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舒云 《党史博览》2018,(6):49-51
正父亲贾纯青填表总填1938年5月参加革命,但实际上他是1937年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就投身革命了。与他一同参加革命的同学有改了的,父亲却没有改,他认为再改也改不到红军时期。本文是父亲回忆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投奔延安的经历。在结伴去延安的10名同学中,有7名男生,3名女生,其中1名女生改名李昭,后来她在延安与胡耀邦结婚。一父亲的老家在安徽宿县汤家庄,据说祖上是逃荒到那里的。经过几代人努  相似文献   

2.
冯都 《党史纵览》2002,(10):32-33
胡耀邦1915年生于湖南浏阳县,毕业于文家市里仁小学。他刚进入初中就秘密加入共青团,接着投笔从戎参加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成为红军中有名的“红小鬼”。李昭1921年生于湖南宁乡县,后随父到安徽省宿县定居。少年读书时成绩优秀,有“小天使”之称。高中肄业投奔延安,将原名李淑秀改为李昭,考入延安女子大学高级班攻读马列主义,又在延安大学进修俄语,成为革命圣地一位知识渊博的女大学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1941年,胡耀邦和李昭在延安喜结良缘。婚前他们曾约法三章:首先是志同道合的同志,然后才是伴侣;建立小家庭后,不忘共同的事业,不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大方向;能经受住各种严峻的考验。在任何情况下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携手共进。他们48年的夫妻生活就是这样做的,婚前约定得到了完全真正的体现。 那时,耀邦同志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长,是长征时的红小鬼。李昭,原名叫李淑秀,1921年生于湖  相似文献   

4.
1941年,胡耀邦和李昭在延安喜结良缘。婚后,俩人一道遵循婚前约法三章:首先是志同道合的同志,然后才是伴侣;建立小家庭后,不忘共同的事业,不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大方向;能经住各种严峻的考验,在任何情况下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携手共进。48年夫妻生活他们就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宿县一位老农自食其力的启示在曾希圣下决心在全省实行“责任田”的过程中,宿县一位名叫刘庆兰的老农上山开荒,自食其力的事迹使他深受感动,成了他痛下决心的一个有力根据。在曾希圣离开山东,回到安徽在蚌埠召开的那次全省地市委书记会议上,在淮北宿县农村蹲点搞调研的副省长张  相似文献   

6.
正汪洋,男,汉族,1955年3月生,安徽宿州人,1972年6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1972—1976年安徽省宿县地区食品厂工人、车间负责人1976—1979年安徽省宿县地区"五七"干校教员,教研室副主任,校党委委员1979—1980年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班政治经  相似文献   

7.
梦菲 《党史文汇》2011,(12):39-39
胡耀邦和李昭相识、恋爱是在1942年,这一年,胡耀邦27岁,李昭不满21岁。 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胡耀邦和李昭在延安郊外畅谈心曲。“李昭同志,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是建立家庭的基础,你说对吗?”胡耀邦富于哲理的倾吐,打破了夜晚的沉寂。  相似文献   

8.
周平 《党史纵览》2010,(6):10-13
安徽,这块伴着长江淮河发育成长的红色土地,在气清神爽的仲秋季节,愈显得多姿而多情。 1958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带着党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和问候,在安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视察,行程千余里,先后视察了濉溪、宿县以及蚌埠、淮南、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进农村、到工厂、去学校,与工人、农民、学生、基层干部广泛接触、亲切交谈。  相似文献   

9.
一 6年前,为写《胡耀邦传》,笔者专程赴京拜访了耀邦夫人李昭。岁月如流,斗转星移,转眼6个春秋逝去。年近八旬的李昭大姐,其近况如何﹖心态怎样﹖耀邦为何安葬在共青城﹖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于国庆前夕如约来到紧连中南海的一栋环境幽雅的四合院,再次拜访了李昭大姐。 徐海峡秘书热情地将我迎进客厅,笑容满面地对我说:"你稍候,李昭大姐马上就会来接见你。" 不一会儿,李大姐面露慈祥的笑容,从里屋向我走来,亲切地对我说:"呵,老熟人了,你从家乡远道而来,辛苦了,请坐请坐" 眼前的李大姐,身板硬朗,步履矫健,精神矍铄,白…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一段发生在抗战时期烽火纷飞的太行山里的战地绝恋……故事的男主人公是一位留学德国归来的青年才俊,女主人公则是一位出身名门、品貌出众的才女佳人,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再到生死离别,谱写了一曲战地生死恋歌。才子佳人,志同道合相恋于抗日前线龚澎原名龚维航,祖籍安徽合肥,1914年出生于日本横滨。她的父亲龚镇洲是辛亥革命时期安徽  相似文献   

11.
安徽宿州市第一农药厂由濒临倒闭的原宿县农药厂改建而成,现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在快节奏的现代企业发展竞争中,企业领导班子认清形势,把握商机,灵活没计运用市场战略和营销策略,迅速推出了一个响亮的“飞龙”品牌系列产品,营造了一个巨大的产品市场,并较快地形成销售规模,为企业沿着预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现跨世纪的腾飞提供了保证。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搁浅的老宿县农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父亲杨效椿是山西万荣人。1938年6月从延安抗大毕业后,到安徽参加抗日战争,在江淮大地战斗、工作了近40年,安徽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建国后历任安徽省巢湖地委书记、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人事厅厅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省委常委兼合肥市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父亲是中共安徽党史上影响最大的山西人。  相似文献   

13.
1 金秋的北京,艳阳高照,气候宜人,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拟写《胡耀邦全传》,我于国庆节前夕抵达北京,专程拜访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夫人李昭。 李昭,一位坚强的女性。随着耀邦同志的与世长辞,她成了世人关注的人物。李昭的近况如何?世人为之瞩目。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如约来到紧连中南海的一栋静僻的四合院。庭院深深,冬青吐翠,花草散发出淡淡的芳香。这就是耀邦任总书记后,自1984年起居住的地方。在公务员小朱的带领下,我迈进一  相似文献   

14.
钱江 《党史文苑》2012,(23):26-29
李昭是胡耀邦相濡以沫大半生的伴侣,1952年7月,四川省川北区党委书记胡耀邦奉调北京担任团中央书记。当时李昭32岁,时任四川省南充市委主管工业的副书记。随胡耀邦进京后,她先是到全国总工会担任人事科科长,1953年底调任北京国棉一厂副厂长,后历任国棉一厂党委书记、北京市纺织局副局长等职,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今年12月,李昭将度过自己91岁生日。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节,她的家里宾客盈门,老朋友、老部下和他们的孩子们纷纷前来看望。其中就有原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大将的女儿萧凯。萧凯大学毕业后到北京纺织局工作,算得上是李昭的年轻部下了。而李昭呢,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服务于北京纺织行业,是专家型领导  相似文献   

15.
天道酬勤 1955年,汪洋出生在安徽省宿县,年少时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照顾一家人。汪洋作为家中长子,不得不替母亲分担压力,中学时就退学了,到当地的食品厂做工人。他在食品厂干了4年,因为不怕苦、不怕累,很快成为车间的负责人。虽然为了照顾家庭,汪洋中学没有读完,但是他仍然坚持学习。天道酬勤,  相似文献   

16.
正1961年3月,安徽开始在全省推行"责任田"包产到户。我的家乡安徽宿县(今宿州市埇桥区),是实行"责任田"最积极的地方,全县有98.9%的生产队实行,并收到立竿见影的实效。当年麦收后,多数农家开始摆脱饥饿,再有一季秋收,许多农家开始有了余粮,乡亲们都说"责任田"是救命田。其实,"责任田"救的不仅仅是当地农民的命,它的恩泽远远超出了行政边界。淮北的余粮立刻吸引了周边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与房秩五同乡情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飞 《党史纵横》2009,(4):52-54
陈独秀与房秩五,一个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民主革命家.一个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教育家.两人相识于安庆青年励志社,相知于携手创办《安徽俗话报》的进步活动中.共同的兴趣和强烈的爱国心,使陈独秀与房秩五在岁月的磨砺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18.
我第一次见到耀邦同志与李昭同志,是1951年春在川北南充市的时候。当时,耀邦同志身兼川北区党、政、军三大要职,李昭同志则先任南充市委副书记兼人事科长,后任南充第三丝绸厂党委书记。他们在川北的900多个日日夜夜中,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领导当地人民开展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安定社会秩序,迅  相似文献   

19.
正从1939年到延安,李昭在这座陕北古城工作生活了六年,有了两个孩子,但是,她一心想奔赴战场,认为在战场上最能体现自己的抗战决心,表明自己的忠诚。为了实现奔赴战场的愿望,她和丈夫胡耀邦,做好准备,把出生半年的儿子送给陕北乡亲。李昭知道,一别之后,儿子就长成陕北娃了。其实,她的心是永远牵挂儿子的。  相似文献   

20.
陆建珠 《党史文苑》2009,(4):12-15,19
今年4月15日.是胡耀邦逝世20周年。在他离开我们10周年的时候,也就是1999年的春天,我有幸在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的家里采访了他的夫人李昭。10年来,李昭那朴实、平和、奶奶般慈祥的笑容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她对共青事业的关注、关心,对共青人的谆谆教诲、殷殷厚望,依然激荡着我的胸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