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两极格局终结后,中东地区也由美苏两霸争雄的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一年来,中东地区形势总的趋势是由紧张向缓和,尽管这种缓和是不稳定的。 一、海湾战争后,美国已成为中东地区最强大的霸权国家。原苏联势力退出中东后,已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大国能与美国匹敌。美国已取得了在海湾石油产区的军事存在,美海空军力量已控制了从海湾到地中海海域。美国霸权主义恶性发展,公开提出要在中东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 二、伊拉克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在海湾战争中遭受重大削弱,伊朗的综合国力迅速恢复。海湾地区各国  相似文献   

2.
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安全关系我国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若干重要因素影响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世界石油市场结构性变化、国际油价持续攀升、我国石油资源未来勘探开发难度加大、石油消费量快速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等。在分析石油安全新定义的基础上,设计石油安全战略指标体系,借鉴美国的相关做法,从多个层面构建和完善我国石油安全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刘楚  雅菲 《瞭望》1990,(40)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引起的海湾危机已持续一个多月。现在,整个海湾局势呈现紧张而又不战不和的僵持状态,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心。 一、美国加紧进行针对伊拉克的进攻性军事部署,并大力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严重威胁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海湾及中东地区内石油、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美国反应尤为强烈。美国在带头  相似文献   

4.
万光 《瞭望》1984,(42)
中东地处世界交叉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拥有被称为“世界血液”的丰富石油资源,又是世界上商品和武器的一大销售市场。因此,中东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焦点之一。从五十年代以来,它们之间的争斗已连续经历了好几个回合。最近一个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又在中东进行着新的较量。新回合中的双方动向今年以来,苏联利用美国在黎巴嫩和中东的失败以及美国忙于国内大选,在中东开展了攻势。苏联与不同倾向的国家和力量广泛接触,巩固原有的阵地,谋求重返过去失去的阵地,进而开辟新的阵  相似文献   

5.
委内瑞拉是拉丁美洲伟大的解放者、反对殖民主义的先驱——西蒙·博利瓦尔的故乡。今天它又以石油大国而闻名于世,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之一,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六位,在拉美仅次于墨西哥。自一九一四年壳牌石油公司在这里打成第一口商业性油井以来,石油就逐步成为委内瑞拉的经济支柱,近二十多年来,石油出口收入始终占委内瑞拉外汇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五,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五。但是,在一九七六年一月一日委政府宣布石油工业国有化之前,这里丰富的石油资源一直受跨国公司的控制,巨额财富为外国资本家所掠夺。  相似文献   

6.
吴晋 《瞭望》1991,(11)
华盛顿专电 一场疾风暴雨式的地面战争,结束了历时七个月的海湾危机。世界上善良的人们在问:海湾一战,所为何来? 伊拉克当局以强凌弱,妄图一举吞并科威特,它师出不义,失道寡助。美国打着“吊民伐罪”、“除暴安良”的旗号,实际上是要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拔掉萨达姆政权这个“眼中钉”,以确保美国在海湾地区的重大石油和战略利益,同时借此杀出这个“当前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超级大国”的“威风”,作为推行其冷战之后的“世界新秩序”构想的发端,从海湾危机一开始这一点就已不是什么秘密。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4,(35)
世界石油资源竞争格局的变化,预示着国际间争夺石油能源的竞争更趋激烈。低价石油时代的可能已经结束,石油能源对国际政经格局的影响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战后形成的世界旧格局逐渐被打破,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尖锐地摆在世界人民面前,这就是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 一个时期以来,美国领导人就此发表了不少言论。今年1月29日,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又一次强调,美国出兵海湾不仅是为了“解放”科威特,而且是为了捍卫“一个伟大的理想:建立世界新秩序”。 美国所设想的“世界新秩序”是怎样一种模式?分析一下布什总统和其他美国高级官员的言论不难看出,美国式的“世界新秩序”大体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9.
杨骏 《瞭望》2003,(44)
美国《商业周刊》撰文指出:世界石油储量正在减少。1990年至2000年,石油储量仅增加了4%。美国一些著名地质学家经过计算得出结论,油产量最早可能在2010年、最迟在2037年达到顶峰。此后,就会不可逆转地下降,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升,且难以回落。  相似文献   

10.
一年多来,世界石油市场形势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在石油生产供过于求和现货油价不断下跌的情况下,以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核心的第三世界产油国同西方石油垄断公司之间进行了一场新的激烈的较量。 石油市场上的角逐 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长期“滞胀”和油价上涨的局面,近二三年来,西方主要石油消费国加快了能源节约与替代的步伐,石油消费量逐年下降。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一年的三年间,西方世界每日石油需求量由五千二百四十万桶下降为四千六百二十万桶。与此同时,世界上却涌现出一批新的产油国,例如,北  相似文献   

11.
刚刚结束的一年,世界风云急剧变幻,“雅尔塔体制”寿终正寝,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缓和与危机交织发展,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今年的国际形势将怎样发展?海湾危机的前景和影响如何?世界经济将有何变化?美国、苏联、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走向如何?本刊在去年12月25日就这些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举行了“1991年国际形势展望”座谈会,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在会上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现将他们的发言分两期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美伊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东石油控制进一步加强,在战略上更加结实地握住了中东乃至世界石油市场的“阀门”,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与此同时,我国的石油消耗也与日俱增。据统计,2002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已达2.41亿吨,其中国内产量1.67亿吨,净进口量达到8360万吨,所占比例已超过34%。而到2005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2.9亿吨左右,有可能超过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专电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人口为2.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但其能源消费量却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1/4,其中石油消费量在世界石油消费量中占1/3。而美国对石油的需求有一半要靠进口,因此如何减少日益增长的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一直是美国公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美国总统布什最近公布的能源政策虽然强调要发展国内能源生产以满足对能源的大量需求,但由于求大于供,并且对节约能源缺乏相应的有力措施,因而难以减少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 研究制订美国的能源政策始于一年半前,但在此时公布,原因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专电 今年8月2日爆发的海湾危机,对于本来就已很疲软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是加剧了通货膨胀,二是增大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海湾危机使国际市场油价飞涨,曾一度突破每桶40美元大关(8月2日前的油价为每桶17美元),目前仍在每桶30美元至35美元之间徘徊。这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引起美国负责经济的官员和经济学家们的关注,成为美国经济界的热门话题。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中央银行)主席艾伦  相似文献   

15.
正斗转星移,历史的变化是无常的。进入新世纪以后,中东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十几年时间里,关注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人不难发现,美国与中东地区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关系基础被逐步削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首先自然是中东最重要的石油资源因素。由于美国水力压裂技术的突飞猛进,美国石油生产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专电 美国军舰10月19日摧毁了伊朗的海上石油平台,使本来就不平静的海湾局势更趋紧张。 在此之前,美伊在海湾发生过多次冲突,但美国的作法看来主要是炫耀武力,威慑伊朗,原因之一是伊朗没有直接袭击美国护航的军舰或悬挂美国旗的油轮。10月16日伊朗袭击了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如果美国不采取行动,将失去信誉。据说,美国权衡再三,才  相似文献   

17.
王波 《瞭望》2007,(14)
不久前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开的海合会外长会议再次向世界重申,海湾国家将开发自己的核计划。消息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有人担心,在已经动荡不安的中东将可能掀起一轮核竞赛。海湾石油国家决意发展核能,主要出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为维护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休斯敦是美国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中心,新加坡是个缺乏石油资源的小国,为什么能获得“东方休斯敦”的美称呢?仔细地分析一下新加坡石油工业的情况,就会发现它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9.
姚云 《瞭望》1990,(52)
(一)1990年的大事 1990年,90年代的开端,是不平常的一年。 这一年,世界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重大变化,试略举其要—— 海湾危机。伊拉克入侵并吞并科威特,美国进行军事干预,导致海湾地区出现战争危机。日前安理会已通过决议。限令伊拉克在1月15日前从科威特撤军,否则联合国成员国将可“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同时美伊正在安排两国外长互赴对方首都直接会谈,前途是战是和,待见分晓。 德国实现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这句话一直是"石油圈"里的至理名言。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石油不过是工具,经济不过是手段。从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到叙利亚战争,世界格局之变才是大国纷争的焦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