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的困境与政府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陈跃 《行政论坛》2015,(2):78-82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将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在政策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其现实困境是:以政府的体制吸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社会治理主体系统,会造成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下降;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强势行为,很可能造成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众对未来预期的判断力和承受能力的下降;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绝对主导和领导,也会造成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对非营利组织造成挤压。实现国家治理层面的政府与社会治理层面的非营利组织有效合作,必须明确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其责任就是构建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即构建社会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公共对话机制、改革非营利组织的登记制度,真正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政府责任实现的公共政策是:构建非营利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四维"合法性政策,完善非营利组织运行与发展的资源获取政策。  相似文献   

2.
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具有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等特征,在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议题。通过对自2003年以来CSSCI数据库收录的28篇关于"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量化分析,作者了解了当前关于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现状。研究表明,要想实现非营利组织治理现代化,就要以法律建设保障组织发展、以信息公开改善组织形象、以自身建设谋求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莉  刘隽 《理论导刊》2007,(6):64-66
在社区治理中引入非营利组织,有利于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形成社区发展的合力,促进“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因“制度缺失、志愿失灵、资金不足、能力有限、诚信危机”等重重阻碍,步履维艰,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针对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对社区非营利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良性发展的生命力,当前我国社会组织面临巨大的诚信危机。由于组织制度、奖罚措施、监督体系等内部原因,以及市场经济复杂多变、慈善文化缺位、志愿精神失范、社会信用体系相对薄弱等外部原因的影响,非营利组织出现诚信困境。本文从增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建立监督体制、完善第三方评估体系、外部环境建设四个方面为非营利组织诚信重构搭建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5.
常雅慧 《学理论》2012,(5):37-38
网络化治理模式强调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以多元合作治理的形式实现社会共治。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场域,是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事业的基本切入点。非政府组织应明确自身作为社会管理主体之一的角色,承担起拾遗补缺、联结互动、刺激变革的职责,以志愿服务、机构服务、政社合作、组织建设的方式参与到社区便民服务、就业指导、健康卫生、环境治理、文化娱乐、治安管理、弱势群体救助等工作领域中。政府应加大对非营利组织扶持力度、非营利组织应增强自身管理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6.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伟 《理论探索》2011,(4):142-144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制现状是:现行法律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规定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会员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分立"的模式,二是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模式;现行法律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注册采取了不同态度。民间非营利组织法律规制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督机制两个方面。提升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制水平,要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决策人的治理功能,强化监督人的地位与功能,健全内部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还要完善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7.
《行政论坛》2018,(1):129-136
以社区治理项目为研究单元,对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机制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对参与社区治理项目的价值认同推动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建构合作关系;它们之间的资源互补,与受助者在社区治理中的共同决策是合作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其中,行业协会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公益平台、协调推进、宣传推广的作用。研究说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参与社区治理可以成为企业履行社区责任、发挥社会治理效应的常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兴起推动了人类社会治理从管理到合作治理的重大转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治理的新形势,势必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提出相应的变革要求。在合作治理的框架下,管理与服务的位置颠倒过来了。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创新既是来源于合作治理,又是为了更好地合作治理。从合作治理的角度研究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5)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营利组织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西方非营利组织产生于市场、政府失灵,并基于"部门失灵"形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制衡、对抗、合作关系,然而中国非营利组织是部门体制内部派生,其产生与发展依赖于政府。因此,在社会转型期,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应沿着强控关系—依赖式合作—竞争式合作的发展路径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0.
理事会是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决策及监督机构,也是非营利组织的核心资源,理论和实践表明,理事会绩效与非营利组织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绩效的评价有助于理事会的开发和组织治理水平的提高。本文以绩效评价的四个核心内容:绩效内容与范围的界定、绩效指标设计、绩效数据收集与分析、绩效评价结论为线索,对各国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绩效评价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同行及社会各界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对绩效指标的具体测量与计算方法未予展开,也没有论及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行业协会是承接部分政府职能的是基本载体现代社会中,为了建立一个有限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使社会治理结构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一部分原来属于政府的组织会从政府中剥离出来,属于政府的职能向市场组织和第三部门转移。强化和发展第三部门,真正转变政府  相似文献   

12.
非营利组织的独立与自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民间志愿性组织,在发展社会福利、提高公众参与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非营利组织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它却面临着丧失独立性、沦为政府附庸和商业公司的威胁。如何保持非营利组织的独立与自治、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就成了我们应对的新挑战。非营利组织实现独立与自治的措施在于:强化非营利组织自身对独立性的追求与承诺;明确非营利组织使命,实现管理创新;采用透明的运作方式,提高组织公信度;扩大非营利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部门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分化加剧,利益与价值多元化,社会问题凸现.各种需求呈现多样化,为公共管理提出现实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难,社会工作发展的迫切性,探讨建构一种政府管理部门——非营利机构——社会工作三者协调发展的社会管理运作机制,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谐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适应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非营利组织问责是指对非营利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面临重重困境:我国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界定的模糊;法律法规不健全及缺乏相关配套措施;问责的推行缺乏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自我治理能力不强.要使非营利组织问责得以推行,一方面,需要有效地界定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加强自我治理,以促进自我问责;另一方面,需要一个较健全的外部环境,即把以法问责和以德问责结合起来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与政府关系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特别重要.行业协会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形态.通过分析浙江省义乌市玩具行业协会个案,运用制度变迁和合作博弈理论,剖析协会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与政府关系,探讨非营利组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沟通、互动与政府的治理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治理结构中,公共权力主体多元化,权威和责任也多元化。沟通治理可以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转移到非政府的组织或者个人身上,一旦遇到棘手问题或者某一方难以单独解决,则可以通过各方互动的方式整合资源和力量。沟通和互动模式以及具体案例表明,通过治理的沟通和互动,可以达到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并最终实现政府治理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组织由于外部原因和自身局限面临着发展困境。本文尝试构建一套八维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立足于云南省草根非营利组织的调查资料,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并根据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对我国草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应是基层公共服务的积极参与者,但当前西部非营利组织的公共服务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运用网络治理理论分析并参考西部地区的实证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西部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缺失主要表现在参与公共服务范围较窄、参与形式单一、参与方式被动等方面。对此要加强西部非营利组织的基层公共服务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自身服务能力建设、改变政府公共服务观念、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9.
朱晓红  罗婷婷 《学理论》2009,(30):33-35
政府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引导和规范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政府要创造社会自治的条件以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育,积极鼓励和倡导社会自治,提高社会成员的治理能力,为其提供规范框架。  相似文献   

20.
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共事务的纷繁复杂和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使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公共事务治理领域的“关键加入者”。非营利组织的重要作用是提供公共物品、培养公民精神和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机制,两者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政府应积极地转变职能,合理界定公权力、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沟通,促进信任。非营利组织要强化自律,提高社会公信力,回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