制标准(如江苏、北京),有的省适用工伤标准,有的省适用交通标准,其效力常常遭到质疑。(5)就三种损伤类型的赔偿体系来看:赔偿方式各不相同,赔偿额差距显著,“同伤不同价”现象突出。因为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普通人身伤害标准.地方对伤残标准及赔偿方式的应用极为混乱,有的地方以宽松的残疾标准(如工伤标准)评定伤残,再配以目前普通伤害案件宽松的赔偿方式,其结果是赔偿额大幅增加,造成明显的司法不公。结论上述问题的解决应从伤残评定的医学标准着手,目前急需制定一部适用于普通伤害的残疾评定标准,这样可以确保在每一赔偿体系中,均存在与其相配套的医学评定标准,以避免因鉴定标准的不同引发的司法不公。  相似文献   

2.
人身损害赔偿问题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民事问题,也是最为复杂的实务问题.长期以来,在理论上、立法上以及实践上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大量的、广泛的探讨.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继出台,使得这一问题在法律的层面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同时,随着立法活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实务界人士,开始关心、关注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中深层次的问题-伤残程度的评定问题.大量的审判事实表明:人身损害赔偿中的伤残评定标准,因种类繁多且存在差异,制约、影响着着司法的统一与威严.  相似文献   

3.
伤残程度评定在法医鉴定中极为常见,很长时间以来,法医界除“医出多门”、各唱各的调、多重鉴定频出外,还在适应标准的不一致上让受检者无所适从。近两年,在法院系统有了除交通事故适用“道路标准”外,其余损伤均适用“工伤标准”的“要求”。本文就实施该“要求”两年来,在法医临床检案中所遇到的问题,对“工伤标准”及适用“工伤标准”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工伤标准”本身还存在很多弊端:一是定残的基点过低;二是同一残级的不同部位伤残及本标准与其它标准同类伤残缺乏均衡比较;三是残级间缺乏连贯性,层次感不强。而让非工伤检案套用“工伤标准”定残、套用“道路标准”赔偿,给部门与部门间及当事者造成了不少麻烦。作者呼吁尽快出台全国通用《人体纠纷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及配套赔偿办法,并提出了初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 程度鉴定标准》伤残等级划分的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单处和多处伤残的赔偿数额.方法根据伤残程度等级分类和赔偿过错系数,建立伤残赔偿计算数学模型.结果应用所建立的伤残赔偿计算数学模型,可以直接计算单处或多处伤残的赔偿数额.结论伤残赔偿计算数学模型,在一定的法律规定条件下,可以准确的计算人体伤残赔偿数额,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6.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是司法实务当中常见的一类纠纷,在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很大,但我国现行的人身损害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不统一,导致赔偿不一致,并引发诸多负面社会效应,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出台统一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标》)施行至今10余年间,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国家标准,《道标》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毋庸置疑。随着国际伤残评定科学迅速发展,我国的司法鉴定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在骨关节损伤[1][2][3][4]、精神障碍[5][6]和五官  相似文献   

8.
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标》)施行至今10余年间,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国家标准,《道标》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毋庸置疑。随着国际伤残评定科学迅速发展,我国的司法鉴定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在骨关节损伤[1][2][3][4]、精神障碍[5][6]和五官  相似文献   

9.
正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交通事故中常见,约占胸腰椎骨折的64%~81%。现就我所鉴定的32例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予以探讨。1案例资料2009~2012年受理交通事故所致单纯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5~78岁,平均42.6岁。单节段骨折27例(T1例、T2例、T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交通事故中常见,约占胸腰椎骨折的64%~81%。现就我所鉴定的32例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予以探讨。1案例资料2009~2012年受理交通事故所致单纯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5~78岁,平均42.6岁。单节段骨折27例(T1例、T2例、T  相似文献   

11.
实务中对于患者死亡但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精神损害抚慰金部分是否支持,存在很大的分歧。其不仅存在于医患双方争执的焦点中,不同法官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最终判决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是否应当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何种标准进行裁判等分歧,很大程度上源于法律法规自身的缺陷和问题。如何解决分歧,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视损伤评价是制定视损伤残疾标准、统一标准适用的基础。由于基本问题缺乏界定与研究,导致我国残疾标准制定困难、理解适用混乱,影响了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应解决视功能含义、确定视残疾与个体残疾的关系、拣选检验指标、开展视残疾生存质量调查和一体评价视损伤等主要问题,加强残疾理论与法学、临床医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建立适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残疾评价体系,促进残疾评定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3.
司法实践中,损伤程度的鉴定与伤残等级的评定在部分办案人员之中往往存在著含糊认识.本文从损伤程度鉴定与伤残等级评定的区别和法律适用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归纳和总结,以期服务于各项司法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杜群 《现代法学》2005,27(3):186-191
生态补偿是指国家或社会主体之间约定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提供利益补偿性措施,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惠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式,转移到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生命健康权是人最根本的权利,在医疗纠纷中无论发生何种侵权行为,只要损害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都必须进行救济和赔偿。医疗纠纷可以通过诉讼、非诉讼两个途径来解决。过错责任原则是我国民法确立的对医疗侵权行为造成损害予以救济的基本原则,是法治社会对人权提供的最基本法律保障。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活动中过错赔偿原则通过刑法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现出来,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受害人可以从中获得经济赔偿。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法角度看我国物权法草案中的征收补偿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收及补偿问题不仅是物权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国际法问题。我国物权法在规定征收及补偿问题时,须考虑国际社会的通常做法和我国政府对其他国家已做出的承诺。在征收补偿方面存在着国际法规则。投资协定的约束是确定的,而国际习惯法的约束则取决于各国的取舍。我国现行法律实质上未能明确征收补偿标准,而我国对外签署的投资协定则接受了“充分补偿”标准。物权法(草案)中的“合理补偿”标准并不合理。建议物权法在规定征收补偿标准时,以“充分补偿”为原则,以“另依特别规定”为补充。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国家赔偿费用支付方式的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晓旭 《行政与法》2004,(4):101-103
近年来,对于国家赔偿费用支付方式的研究较少,本文指出了改变现有国家赔偿费用支付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采用统一的赔偿金支付方式和利用中介组织支付、管理国家赔偿基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与议会间的立法互动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立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宪政问题.评价政府与议会间立法互动关系的标准有三,即宪政民主的基本价值标准、产生良法的能力的标准和实效标准.其中宪政民主的基本价值主要包括:人权、民主、法治和控权;产生良法的能力的标准要求能产生基于可靠的信息基础性,具有及时性、融贯性、有效性和回应性的良法;实效标准,即实践检验标准,是指一种制度安排是否在现实中有效地运行,并实现其原初设计之功用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