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能源安全的一般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近年来,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如何在新形势下,既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进度,而又不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这已经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2.
《检察风云》2013,(9):16-18
2013年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当前,国际经济已经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时期,中国的宏观经济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那么,中国的宏观经济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新—届政府如何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能否找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路径,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金融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不断恶化。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失业率上升,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以及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与影响。如何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保持社会的稳定已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奇迹是中国人民辛勤努力的结果。目前,中国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仍存在发展方式粗放、人均国民收入不高等问题,而能源问题、水资源问题、人口问题更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探讨这些问题以期引起大众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廖卫华 《法人》2011,(2):92-92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1月24日晚说,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只要中国居安思危,下决心解决体制性问题和矛盾,无论世界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经济都有望保持8%左右的增速  相似文献   

6.
张建雄 《刑警与科技》2013,(11):105-108
<正>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走向了全球,但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污水、废气、噪声、光污染、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残留物等造成的重大污染事件也越来越多。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和气体排放,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保护好人类生活环境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先行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其发展方式经历了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信息驱动三种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采用的也是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造成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加凸显。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也是我国走出金融困境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有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要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建设,如何构建体系完善的法制环境,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必然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法制环境的构建就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区域经济的法制环境构建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有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要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建设,如何构建体系完善的法制环境,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必然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法制环境的构建就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区域经济的法制环境构建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欲治国者先治吏”,如何通过地方官员问责创造良好的治理绩效?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保持了三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如何解释中国的经济奇迹?经济奇迹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独特的制度因素?沿着这一思路,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奇迹与中国独特的地方官员激励机制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是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巨大热情造就了中国经济奇迹(周黎安,2007;杨其静、聂辉华,2008)。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在20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立足现实,探寻未来,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是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一、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环境变化中国对外开放的客观环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与趋势.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的基本态势呈现如下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主体和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由于经济转轨、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社会就业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三重挑战。增长速度仍然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因为没有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诸如失业之类的重要社会问题将无法解决。只有保持着一定速度的持续、稳定的增长,中国的就业压力才能减轻,并最终得到解决,人均收入水平才能持续提高,消费支出才能稳定上升,并有效解决需求约束和保持生态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经济在迅猛发展,尤其是奥运会的举办对中国的经济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假冒伪劣的现象仍层出不穷,而且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这对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国际形象都产生了很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对2008年的奥运会将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个问题阐述此现象对中国的影响,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徐胤 《法人》2009,(3):24-2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不容置疑。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中国经济建设的领路者们同时依赖了对中国经济体制运作逻辑的敏锐洞察和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深理解,真正捕捉到了中国60年来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微妙状态,他们引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而在这条理论创新之路上,领路者们依靠理论素养和经验直觉的互相滋养,把握住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方向。在前进的路上,他们留下了指引道路的“路标”——影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著作。  相似文献   

16.
BOT的引进是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一个契机,其缓解了西部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给政府减轻了压力。如何更好的运用BOT来实现中国西部经济的腾飞呢?本文将在BOT适用前景、运作程序、立法思考以及运用对策来探讨BOT与西部建设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引言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已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竞争景象。中国的老百姓已深切感受到,竞争是国家繁荣和民族昌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竞争制度从而也是所有经济制度中比较经济和比较民主的一种制度。然而,如何保证企业能够公平和自由地参与竞争?如何保证消费者自由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这就需要把竞争活动和竞争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年的金秋季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竞争政策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代表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美国、韩国等#个国家。他们大多是竞争法领域的专家,很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在即 ,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必将更加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 ,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我国加入WTO后 ,各类法律矛盾和冲突必将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 ,如何使我国的法律更好地与WTO的法律接轨 ,我国司法机关应如何面对入世后产生的各类诉讼案件 ,怎样审理这些案件 ?这是摆在我们法律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 ,国家法官学院《法律适用》编委会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举办“中国加入WTO后的法律问题‘汕头杯’有奖征文活动” ,旨在对我国入世后面临的法律问题作…  相似文献   

19.
廖卫华 《法人》2011,(4):93-94
从2002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已经领跑中国经济增长,摘得经济增速”八连冠”。同时,该区的人均GDP超过/000美元,达到全国第七。一个昔日西部落后地区,为何现在能“独占花魁”?经济与社会民生的统筹协调发展如何7十二五乃至更远一段时间,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空间在哪里?带着上述问题,《法人》记者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在驻地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政法委副书记陶健。  相似文献   

20.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经济从影响两年之久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尽管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经济暴露出来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凸显,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可能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是被动转型还是主动调整,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必须实现凤凰涅檗般的转变,中国经济未来10年的发展或在此一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