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依职权、或者依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发现有错误,依法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民事再审程序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提供一种事后补救措施,这对于保证案件的质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完善民事诉讼程序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方式是采用抗诉方式。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抗诉范围随意扩大的情形,因此必须正确掌握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公民、法人因民事、法律纠纷诉至人民法院,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若一方当事人没来得及上诉,又发现法院裁判中存在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法定情形,可申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法院的错误裁判。这是我国民事诉讼流程中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设置的一道救助机制,也是检察机关履行民事法律监督权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同时,在第185条至188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几种法定情形、抗诉案件应制作抗诉书和派员出席法庭。这些明文规定赋予了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行使的一项重要权利即抗诉权,对于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地保障诉讼活动公正、合法地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仅凭这几条规定,要保证检察机关抗诉权的真正落实是极为困难的。本文拟就民事抗诉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完善略陈管见。 一、民事抗诉制度的现状分析 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民事裁判,认为确有错误,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理的诉讼行为。赋予检察机关按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职责,无疑是法律监督在民事立法上的进步。近几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已提出三百余件抗诉案件,有数十件经再审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刑罚适用不当的错误情况,不必要地增加了刑罚的成本,影响了我国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顺利实现。应重视对我国刑罚学的学习和研究,树立正确的刑罚思想,实施正确的刑罚处罚方法,严格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进行判决。  相似文献   

6.
王军 《实事求是》2005,(4):64-66
民事司法鉴定是我国重要诉讼制度,也是重要的证据制度。现行法律对司法鉴定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当前司法鉴定亦存在众多的问题,以致于司法实践中,大量民事案件纠纷当事人不服判决最终也集中在鉴定上。重视探讨、完善现行司法鉴定制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规范和完善民事司法鉴定制度要从加强司法鉴定立法工作等六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杨志刚 《唯实》2010,(6):73-78
审判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基石。不良的外部环境是造成我国审判公信力困境的重要原因。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审判权规律要求的审判运行环境是化解我国审判公信力困境的重要一环,其中,理顺法院审判与人大监督关系、构建民事抗诉权有效运行机制、规范审判机关与新闻传媒的互动机制、规范审判机关与执政党组织的关系是亟需要做的突出工作。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实行二审终审终审的诉讼制度,民事二审程序担负了上诉审的全部职能,讨论我国民事二审程序审理范围问题实际上就是讨论我国民事上诉审的范围。民事上诉审是指诉讼当事人对于一审法院不利于己而又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向上级法院声  相似文献   

9.
假冒伪劣是一种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某些人受利益驱动所致的信用缺失行为。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假冒伪劣造成的直接损失在2000亿元左右,比全国两年的县级财政收入总和还多,而造成的间接损失,包括引起的市场交易成本、治理成本的增加,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事实表明,假冒伪劣已成为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公害。近年来,国家打假治劣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假冒伪劣为什么屡打不绝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某些人的获利欲望所驱使。造假者都有自己的成本收益观,他们预期的造假收益远远大于其造假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处罚成本之和。在暴…  相似文献   

10.
调解制度被赞誉为东方经验,有着一定的法律价值。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将调解与判决规定在一个条文中,没有理顺两者的关系,造成司法实践中重调轻判的现象。应对调解制度进行适当改革,实现“调审分离”,使调解成为预防诉讼的程序。  相似文献   

11.
张琼戈 《世纪桥》2007,(4):38-39
民事判决既判力是现代民事诉讼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民事司法权威的维护和诉讼效益的提高,而且对民事权益关系和司法秩序的稳定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目前民事既判力制度在我国尚未完全确立,本文重点对民事既判力的内涵、价值取向、目前我国的制度缺失以及相应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尝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民事诉讼起诉和受理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和受理制度是关涉到当事人诉讼权利和实体权益保障的一项重要制度.现行的起诉和受理制度在起诉条件的确定及受理环节的设置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影响了当事人权益的实现,因而必须通过重置起诉条件、改革受理环节来完善该制度,以利于当事人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3.
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换.因而该制度业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所确认.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尚未在整体上实现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化.关于这一制度的理论探讨也未尽完备.如何建构我国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理论,从而为其立法化进行理论准备,就成为民法学上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周其明  谢毅 《唯实》2010,(7):74-77
法律是正式的制度安排,其存在的价值就是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不确定性,通过最优的制度选择,获取最大的收益,但制度运行本身也需要成本。一项合理、可行的制度安排应该以尽可能小的制度成本来获取最大限度的制度收益,从而达到制度效益(制度收益减去制度成本)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政府的运行也要讲究成本。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也应该是讲究成本意识的政府。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政府成本认识不足,政府运作不计成本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必须增强政府成本意识,通过改革,革除弊端,最大限度地优化和降低政府成本,改善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司法改革向更深层次和更广层面拓展 ,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开始不仅关注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而且关注对民事诉讼各项具体制度的研究 ,其中对审限延长制度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需。一、我国民事审限延长制度的基本框架我国民事审限延长制度的内容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称“《民诉意见》”)中 ,在其他法律法规中也有所涉及。其基本框架体现在 :1.关于一审审限延长制度。体现为 :(1)对于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 ,审限可…  相似文献   

17.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2,(30):54-55
"公益诉讼"首入民诉法近年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公益诉讼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前不久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首次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法律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修改决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  相似文献   

18.
政府的运行也要讲究成本。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也应该是讲究成本意识的政府。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政府成本认识不足,政府运作不计成本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必须增强政府成本意识,通过改革,革除弊端,最大限度地优化和降低政府成本,改善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效益。  相似文献   

19.
陪审制度具有有利于司法民主、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以及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等价值蕴涵决定了它是一项有生命力的制度.我国的陪审制度由于其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病,致使其效能弱化、运作困难,难以实现陪审制度所蕴涵的价值.必须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化、法制化建设逐步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20.
速裁法庭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应对司法需求急剧扩张、司法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而尝试的一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举措。速裁法庭的产生,不仅进一步完善充实了我国的审判流程管理,也彰显着我国司法改革的进步。但目前速裁法庭所采用的速裁机制只是在程序法框架内对简易程序的能动运用,在审判实践中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肯定速裁法庭价值的基础上,应客观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完善与速裁程序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加强对程序运作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使速裁程序的运行有章可循,以便能在实现司法程序多元化价值和确保当事人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诉讼效率,降低司法成本,实现程序和结果的双重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