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农经学会农村经济学研究会,从1982年开始着手编写《中国农村经济学》。五年多来,组织过多次书稿讨论会,就其中一些问题,展开了“百家争鸣”,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书稿作了多次重大修改。我曾参与这本书的编辑工作,现就《农村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一些有关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我到密云做县委书记三年来,经常打交道的是农村干部和农民,研究处理的大多是形形色色的农村工作和农民问题。在这并不太长的实践中,我对农村工作面临的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有着深切感受。发展和稳定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只有很好解决了发展问题,让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走向富裕,才可能真正实现稳定。同时也只有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那么,抓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关键在哪里?总结工作实践和研究探索的体会,我觉得在于切实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加快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3.
何福来 《实践》2008,(6):11-11
1980年,我调到内蒙古党委从事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在20多年的工作中,我走遍了内蒙古的东西南北,跑遍了内蒙古的农村牧区,接触了农村牧区的大量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采访了一大批农牧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同时也了解了农牧区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在回想起这段工作来,真有说不完的体会。80年代初期,正是农村实行包产到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几个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上半年,湖南省组织开展了一次“百乡千村万户”农村大调查。我到了11个县市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作了专题调查,走访了一些乡、村和农户。以这一次调查为基础,结合我来湖南工作以后,到全省各县市调查研究时了解的情况,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一、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的基本估价 从调查的情况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来说是好的,发展是健康的。在调查中,  相似文献   

5.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而要解决好这一重点、难点的关键在于建强一支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队伍。我带着这一问题深入到秭归县茅坪镇农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先后走访了茅坪镇的长岭村、金缸城村、中坝子村、陈家坝村等,与10多名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座谈,走访了15户农家,访问了12名农村育龄妇女,并与茅坪镇计生办的2名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通过调查访谈,对茅坪镇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队伍建  相似文献   

6.
<正>开篇的话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城乡统筹的"试验田",今年初,我省4个市、区肩负起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及农村党建试点的艰巨任务。在成都全域、内江市中区、眉山市彭山区等地,农村改革实验区试点探索正努力实践。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迫切需要农村党建工作主动适应、主动求变、主动作为,带领党员干部和农村群众,做好凝聚改革共识、推动改革任务落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朱为熙,男,1976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4年从繁昌县委组织部选派到平铺镇龙岗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曾获“芜湖市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繁昌县优秀共产党员”、“繁昌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2004、2005年度选派工作考核为”优秀”。人物简介三年的农村生活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三年的农村发展不给群众失去信心;三年的选派工作不给组织造成失望。创业格言在繁昌县平铺镇龙岗村,村民孙功新、郭云龙等2004年初建起了占地4亩的双孢蘑菇种植示范基地,当年纯收入就达4万元。说起蘑菇大棚,孙功新激动地说:“比我以前种水稻的收入翻了好几番呢…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5,(9)
<正>8月7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全区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分析研究我区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作重要讲话。王君要求,要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要创新和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围绕消除"空白点"抓新建、围绕有效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2,(11):5-5
按照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郊区委从2009年开始在区直部门和农村党组织中开展了两轮“百部联百村”活动。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从破解难题、创新方式、服务群众人手。统筹城乡党组织建设,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一、以化解难题为突破,加快强村富民步伐。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经济基础薄弱、村屯负债率高、特色产业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制约发展的症结问题,区委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做强优势产业作为主要任务,与区直单位签订联建责任状,引导区直联建单位帮技术、引项目、争资金、办企业,兴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区安监局帮助长发镇北长发村引进了3P粮食烘干企业,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不出村就可打工,每年增加收入50多万元。区编委办帮助莲江口镇万庆村做大绿色水稻产业。建立了“万庆绿色水稻生产合作社”,与4家种业签订水稻良种订单10000亩,每斤水稻的价格高出市场价近0.1元钱。为村集体增收近30万元。  相似文献   

10.
从奔小康起步,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张德江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拓宽和完善我省"三农"工作具体思路,近一个时期,我在过去已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到长春...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但必须清醒看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面临诸多新挑战。如何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是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所在课题组以湖北省孝感市部分农村为调查对象,对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一、孝感市农村基层党建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从1978年到2008年的这30年间,我前10年是从事科技管理和出国学习;第二个10年当了10年的政协委员;第三个10年在人大工作。同时,我和一些专家学者研究中国的经济金融改革问题,一共出了20多本专著,其中包括了社会保障、事业单位改革、住房制度、股市、金融危机、货币市场、农村金融、农村消费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保税区的改革等等。今天,我以学人身份谈谈自己对改革开放30年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李发 《求贤》2006,(4):14-15
我所在的宝坻区王卜庄高级中学,是一所条件一般的农村普通高中。一年多以前,我调任校长,从条件优越的示范高中来到这里,工作环境有着巨大的反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在这样的农村中学构建和谐校园呢?上任之初,我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学校的状况,分析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研究整改措施。 通过研究,我发现学校中存在着很多不“和谐”之处,而且大多数人对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或是听之任之,没有革新的想法,这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于是我从抓班子强队伍重治理入手走上了构建和谐校园之路。  相似文献   

14.
给力“三农”: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海发 《江淮》2011,(2):14-15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并讨  相似文献   

15.
最近 ,我就转变乡镇干部作风问题先后到岳阳、益阳两市作了9天的调查研究。通过听取市县的汇报、直接到农民家里征求意见、组织乡村干部座谈和参观现场 ,听到了不少好的典型 ,看到了乡镇干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的动人场面 ,总的感到乡镇干部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比过去好了。在座谈时 ,不少老农还纷纷围拢来称赞“五十年代的干部作风又回来了”。耳闻目睹干群关系出现的新变化 ,我深切地感受到从抓乡镇干部作风入手加强农村工作的路子是对头的 ,照这样抓下去 ,农村工作是大有希望的。一、抓干部作风转变为农村工作找到了突破口湖南是个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农村经济怎么再发展?怎么上新台阶?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作为一个长期在农村从事经济工作、热心于农村改革事业的基层干部,我想结合无锡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个人的经历,就这个问题谈些想法,供各级领导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村级干部处在农村基层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和落实者;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项事业的直接领导者、管理者。最近,我就村级干部管理问题进行了调查,深切感到,搞好农村工作,不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行,抓基层组织建设不加强干部管理不行。加强村级干部管理是强化农村工作的根本保证。一近几年来,我县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干部管理工作,坚持把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关键来抓,采取了一些配套措施。使全县农村基层组织状况和干部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1.村级干部班子健全。近几年来,我们对村级组织的领导班子广泛进行了充实调整。全县  相似文献   

18.
<正>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央在北戴河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要讨论1959年的国民经济计划以及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商业工作等问题。其中农村工作是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相似文献   

19.
《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4期发表王福选、阮守应的《也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一文(下简称“也谈”),对拙文《略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与确立》(见《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下简称拙文)提出商榷意见。对此,特予答复如下。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内涵。这是前些年许多研究者都发表过意见的一个问题。拙文认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中国革命首先到哪里和通过什么方式站住脚的问题;第二,党在长时期内以什么为工作重点问题;第三,最后通过什么途径取得全国胜利问题。“也谈”文提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看法,即以农村斗争为中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认为“只要这些基本内客有了(哪怕是初步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就算是‘基本形成’了”。我认为,这个概括恰恰把“农村包围城市”这个最重要的指示着中国革命发展轨迹的内容遗漏了。“农村包  相似文献   

20.
<正>人物小传人物小传:孙新功孙新功,宁安市农业委员会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曾荣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全国水稻抛秧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全省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全省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省优秀共产党员等70多项奖励多项奖励。对于一些农家子弟来说,考大学的一个朴素初衷是为了从农村走出去,换一个生活天地,换一种生活方式。而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城镇工作的孙新功却偏要下到农村,从事农技推广。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多为农民做点实事"。1993年,刚上班一年的孙新功在下乡时发现,很多农民多年不更换稻种,导致种子混杂、退化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于是,孙新功经过比较、优选,引进新的高产水稻品种,做起了大田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