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记行     
以中共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同志为团长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应巴西民主运动党的邀请,不久前对巴西进行了访问,一路所见所闻,令人难以忘怀。友谊是合作的桥梁 1988年6月27日下午一时,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抵达巴西利亚,巴西民主运动党国际书记费尔南多·加斯帕里安众议员以及各界朋友到机场迎接。双方拥抱寒喧,宛如久别重逢的故交。代表团当天开始了正式访问活动。大家  相似文献   

2.
“电影复兴”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在巴西电影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它把巴西民族电影产业成功地带出了90年代初的废墟,既提升了巴西民族电影的艺术品质和国际声望,也为民族电影挽回了市场占有率。本文对“电影复兴”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把其放在巴西电影产业史的纵向背景的同时,凸现出“电影复兴”现象中电影人、政府和电影市场的合力,并期望巴西“电影复兴”的经验能对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巴西的"大国外交"战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战略新格局,巴西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巴西在继续稳定与美国和欧洲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发展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同拉美邻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关系,以便在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进程中,体现和发挥巴西作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政治作用和影响力,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中为巴西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卢拉政府执政两年来所推行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国际上展开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外交活动,是巴西外交新战略的体现,是前政府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巴西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中巴两个发展中大国之间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双方的合作也日益加深。但随着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双方的贸易摩擦也在增多,突出地表现为巴西频繁对中国商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对于如何看待这个双方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必须对巴西一贯擅长打“贸易战”、中巴产品之间存在的一些竞争行为、巴西相关压力集团的施压以及“跟风”等因素进行深刻地分析。同时,有效化解目前形势的做法还在于中方认识到并妥善解决中巴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以长远的眼光,寻找有效的途径智慧地解决双边贸易摩擦问题。  相似文献   

5.
巴西的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西是拉美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最为活跃的国家 ,目前已与 2 0多个国家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近年来巴西的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特别是正在将传统的合作方式逐步转向对研究和创新成果的共同开发和成果的共同分享上。巴西政府认为 ,与其他国家进行科技交流与合作是提高本国科技水平最省时和最省力的途径。在与各国的科技合作中 ,巴西与中国的科技合作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中巴在科技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双方的合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促进了两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互利而又卓有成效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战略伙伴关系是冷战后兴起的一种新型国家问关系。中国和巴西具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意愿及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潜力。1993年中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两国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科技和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合作尤其令人瞩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一系列合作的先例。由于两国的具体利益和对战略伙伴关系的期许存在差异,双方的合作也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然而,只要两国的整体优先目标保持一致,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就会继续向前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巴战略伙伴关系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并于2012年被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20 0 4年5月2 5日北京大学巴西文化中心( Nucleo de Cultura Brasileira na Univercidade deBeijing)成立。巴西总统卢拉借访问中国之机为其揭牌并发表演讲。巴西舆论认为,这是在亚洲最重要的一所大学成立的巴西文化中心。北大是中国较早与巴西建立校际关系的学校,双方互派教师和留学生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为使中巴文化交流得到更快发展,北大领导对中心的成立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指导,巴西驻中国大使馆对此也做了大量工作。巴西桑多斯银行给予慷慨资助,使中心有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巴西是一个文化遗产丰厚、文化多样…  相似文献   

8.
90年代,巴西走出了"失去的10年",经济重新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2004年以来,"巴西崛起"再度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巴西"大国地位"的内部因素主要来源于对其自然和地理条件、经济规模、军事实力、外交战略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判断,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巴西能否崛起并成为成熟的、真正的世界大国,取决于巴西能否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但关键在于能否克服自身的制约因素,而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2001年8月6日,巴西著名作家乔治·亚马多(又译若热·亚马多)走完了89年的人生.他的故乡萨尔瓦多市有9000多名群众和当地知名人士向其遗体告别.巴西《请看》周刊称,一位作家辞世,有那么多人悼念,这是"巴西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冷战以来苏联与巴西的关系经历了建交→断交→复交的曲折过程:1945年苏联与巴西建立了外交关系,1947年巴西断绝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1961年巴西恢复了与苏联的外交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后,两国关系从有限接触迈向务实合作.苏联与巴西断绝外交关系后,双方仍偶尔发生接触,但仅局限于经贸领域.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与巴西的关系有所改善,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互利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的趋势凸显.究其原因:一是国际舞台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巴西同美国的关系出现恶化;二是经济形势的恶化迫使巴西政府加强与苏联的关系.冷战结束以后,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在经历短暂挫折后恢复了与巴西在政治、经济、军事、国际组织等领域的互信和合作,两国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关系迈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