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私营企业工人群体在市场竟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受自身思想影响,面对劳动保障、待遇不公等问题时,自身的利益表达就会受到限制。本文通过对私营企业工人群体的集体意识、利益表达渠道和强者与弱者的平衡三个方面来分析工人们的利益诉求,以期发挥工会的作用,把缺少整合的工人群体组织起来,平衡私营企业工人群体和企业主的利益,做到共赢。  相似文献   

2.
我国互联网平台工人数量多达数千万,且增长迅速。平台工人面临身份不明确、工作时间长、收入不稳定、职业伤害保障缺失、算法运行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由于平台用工的特殊性,现有劳动法及其司法实践难以为平台工人提供有效保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对平台工人进行了专门立法。我国有必要出台平台工人权益保护专门立法。平台工人权益保护立法的基本思路是确保符合"劳动者"标准的工人得到劳动法保护,并为一般平台工人提供基本劳动权益保障。立法应通过劳动关系举证责任转移规则,使平台工人身份得到正确归类。平台工人的基本权益内容应根据所有工人应享有的基本权益、平台用工的灵活性以及平台主要依靠算法运行的特点而设计,应赋予平台工人平等就业、职业安全卫生、工资、工时、加入工会和集体协商等方面的权利,以及与算法相关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郝鲁怡 《河北法学》2014,(11):63-72
虽然家庭工人与其他劳动者相比,具有“劳动者”的一般性法律地位,然而,家庭工在工作性质、主体构成以及职业类型等方面区别于其他行业,因此呈现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职业特征。在保护家庭工人劳动权利领域,国际劳工组织的《家庭工人体面劳动公约》创立了一种崭新的人权普遍性原则与劳动权利保护竞合的方法。其中,平等权、禁止性别歧视以及移徙权在家庭工人权利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为我国制定家庭工人权益保障的专门性立法提供了以“权利基础”为导向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根据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的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发展的精神,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私营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私营企业的特点,作用以及国家对私营企业的法律保障等问题。对研究如何认识和加强对私营企业的法律保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人民民主革命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依法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的同时,对于工人,也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同情与爱护。为此,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劳动法规,以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权益。关于这个问题,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两个阶段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护之劳动法调整范式的缺位,折射出现代劳动法历史使命再续和逻辑延伸之客观需求。家政工人在现代社会语境中所内射出来的诸多"人像"特征,有别于传统私法视域下的"人像"。固守形式平等的私法理念不能回应和规范家政工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在利益诉求。践行实质平等之社会法理念下的家政工人劳动权益监察制度,是国家基于社会本位的思想,对弱势家政工人劳动权益给予倾斜性保护的重要利益干预和调控机制。家政工人劳动权益监察制度是在家政工人劳动权益受劳动法保护模式下的必设性制度。家政工人劳动权益保护监察制度与劳动监察制度在制度接轨时必须考量二者之一般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工资,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获得的报酬,是劳动者养家糊口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工资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物价在涨、存款利率在涨,劳动市场劳动力的价格在涨,工资也应当涨。政府许诺,工资要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最低工资标准涨了,国企工人的工资涨了。私营企业工人的工资,也应当涨。工资是否增长,直接关系劳动关系的稳定、劳资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军人权益保障问题对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条件下,军人权益保障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情况、新障碍。这就应明确军人权益保障的特征,从军人权益保障的现实出发,采取制定《军人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培养军人的权益保障意识、建立军人权益保障的维权平台、军地联合完善军人权益保障机制、疏通军人权益保障渠道等具体措施,以切实解决军人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实践中船员的各种法律关系主要靠对陆上工人的立法来调整,导致船员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本文通过对船员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法律的研究,针对船员社会保障问题的特殊之处,提出了目前我国船员社会保障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理应成为当代中国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重大社会课题。需要从农民工维权机构、农民工协会组织、农民工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市民待遇消除歧视、农民工权益保障论坛等方面努力,不断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是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在妇女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中,仍是空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显现出《妇女权益保障法》存在不少欠缺,有待从立法观念、具体保护和惩戒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执法监督等方面予以完善,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89,(2)
一、私营企业的划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乡镇经济的崛起,原来统称乡镇企业的个人、合伙、家庭、联户、合作五种经济形式也迅速发展,急剧膨胀。其中有一部分脱颖而出,形成了现在所说的私营企业。我们认为,区分私营企业必须掌握三个基本要件。第一个要件,所有权归个人或者家庭所有,或者合作、合伙人所有。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这是私营企业的本质特征。由于财产私有,企业里的工人的劳动权与所有权分离,从而形成雇佣劳动关  相似文献   

13.
<正>妇女的权益保障与家庭秩序、社会结构的关系紧密,许多妇女权益保障问题需要在社会制度中加以解决。在多层次、多方面、多元主体的保障网中,检察机关一直是妇女权益保障的重要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经历了三次修正或修订,从全面修改、局部调整到大幅修订,构建起了检察机关对妇女权益的阶梯式、渐进式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宋保振 《法学》2024,(1):20-34
如何有效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是落实数字人权并达致数字正义的重要步骤。当下“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障并未从公民基本权利出发来选择妥适路径,这成为制约权益保障实效的“元问题”。须由社会权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益的理据有三:社会权对弱者的救济、社会权的数字化拓展以及“数字弱势群体”权益与社会权的契合。在具体操作中,一方面,依照社会权的任务为权益保障设置阶段目标,既维持数字化生活的“最低水准”,实现数字红利分配正义,以及从个体救助转向普惠福利;另一方面,发挥社会权的功能以为权益保障提供路径指引,既在防御权、客观价值秩序和受益权指引下,构造国家的尊重、保护和给付义务。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当代社会的焦点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应当依靠法治,而行政法治是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关键。从行政法的角度保障农民工权益要注意:转变行政理念,确立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人本法治观;恪守行政法基本原则,不折不扣地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行政立法的力度,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加强行政法律监督,畅通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6.
<正>三、警察部队内部保障警察权益保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国家提供的政治性保障是引领,法律以制度的形式促进警察权益保障规范化,而警察权益的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的落实依赖于警察部队的内部保障。其表现为两个方面,警察部队作为组织为警察个体提供的保障和警察个体对自身的权益进行的保障。两种方式相对独立,但更多的是紧密联系,共同保障警察权益。新加坡警察部队给国民的印象是“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政奉公、讲求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对农民工基本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研究以及现实情况下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不高的情况出发,探讨其原因,并从现有的劳动保障中客观地审视农民工基本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探求兼顾农民工基本劳动权益和社会发展利益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8.
罪犯和监狱民警在监狱运行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罪犯人权与监狱民警的权益保障都是实现人权保障的共同需要。因此,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要保障罪犯人权,也要关注监狱民警的权益保障,两者是处于同一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罪犯人权与监狱民警的权益保障实现了,才能确保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简论《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保障妇女权益,促进了妇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面临市场经济带来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论证了妇女在政治地位和人身权益保障方面若干有待提高和有待深化的问题,对目前妇女参政中普遍存在的女代表必须同时具有双重或多重身份之降低妇女参政质量的通行作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妇女权益必须着眼于保障妇女的发展权利,它是妇女获得一切权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订单培养模式逐渐被众多高职院校采用,在该模式的三个参与主体——学校、企业、学生中,学生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不能制定合理的保障制度和实施有效的保障措施,将会不利于对学生权益的保障,违反订单培养模式的初衷。因此,文章将通过对学生权益的分析,针对订单培养中学生权益保障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