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园地     
解读四川交通处罚意见(三)5.机动车驾驶人哪些行为会受到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驾驶未按规定办理转移登记、注销登记或抵押登记的机动车的;故意遮挡、污损机动车号牌,或者驾驶不按规定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的;未按规定依次交替通行的;遗洒、飘洒载运物的;驾驶摩托车未戴安全头盔的;未避让使用盲杖或其他导盲手段的盲人的;不按规定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的;在单位院内、居民居住区内,机动车未低速行驶、避让行人或未按限速标志行驶的;摩托车后座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实习期内驾驶不得驾驶的机动车的;不按规定使用灯光装置的;拨打接…  相似文献   

2.
家住梓潼县文昌镇的李某,今年60岁,听别人讲老年人买摩托车可以不办手续,于是买了一辆崭新的两轮摩托车.今年7月8日,李某驾驶这辆摩托车经过县城马鸣路口时,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径直直行闯红灯,被值勤交警当场拦住.交警要求李某出示驾驶证并告知其违章时,李某争辩说:"我岁数大,又不识字,听别人讲老年人买摩托车可以不办证的."……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58辆公车国庆期间未封存,其中11辆在景区停放。国庆节期间,未按规定对公车进行封存,这些公车都干啥去了?10月19日下午,河南省纪委对国庆节期间查到的58辆未按规定封存的公车线索进行了通报,并要求车辆所属单位所在省辖市(直管县)纪委、省直(中央驻豫)单位纪检组(纪委)对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并尽快向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报送有关情况。在"反四风"持续推进的今天,还有人心存侥幸、顶风违纪,也算得上"勇气可嘉"了。只可惜,随着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监控手段的日渐增多,想要逃脱监  相似文献   

4.
正刘兴平是农四师六十二团四连的一名职工党员,从16岁开始学习农机驾驶技术,如今已拥有固定资产近200万元,年创造生产总值80多万元,连续多年被团场评为致富能手。1985年,16岁的刘兴平开始跟着父亲学开链轨拖拉机。1987年考取农用拖拉机驾驶执照。1990年购买了一台轮式55型拖拉机,从事播种作业。1994年买了一辆解  相似文献   

5.
黎明嘎查是阿左旗奔小康路上迅猛跃进的嘎查,这个嘎查牧、农、工、运“四业”同步发展,240户牧民、1200多人的嘎查拥有公积金70多万元,牧民人均收入1200元;拥有牲畜18000头(只),汽车40辆,手扶和小四轮拖拉机140多辆,摩托车100余辆,平均每6户牧民拥有一辆汽车,每17户牧民拥有一台手扶拖拉机;每2.4户牧民拥有一辆摩托车,已经成为全旗闻名的富裕嘎查。 但谁能想到,这个位于贺兰山北端、有着丰富煤炭资源的嘎查,在承包经营之前却是一个“守着‘聚宝盆’要饭吃”的纯牧业穷嘎查──当时人均收入只有140元! 1983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牧民们在嘎…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16日上午,泸县摩托车专项整治督查组在得胜镇对过往的摩托车进行路查中,发现一辆挂武警牌照的轻便女式摩托车由一便装男士驾驶,交警立即让其停车.经查,骑车人谯平(化名),本县牛滩人,系无证驾驶.县交警大队依法将该车暂扣并存放在得胜派出所院坝内待处.中午,谯平趁派出所民警吃午饭之机,擅自将公安机关依法扣押的摩托车开走.  相似文献   

7.
我叫马良成,今年57岁,全家6口人。1995年底从甘肃定西县来到农六师军户农场二连。6年来,在二连党支部的关心帮助下,我的家庭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儿子娶了媳妇,家里添置了新家具,买了摩托车、四轮机子,还盖了新房。 1996年我在二连扎下根后,大胆地承包了12亩酒花。从此一家老小起早贪黑,一天到晚都在酒花地里忙这忙  相似文献   

8.
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父亲从乡里的中学调到镇上教书。当时交通不太方便,每天唯一一辆途经村子的中巴通常都在父亲没有下班之前就回村了。赶不上回村的车,为了解决交通困难,父亲买了一辆摩托车。几天下来,我骑摩托车的技艺已经很纯熟了,父亲却始终不能独立驾驶它。那时父亲的补课任务很紧,他提议由我载他  相似文献   

9.
知识园地     
解读《四川交通处罚意见》四)7.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有哪些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最低行驶时速低于60公里的;两轮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载人的;试车或者学习驾驶机动车的;在匝道、加速车道或者减速车道上超车的;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的;通过施工作业路段不减速行驶的;驾驶不准进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的,将被处以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8.饮酒、醉酒后驾驶机动车会受到哪些处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300元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500元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00元以上,2000以…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5,(3)
<正>2012年9月的一天,赵学志(文中均为化名)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和几个工友乘坐雇主叶彬的轿车从新巴尔虎右旗返回海拉尔区。车窗外一轮明月照亮了公路,一天的辛苦工作使坐在副驾驶的赵学志很快进入睡梦中。此时,公路另一端的陈光因拖拉机的车灯突然损坏而停车在路边修理,开着拖拉机途经此地的李明也停车帮忙。就在两个人专心修理时,只听"砰"的一声,叶彬驾驶的轿车撞到陈光拖拉机挂车的跨杠上,这起突如其来的车祸使赵学志进入昏迷状态。赵学志苏醒时在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的病床上,但因伤势极为严重,被转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  相似文献   

11.
正我担任营口市站前区八田地街道惠安社区第四党支部的支部书记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作为一名"老书记",我亲眼见证了小区的变化与发展,也把党支部的故事刻在了心里。这不,今天下午,社区干部小段要来采访我们支部的故事。我想了又想,与其让她干坐着听故事,不如带她到小区里走一圈,让她"感受"故事。我带着小段走进小区后,问她:"你觉得这条路怎么样?"小段前后看  相似文献   

12.
日前,韶山市人大代表、韶山市韶山乡石山村村委会主任唐运魁丧身车轮一事,调查有了突破性进展。小轿车肇事时的驾驶员,是韶山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刘亚辉。2004年11月27日傍晚6时40分左右,唐运魁途经韶山南路72号门口时,被一辆摩托车撞倒,摩托车司机逃离现场。一两分钟后,一辆小轿车驶来,驾驶员未发现有人倒在地上,驾车从唐运魁身上轧过。行驶一小段距离后,驾驶员感觉有人被撞,立即停车。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山东青年郭立军驾驶摩托车摔成重伤,青年贾永雪救助他时不幸遇难。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驾车逃逸,郭立军害怕惹祸上身,违心地隐瞒了他和死者的被救关系。郭立军伤愈后,目睹恩人一家家破人亡,深受良心折磨,遂不顾家人反对,坦诚地说出了事情真相。恩人一家向他索赔,直至将他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4.
白建平  张桂梅 《实践》2015,(1):43-45
<正>与摩托车的不解之缘出生在牧区的宝音德力格尔从小就很自立,能吃苦,在嘎查里第一个考上大学。1997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工作,成为一名"片儿警"。他管理的辖区有5个嘎查、1672平方公里,917户居民散居在这片广袤的戈壁,每户至少相隔五六公里。一辆摩托车、地图、褡裢、两部手机,是宝音的"临时警务室"的全部家当。17年来,他骑坏了6辆摩托  相似文献   

15.
<正>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日前,重庆市民周小姐被一辆摩托车撞昏迷后,救护车还没到,一辆殡仪车就开来了。几经周折,她终于被送到医院,却又追来两辆殡仪车问"死了没有"。周小姐感到很寒心。  相似文献   

16.
正来到四师六十七团六连王文、陈曙芬的家里,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干净整齐的农家大院,葡萄树架下停放着"130"型号的农用卡车、小四轮、摩托车,还有一辆崭新的"奇瑞"小轿车。看着满院子一块块边角整齐、各色各样成熟的蔬菜,红的西红柿、绿的辣子、豆角、紫的茄子......王文告诉我们:"现在要干活就住在连队的平房,吃的是绿色的蔬菜,干活都是开着小车下地去。冬天闲暇了,就到团部住楼房,享受城里人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六十七团六连是1997年新建的连队,距离团部15公  相似文献   

17.
非驾驶人员违章驾车,造成特大交通事故。为达到骗取保险的目的,车主和他人合伙作伪证。结果,东窗事发,3人同时被判入狱。去年12月30日凌晨1时左右,无证驾驶人员杨某某驾驶一辆东风牌自卸货车沿X893线由西向东行驶,由于行车超速,又不按照规定会车,致使货车与迎面而来的一辆夏利小客车相撞,造成夏利车内驾驶员和3名乘客当场死亡、两车严重损毁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肇事后,杨某某害怕承担罪责,弃车逃逸。  相似文献   

18.
每到1~3月份,在农二师二十四团就能看见这样的场景:每天下午都有六七辆拉着苇包的拖拉机从该团四连主干道上穿过团部缓缓驶入314国道。这是由该团的拖拉机聚集在一起而组成的一支苇包拉运的车队。据了解,一辆拖拉机拉一趟苇包的毛收入是200多元,平均每天能拉1趟,拉2个多月苇包,除去费用,最少能挣1.5万元。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与充分补水的驾驶者相比,每小时只喝25毫升水的驾驶者在路上所犯的错误是前者的2倍,与酒后驾驶一样。负责这项研究的英国拉夫伯勒大学体育与运动营养学教授罗恩·莫恩称,人们都谴责酒驾,但是很少思考其他事情对驾车技能所造成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在两天的时间里,每名男性志愿者都使用实验室的驾驶模拟器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木逸林 《共产党人》2005,(14):48-49
石磊,1922年出生在四川南江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母亲早逝,贫穷的父亲把他寄养给开药铺的姑母,帮助姑母家打点一点杂事。1932年年末,红军四方面军路过四川,住在姑母家里,石磊第一次接触到了红军,听说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刚满10岁的石磊就决定跟随红军走,去为贫苦的大众开辟新的世界。他偷偷地离开姑母家,跟随红军一起出发,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