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卓绝的斗争中培育出来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方 《中国司法》2004,(7):65-67
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进程表明,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大厦。弘扬和培育崇尚法治这一民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高校也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比较有效地方式或方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消除这些影响,妥善的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是各高校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红色旅游——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旅游如今“红”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作为一种全新的主题旅游形式,红色旅游把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不断创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具体体现,更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红色旅游这一特殊功能,已经并将深入影响到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层面,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工程。用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红色资源加强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广…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高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而爱国主义正是中国现代化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其在现当代的发扬光大和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缺失的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职高专学生民族精神现状,并分析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培育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需要建立新的教育机制。信息网络技术不仅具有强大军事作战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娱乐文化活动中也发挥着巨大优势,可以极大地推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彪 《法制与社会》2010,(33):246-247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些思想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构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这两个重要概念写入了党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命题。“弘扬法治精神”的提出和践行,意味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进入了新的阶段,确立和实施十年之久的依法治国方略,正在从法律制度的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的内核,从法制体系的构建升华到法治文化的培育,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前,随着政府职能由“全能型”转向“服务型,”塑造服务型政府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文化作为一种文明形态,首先具有民族特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文化需要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当今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面临着新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契机。如何在全球性同质化一体化过程中保持我们各自民族的民族特色,如何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已成为时代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丽 《法制与社会》2010,(18):225-22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软实力的建设是民族文化的延伸,因此,我们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文化,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凝聚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从而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法宝,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战斗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和锤炼。这种精神是进一步鼓舞、激励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冯景  刘泽  赵丹 《法制与社会》2015,(4):219+227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之一.民族院校大学生作为促进各民族地区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论述民族院校学生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因素,最后从民族特点、教育实践、时代精神、教育机制几个方面对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培育公务员精神要着力营造“三大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是在公务员队伍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措施和具体体现,是解决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把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到实施公务员法的全过程,贯穿到健全和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全过程,贯穿到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要着力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完善的制度环境,来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17.
马俊峰 《政府法制》2011,(26):51-51
今年7月1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最后谈到青年是党的未来与希望,并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高度对青年和青年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这为我们从事以青少年教育教学为主体的教育工作者增添了信心。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青少年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教育风尚,深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青少年的德育培养。为此,我们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学校青少年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董琴琴 《法制与社会》2012,(14):231-232
爱国主义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文试分析了目前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重点在探讨新时期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对策,以期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方面有所收益.  相似文献   

1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也是八荣八耻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明确要求,它对当代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特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不仅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更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志士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忧国忧民,奋斗牺牲,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闪烁着光辉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在发动和领导这次运动的过程中,表现了难能可贵的自觉精神、批判精神、奋斗精神和献身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