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访阿登纳故居殷寿征阿登纳是战后西方一位很有影响的政治家。自1935年起偕妻子儿女从柏林迁居波恩附近的勒恩多夫,在勒恩多夫度过了纳粹统治时期,一直到他逝世,总共32年。去年,我访问了勒恩多夫的阿登纳故居,现辟为阿登纳纪念馆,勒恩多夫位于莱茵河东岸,归巴...  相似文献   

2.
德中科学合作中心(ChiWi)波恩协调处迁新址[德]顾英莉伍慧萍译为促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来的科学合作,德国研究协会(DFG)在联邦政府的亚洲构想框架内通过决议,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合作,于1996年在波恩格德斯贝尔格大道成立了协调处...  相似文献   

3.
朱宇方 《德国研究》2009,24(4):50-50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所取得的成果虽然非常有限,但德国联邦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仍然希望能达成世界性的气候协议。她在柏林说,明年在波恩和墨西哥终将形成具有约束力的气候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4.
考察德国连锁商业观感沈叶君今年6月上旬,笔者有幸参加了上海市商委组织的商业考察代表团,对德国的消费品批发零售业进行了参观考察,途经汉堡、汉诺威、科隆、柏林、波恩等城市,参观考察了有代表性的8家商场,包括大型的仓储式超市、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公司、专卖店...  相似文献   

5.
净化生存的空间姜大源从波恩哥德斯堡山下的住地,到位于莱茵河畔的使馆教育处,虽说只有大约三公里的路程,却有三处竖立着砝码形的绿色金属大罐。每天,我们开车上下班,总会看到步履蹒跚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学生,来去匆匆的过客,将各色废旧玻璃瓶,扔进这绿色的大型容...  相似文献   

6.
一、谁也不能否认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近几年来已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大都出人意料的转变。至少自苏1979年入侵阿富汗后,两个德国在超级大国关系高度紧张的气氛中,仍谋求维护不受外来影响的缓和。对长期习惯于东柏林敌视整个缓和进程的陈词滥调的西方观察家来说,使他们感到大为惊奇的是,1983年9月,甚至在波恩表示支持北约的欧洲导弹系统现代化后,昂纳克仍要求与联邦德国的老对手形成“理性的结合”。同样令人惊奇的是,1982年秋由基民党领导的新联合政府泰然地接受了昂纳克的提议。确实,观察家没有想到波恩在1983年和1984年会给于东德两笔巨额银行贷款,更不用说像科尔这样保守的领导人对昂纳克计划  相似文献   

7.
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及政府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乃新 《德国研究》2000,15(2):8-12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使各国大公司在全球竞争中的先驱和中坚地位更加突出。同时也使中小企业在本国劳动就业、技术创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结构变迁中的重要作用日趋明显,从而各国政府都更加关注和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中小企业政策来促进其稳定和健康发展、这里拟就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及政府的金融支持作一点述评。 一、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德国如同其他发达工业国家一样,对中小企业并无统一的概念和标准。根据“波恩中小企业研究所”(Institut fur Mittelstand-forschung Bo…  相似文献   

8.
出售政治犯     
方式通常是一样的。东德警察将卡尔·马克思大街上国家公安监狱内一帮政治犯装上车,沿西德边境开往一个无人路口。在那里,守卫离去,由一名新司机挂上西德的通行证,将车子开入西德境内。过境者通过波恩政府的赎买由政治犯成为自由公民。  相似文献   

9.
自从苏联领导人宣布从欧洲撤出500枚核弹头决定后,北约组织举行了各种会议研究对策,其中最主要的是北约组织重要首脑会议。东西方关系似乎由紧张向缓和的方向迈进。世界各国对苏裁军举动深表欢迎的同时,也十分关注苏联及其盟国在欧洲的军事力量。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波恩的西方情报分析家作了大量的调研,写出了比较客观的调研报告,从中可以了解苏联及其盟国在欧洲的军事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星期,两只驯服的长尾鹦鹉在一座西柏林楼房的平台上盘旋,这是最近东德实施“人道主义”离境避难的一个象征。三个月来,(东德)已允许17,000个东德人——每天超过200人——越过几乎无法穿过的边境进入西方。(到5月份,迁居西德的人数已达23,000人——译者)由波恩政府偿付的赎金  相似文献   

11.
时雨 《德国研究》2013,(1):108-123
1月2日来自贝多芬故乡的德国波恩贝多芬交响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出《欢乐颂》。此次系这支创建于1897年的百年名团首次访华。1月9日由中联部、德国联盟党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德政党对话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会上,双方代表围绕"中德中欧发展前景及双方务实合作"这一主题展开交流。1月9日德国《商报》发表弗兰克.泽林的文章,题为《世界秩序,中国将更加强大》。文章说:"西  相似文献   

12.
蔡浩 《德国研究》2004,19(3):4-6
德国联邦政府在"9·11"事件之后明确地站到了美国一边.在联合国主持下,德国还牵头在波恩彼得斯贝格召开了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并提供了约3.4亿欧元的人道援助.但红绿政府第二任期伊始,德以绝不参与任何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以及不赞成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立场使德美关系陷入了一场深刻危机之中.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红绿联盟政府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来探讨德美外交政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3.
时雨 《德国研究》2002,17(3):67-77
1972年7月 15 - 2 8日 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 ,德国基民盟政治家、前外长格哈德·施罗德以德意志联邦议会外事委员会主席的官方身份访华。周恩来总理予以会见。在外交学会会长、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与施罗德的共同 (内部 )声明中 ,双方表达了北京与波恩之间应及早地建立外交关系的愿望。10月 10 - 14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长瓦尔特·谢尔访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与外交部长姬鹏飞共同会见了谢尔并举行了会谈。会后于 11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联合公报 ,宣布建立外交关系并在短期内互换大使的决定。此外 ,双…  相似文献   

14.
冷战时期曾一度影响西德对外关系、特别是与东欧邻国关系的"哈尔斯坦主义"(1955-1970年)一直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它在战后重建欧洲和平与安全中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波恩政府坚持这一原则时,阿登纳及其幕僚是否考虑到他们有限的能力与影响?实际上,由于在外交实践中陷入困境,"哈尔斯坦主义"到1963年就开始失去意义。将"哈尔斯坦主义"置于整个西德外交的视角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哈尔斯坦主义"不仅未能实现西德外交的预期目标,而且也反映出德国人在外交理念上的传统风格,即在对现实政治目标的追求中带有焦躁与鲁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5.
弘扬传统文化,勇担社会责任——记我的几位韩国朋友●彭林从1993年以来,我曾三度访韩,由此而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的深情厚谊,令我终生难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本文所记,仅是其中的几位。难忘今宵三年前,我在...  相似文献   

16.
访韩散记     
访韩散记金光耀深秋初冬之际,我作为复旦人学韩国研究中心访韩团的一员,对汉城进行了十天访问。旬日之间,来去匆匆。对韩国的观察只能是走马看花,有些也许还是雾里看花。不过,我还是写下我的点滴观感,希望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邻国。一飞机从虹...  相似文献   

17.
今天,以“足迹心路感悟”为主题的学员论坛,开得很好。七位同志的发言,听了很受启发。我要从中汲取营养,和大家一起进步。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中青年干部蓬勃向上的活力和朝气,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希望。但作为一个有着40多年党龄和长期从事党务、组织工作的老党员,我也想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些想法。近来,我对中青年十部中存在的某...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11年,根据组织安排,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在等待安置期间,目睹当前正团职军转干部的安置状况,自己有些失落和茫然。然而,在我为人生的转折而纠结时所经历的一件事,却使我打开了心结,升华了对自身人生价值的认识,同时,也改变了所谓“人走茶凉”的习惯思维,进一步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重新鼓起了工...  相似文献   

19.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22,(2):124-124
我可不怕告诉人,我曾是个强迫症患者。大概在我10岁那年,我哥因肝癌去世。他才13岁左右,那时患癌症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故而他的去世引起邻里的高度恐慌,玩伴都疏远我,怕我也“带菌”,母亲怕我们再出意外,令我们进出都用“高锰酸钾浸液”消毒,那药水盛在瓦钵里,玫红色的,非常艳丽,但接触以后手指都泛黄,日子一久手背手掌都黄得跟腊肉似的。总之,倒弄得我像“传染源”。类似地完全出于无知的恐惧,从此笼罩我多年,什么都忌讳“有菌有病毒”,直到我供职于《康复》杂志,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出国     
第一次出国雷仲予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好奇心和神秘感。比如我,平生看过不少外国资料,公开的,内部的,成摞成筐,但就是没有出过国。因此,1995年春,当我随广东新闻代表团赴泰国访问之际,对那片异国土地上的一切,心里着实也有几分好奇和神秘。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