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工具是庞德社会控制论法学的主要思想。该思想具有强调法律的"强力"、法律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控制手段的理性化等特征,实现了社会学与法学的交融,对美国的立法、司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庞德的这一思想协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为我国依法治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庞德社会控制理论对我国现阶段法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德社会控制理论以其利益学说为基础,将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并将以最小的利益牺牲达到利益的最大化最为利益冲突时衡量的标准。这一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的法治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利益理论都是很好的指引,能最终达成对社会进行法律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西方自然法学派主要权利理论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征汉年  章群 《思想战线》2005,31(6):37-44
社会法学派是现代西方法学派的主要派别之一,其本质是现实主义法学。权利理论来源于庞德的社会学法学,其基本理论主张表现为对过去法律权利制度的批判,重视“实际的法”而排斥“书本的法”。对其主要代表人物庞德、塞尔兹尼克和卢曼的权利理论进行解读,明确法律的任务或作用并不是创造利益,而只是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利益或权利,从而使法律成为调整和控制社会经济的有力工具,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秩序的条理化。  相似文献   

4.
庞德的社会工程法学所预设的社会事实不仅与真实的社会事实不符 ,而且在性质上也是错误的。论文解构了庞德社会工程法学的论证进路 ,提炼出其理论预设的社会事实 ,对社会事实进行了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批判 ,提出一种社会学法学可能的理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陆永 《公安研究》2009,(12):10-15
站在国家层面,借助现代国家建构和国家能力建设的理论框架来分析现代化转型国家的社会稳定问题,更加切合当下我国政治社会生态实际。在此视角下,实现社会稳定的路径应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充政治合法性资源,实现社会控制模式多样化,创新化解处置不稳定因素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6.
列宁的国家观与社会管理思想的有机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列宁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探索中,国家观和社会管理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会建设实践的探索,列宁都是从国家观与社会管理思想两个方面思考问题,把国家观作为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并以这种思想来指导俄国的革命和建设,推动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今天,列宁的这种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建新 《求索》2013,(10):158-160
庞德对世界文学经典的崇敬和他对人类文明的责任感使他从年轻时候起就主张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复活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中恒定不变的“特质”或“基本价值”。以应对现代商业社会中文学和文明的危机,促进文艺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健康发展。庞德的文艺复兴思想体现了他对文学本质的真知灼见和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英国既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发祥地.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没有脱离其产生的时代已有的各种学说的影响,这些学说包括柏拉图的社会改革思想,基督教和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人文主义、启蒙思想家的人性论和理性观念.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社会分配思想、社会福利思想与和谐社会理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以其国家理论为基础,剖析了资产阶级国家社会管理的性质及其有限性,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社会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措施的过渡性及其人民主体性原则,设想了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管理组织形式和管理目标.这些理论对当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改变的理论,也就是说,作为他们的国家理论主题的是阶级统治工具,而不是社会管理。但是,这不能说明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不包含国家管理的思想。事实是,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同关于代替这一社会形态的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认识和管理方式的构想,都包含着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初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