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年“微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需要层次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往及信息传递等相关理论,结合青年心理发展特征对当前青年群体中的微博文化盛行的原因以及微博文化对青年个性心理的发展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年微博文化健康发展的心理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作为多元文化国家,文化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对多元文化的意义与发展前景还有着诸多争议,但这种争议本身就是一种自由与民主的体现.不管学者们怎样作答,有着不同祖先与不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何以成为“美国人”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种族多元化与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当然,在学习思考与探讨美国文化多元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美利坚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其各民族集团的基本价值体系具有高度的同一性,“一体”大于“多元”.  相似文献   

3.
In American modern history,the 1960s is a period of chaos and upheaval.It brought dramatic or even subversive changes in many aspects of the society and of people's minds.This dynamic period was generated and energized by a series of social movements,among which the counterculture movement stood out as a rebellious and radical force of youth.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1960s counterculture from a soci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4.
深层生态学的深层生态文化价值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芹 《求索》2011,(1):133-134,118
深层生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哲学,蕴涵了丰富的多元文化智慧。本文在深入探讨奈斯的深层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深层生态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生态整体主义、生态平等主义以及深层生态文化价值的自我实现,并揭示了深层生态学的文化价值观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封建蒙昧性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突出特点,而劫运观是赋予义和团运动浓厚的封建蒙昧性色调的最主要的宗教信念。这一宗教信念以其富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独特义理,成为19世纪末北方乡土民众进行民族自卫斗争的核心思想武器。透视这一思想武器的文化意含,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19世纪末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乡土百姓投身于民族救亡斗争的精神诉求,以及他们实践其精神诉求的悲剧性方式。  相似文献   

6.
文化研究存在着重概念而轻生活、重表象而轻内心、重群族而轻个体的弊端,不利于真正考察当下文化的深层结构。从批判性的角度而言,当下人心文化的异化与畸变正在发生着弗洛伊德意义上的潜意识化,内在确立着文化的某些本质规定,比体制文化更具有深层结构功能。个体人心文化的异化与社会人心文化的畸变,应当引起高度警惕。这分别表现为人心向背的畸变、整体性文化心理机制的畸变即恐惧心理的渗透和弥漫,以及人性/国民性内在结构的畸变即庸俗主义人性结构的定型化。  相似文献   

7.
刘国慧 《前沿》2008,(5):176-179
政治文化是一定社会中政治考虑、情感、价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社会各阶层政治价值取向和倾向性如何都受到该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处于不同新闻传播体系的新闻工作者,其采取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有差别的。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为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提供了宏观而深刻的内在依据。本文以美国为例,从其政治文化和社会主流新闻价值观的历史根源、核心内容入手,分析了美国特殊的“公民性政治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价值取向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美国新闻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是在新闻商品化这一客观背景下产生的,媒体在选择报道新闻时,首先考虑的是引起大众普遍兴趣的接近性、趣味性、新奇性等。但是新闻价值取向本身应该是多维的和全面的,世界政治文化的总趋势也是全球化、多样化的,所以不论是美国的新闻媒体还是我国的新闻媒体,都应该避免新闻价值取向的单一化和绝对化。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企业自诩不凡,多以自己拥有所谓的先进文化和道德为自豪,他们处处高人一头,傲慢得毫无道理,在处理问题时十分霸道。  相似文献   

9.
农村妇女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关注与解决好农村妇女的生产生活环境问题,对农村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内农村妇女进行广泛调查,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出当前西北农村妇女的发展状况,并将其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0.
吴小曼 《新东方》2009,(5):24-27
海南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制订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文明生态村就是生态省的一个重要细胞。2000年9月,海南省立足本省实际,结合贯彻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精神,围绕加快农村发展,正式启动了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2002年4月,海南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力争经过五到八年的努力,使全省半数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实现我省农村面貌历史性的新变化。”2006年1月,海南省人大三届四次全会通过的海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全省50%的自然村要建成文明生态村。时至今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已经在琼州大地星火燎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文明生态村”从一个全新的概念转变为在全国具有强烈影响的“农村品牌”。  相似文献   

11.
This qualitative meta-synthesis of materials from three national projects that had examined more than 75 American Indian/Alaska Native child welfare programs sought to articulate how culture is expressed within tribal child protective services (CPS)work and to uncover whether there are cultural elements of tribal child welfare practice that are distinct from practice in non-tribal settings. Through the meta-synthesis, a framework emerged outlining a cultural approach to practice that incorporates: (a) a culturally-distinct definition of Native child well-being; (b) tribal values that form a foundation for practice; (c) practice intentions linking child protection with cultural and community health; and (d) two specialized worker skills.  相似文献   

12.
文化安全: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金齐 《思想战线》2006,32(1):69-76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文化安全是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文化安全主要是指对文化主体生存权利、生存方式、文化成果及其价值核心的承认、理解和保护,是对人类文化生存、发展和进步状态程度和水平的一种反映。在资本的全球扩张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全球化的中心,其文化霸权和在意识形态上的战略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如何利用村落连带团体中既存的习俗与价值观等文化要素塑造公共行动.此等公共行动的达成对于转型中的村落秩序有何影响,进而此等公共行动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有何意义,局限性何在,制约因素又有哪些?文章通过考察浙江衢州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解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谨 《长白学刊》2021,(2):25-31
作为一种话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话语生成、话语维度、话语范式、话语性质上独具一格,它在大众文化中的转化有着充分的逻辑理据.这种转化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分析.一是话语主体的转化,即由单一性的话语主体转向多样性的话语主体,其实质是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形成过程.二是话语内容的转化,把话语意义转化为形象化的话语符...  相似文献   

15.
从事件到历史的生成过程中有一个“文本化”的过程,那是一个流动的、但又转而即逝的意义的固定程序。以观光开发为动因,将17世纪的赫图阿拉城“恢复重现”于当今,正是这样一个“文本化”的过程。观光开发使历史意识和文化在短时期内重构。这种历史意识与文化脱离了观光地这样一个个别场所而实现了它的普遍化。对民族旅游开发来说,重新构建并形成的历史中还包含着政治、权力以及历史形成主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夏蓓 《思想战线》2005,31(5):66-71
四川安多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混居区,通过长期的民族文化交流,各民族逐渐将异文化因子转化为本民族稳定的心理因素,并通过语言等中介,使各民族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与价值体系得以相互吸收,并转化为不同个体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价值观念、信念理想,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薪尽火传、兴灭继绝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高崇 《思想战线》2005,31(6):17-22
我国大规模的跨地区人口流动持续了20多年.在这庞大的流动人群内部,已开始出现社会分化,部分外出务工者开始选择异地创业来代替打工.但是,由于各种歧视性的制度限制,那些外来的小老板们时刻面临着因破产而无法在创业地生存下去的压力.他们的创业实践因而表现出特定的计算模式和经营方式,包括采用无条件压缩生活开支、使用无偿家庭劳动力、自我剥削和割喉式竞争等办法.这些实践表明,生存理性主导下的创业,具有自身的逻辑和特点,利润最大化的经济逻辑难以诠释这类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8.
钟建平 《桂海论丛》2002,18(4):61-63
“法德并治”是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治国理念 ,法律与道德的内在同一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法德并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新型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9.
肖青 《思想战线》2006,32(6):89-94
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是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受到现代化冲击最为迅猛的时期,民族村寨文化在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复兴与重构。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是族群内部自下而上的自发性文化复兴,90年代至今仍在继续的则是“他者”介入后自上而下的引导性文化建构。从本质上看,这两次村寨文化复兴都是民族文化持有者对现代性语境下的族群身份、文化归属、自我认同等所进行的努力与追求。  相似文献   

20.
曹晋  曹茂 《思想战线》2005,31(1):102-105
在西部藏民心目中,"香格里拉"是指一种原创理想的生活境界.香格里拉的信仰作为当地藏民的文化资源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从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理念与全球化浪潮两相结合,香格里拉已成为全球文化旅游者消费的商品,香格里拉从少数民族的一种宗教文化信仰转型为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游客消费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