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法律意识教育是通过有目的地对公民施加法律观念的影响,使公民接受所传授的观念,进而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公民法律意识教育的目标,是确立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培养其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公民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和现行主要法律.公民法律意识教育具有途径的多样性、环境的制约性和对象的自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点考虑,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具体来讲,就是要从普及法律知识、确立法制观念、明确法律观点三个方面进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必须借鉴包括制度文明在内的一切资本主义优秀文明成果。资本主义法治文明是资本主义创造的先进制度文明,它是由“内核”、“中心”、“重心”、“基础”———即:“崇尚法律的社会意识和民族心理”、“依法治理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方式”、“动态的法制”和“静态的法律”四个层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社会主义要借鉴资本主义法治文明,就必须从“基础”、“重心”、“中心”、“内核”四个方面着眼,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在立法、制度建设、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培养法律意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法治文明一旦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以及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就将克服资本主义法治的种种阶级和历史局限性,获得新的生命,实现超越与升华。  相似文献   

4.
《理论学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浅谈提高干部法律意识》的短文,问题提的非常重要。邓小平同志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依法治国,把国家的各项基本活动纳入依法办事的轨道。要加强法制建设,必须首先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这是新时期法制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实现领导方式民主化、科学化的根本保证。 提高干部的法律意识是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性变革的需要 法律意识是人们在关于法的认识活动和举凡一切有关法的制定和实施的法律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情绪、意志、价值判断等因素的总和。其中重要的是具备法律知识。一个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深入推进催生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失地农民囿于传统文化轻法思想、法律文化农村传播的制度性障碍及涉及失地农民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这一群体法律意识淡薄。为此,应从加大农村经济扶持力度、优化法律服务体系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角度提升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农村法律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方略,要求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当 代大学生将成为我国法制观念的重要传播者和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生力军。高等学校应积极深 化法制教育改革,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求实效,着力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处理好执政党与法律的关系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重要问题。关于党法关系,党内曾经存在一些错误思想和工作方法,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深刻领会邓小平关于党法关系的思想,明确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权威应该建立在法律权威基础之上,加强党对法制工作的领导等观念,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 ,通过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 ,使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三个五年的普法教育 ,使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在许多国有企业 ,依法管理是既定的管理方针。但是 ,真正把依法治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是在国家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近几年。通过数年的普法教育 ,职工的遵纪守法观念明显增强 ,要求依法治理、照章办事、强化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企业相继出台了依法管理的文件 ,重新修订、完善了规章制度 ,强化了法律法…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四中全会立足于当下改革和国家治理的现状,将"依法治国"提到新的高度加以重视,凸显法治建设的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反映,是依法治国的主导力量和思想基础,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积极发挥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依法治国是意识形态所设定的,而意识形态又是由法规定、借助法律推进的,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依法治国视域下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法治化治理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理论》202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农村法治化治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农村法治治理面临着农村法治建设法律人才缺失、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相关法律法规空位、法治实施低效等现实困境。在乡村振兴语境下,需要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构建"一元多层级"法治治理格局等路径,切实解决农村法治化治理体系建设的现实问题,从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化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1.
《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遵法守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不仅是我们必尽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所以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把法制宣传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无数事例说明,加强法制教育,可以极大地推动生产任务的完成。湖南有个运输站,有些职工有赌博行为,认为赌博只不过是玩玩而已,没什  相似文献   

12.
问答     
王丽珠  代丽 《学理论》2008,(23):69-70
名词解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念,是指思想、信念和观念。任何法律都包含理念和制度两个层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本质要求。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出科学评价,我们于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对部分二年级本科生(非法律专业)的法律素质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645份,回收率为81%,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林 《学理论》2012,(18):63-67
西藏的反分裂斗争由来已久,当前我们同达赖集团及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的斗争仍然尖锐复杂,然而,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与西藏反分裂斗争的现实法律需求不相适应,西藏自治地方在遵守国家法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尽快出台反分裂地方性法规,是十分必要。同时,应大力提高西藏自治地方各族人民的法律素养,夯实反分裂斗争的法律思想基础,对于进一步推动西藏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治与道德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然而统 一于企业之中,集中在企业领导干部身上,两者就 具有了一致性。 方向上的一致性。作为社会主义国有大中型 企业的领导干部,讲政治首先就是要保证企业的 社会主义方向。我们的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坚持 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是一句空话,而有它特定的具体内容,如企业的领导权必须牢牢地掌握在共产党的手中;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企业行为必须遵守国家产业政策,遵守宪法法律等等。企业领导干部的职  相似文献   

16.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两大制度支柱。第五次宪法修正案是新时代优化国家治理结构的一次重大宪制变迁,必然会涉及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为处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提供了思想指导。"党的领导"写入宪法正文形塑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在"党的领导"领域的交叉关系,即国家法律抽象确认与党内法规具体规定。国家监察机关的创设催生了党规国法衔接协调的新机制。党政联合制定混合性党规体现出党规国法的"一体关系","留置"取代"双规"等法治先行先试路径彰显出党规国法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地位和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地位和作用探析张军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但人的活动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意识的支配,因此,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与之相关的意识——法律意识的地位和作用,也就兼具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双重意义。一、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法治建设中的法律信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艳 《青年研究》2003,2(12):1-5
法律信仰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对法律的一种信服和尊重的心理状态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观念基础。历史传统对法律信仰的缺乏 ,严重阻碍了我国法治化的进程。本文从法律信仰形成的法理基础、主客观条件以及如何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法律信仰的培育是时代的呼唤和自身成长的需要。当前我国青年法律意识淡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和法律信仰培育机制落后交织在一起,给青年法律信仰的养成提出了新的挑战。青年法律信仰的培育是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迫切需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力量积聚,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是青年全面发展的点睛之笔。因此要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提升法律信仰感染力、创新法律教育模式和营造社会法治氛围来培育青年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20.
监察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育。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封建主义残余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上腐败思想、腐败风气的影响。国家的法律,政府机关的纪律,都是为了抵御这些侵蚀而制定的。作为肩负着这项专门任务的职能部门——监察机关,必须明确这项重要任务的意义。教育全体工作人员遵守政纪、法纪,同腐败思想、腐败风气作斗争,这是保持政府工作部门纯洁、高效的重要措施。 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团结大多数人来完成。我们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遵纪守法的教育,通过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监察、政纪处理,来消除、减少政府工作人员中的消极面,扩大积极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