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列宁具体分析了俄国的国情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引进和利用资本主义。这一政策为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为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意义做出了相应的评述,对于深入理解新经济政策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内战争胜利后,以列宁为领导的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对苏维埃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上的转变,这是与时俱进、符合国情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呈现出一种“一高三低”的良好运行态势,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新经济”时代。本文从分析美国“新经济”中的政策效用入手,结合实际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决策、运行方面积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苏共为了加强在农村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基础,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这些措施逐渐改变了苏联农村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关系。农村政治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改变,使农村青年产生了强烈的改变生活现状的要求,这些要求在新经济政策范围内无法得到满足,在农村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变革的要求。斯大林的大转变为急于改变生活现状的农村青年提供了机会,他们因此成为结束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支持者。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于50年代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新经济政策”包括5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经济政策”未能实施是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7.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分别在1918年和1921年实行的短暂的临时性过渡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1920年的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而实行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探索应以历史为鉴。苏俄新经济政策何以成为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成功之举,其背后有深厚的哲学支撑。它的哲学维度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苏俄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熟谙运用唯物史观、兼具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辩证演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准绳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给当时的俄共(布)党建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列宁为此提出了应在党内实行广泛的民主选举、加强和完善党内民主讨论、加强和改善党内集体领导、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等一系列思想。学习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有着相应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国家,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成果。对于现实世界无产阶级的最终解放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置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这一理论背景之下,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意义,从而加深我们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列宁领导的新经济政策改革和邓小平所发动领导的经济改革,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这两场改革的命运又不尽相同。比较这两场改革,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波特的"钻石体系"理论成功的运用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和实践,而列宁领导的以"新经济政策"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于是用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来剖析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从中可得到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现在,我国经济的伟大变革和蓬勃发展既是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具体成果,同时又是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和日趋丰富的重要源泉。综观20年来的变化,我国经济变革理论和实践的形成发展的关系可归纳为两个阶段和两次飞跃。 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一直到十四大召开前夕,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实行转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并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在农村开始后在城市全面推广 1978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十年“文革”动乱和“两个凡是”路线的终结,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4.
列宁主导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经济改革,虽相隔数十载,但其实质都是通过市场经济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两者路径相似而结果殊异,究其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战略定位与领导战略定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是一个曾经发生多次种族暴乱的多种族国家,因此人民行动党非常重视不同种族之间和谐共处。为了促进种族群体间的交流,阻止种族隔离的形成,1989年人民行动党政府实施种族融合政策。20年来,该政策取得良好成效。这对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启示是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同时.要充分重视民族群体之间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于在“经济进攻中走得太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迫实行“退却”,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新经济政策通过在工业、农业、流通等方面实行“退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工人、农民的生活,巩固了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专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国企改革中,特别是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国企改革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的“退却”思想,必将极大地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列宁与邓小平经济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恢复国民经济的过程中,根据俄国当时所面临的国内外实际提出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邓小平在领导和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列宁与邓小平经济思想既有广泛的一致性,又有较多的区别:前者是后者的思想来源之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俄共(布)党内关于工会问题争论的历史背景是:随着1920年底国内国内战争的结束,俄国战略重心从1921年初开始转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理论背景是:从1908年到1921年,列宁对俄国工会问题依据不同社会阶层发展阶段,作出了详细深刻的阐述;其现实背景是:在俄共(布)中央内部,1921年前后在工会问题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十人纲领派、以托洛茨基为首的民主集中派和以施洛普尼科夫为首的工人反对派。俄共(布)党内关于工会问题争论的实质是:在俄国国内战争已经结束,经济建设已经来临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评价俄国工会的作用,如何界定俄国工会的性质和职能,如何确定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会之间的关系。其要害在于如何构建俄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国家体制。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是一种面向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的形成是由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灵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与注重宏观经济调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和发展战略,新经济将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①强调教育立国②坚持走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道路③加快科技体制改革④重视发展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⑤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