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某在一个单位工作数年后,担任了一个部门的领导。开始他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这几年的努力和业绩获得了上级的认可。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感到了一种失落。以前每当他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总有一种成就感;而现在,别人不再根据他的工作来评估他了,而是根据  相似文献   

2.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作“人多力量大”。那么,人多到底是力量大,还是力量小?最近,笔者调查了一个单位的实际情况。这个单位有 6个人,按照群众概括的现象是:“一个在于,两个在看,还有三个在捣蛋”。起初,那个干的人还雄心勃勃,别人怎么应付工作他不管,他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吃苦在前,准备成就一番事业。然而,久而久之,他发现了问题,那三个捣蛋的说他有意表现自己,那两个看的说他脱离群众。年终,上级领导对6人的工作进行民  相似文献   

3.
现在是人有两怕。一是怕人说自己穷,穷是无能的代名词。一是怕人说自己太累,太累是愚不可及、不会享受人生的代名词。是人都喜欢别人说自己活得潇洒,一个根本不潇洒的人,你说他潇洒,他也会飘飘然,真潇洒几天。如果有人说你不潇洒,那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我在世上也活了几十年,原来真没有怎么认真考虑过潇洒的问题。现在让生活逼的,也不得不考虑考虑。  相似文献   

4.
大师弯着腰     
董大华 《廉政瞭望》2011,(22):60-60
中国工程院院士、泌尿科专家郭应禄先生,讲过这么一段往事。有一年,他不慎摔了一跤,头部受伤了,为了不打扰别人,他到远离单位的大儿子家休养,也没有把自己受伤的消息告诉别人。  相似文献   

5.
认错     
认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即使心中已了然自己的错处,但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仍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我很钦佩敢于坦诚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即便是一个孩子,我也会为他的勇气所感动,并对他的勇敢生出深深的敬意。 在小事情上,人们都很宽容。在公共场所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碰了别人的肩,说一声“对不起”是常事。说时大家都很自然,犹如说“您好”、“嗨!”“吃了  相似文献   

6.
博士     
《党课》2013,(24):89-89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那里学历最高的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相似文献   

7.
1.真诚地关心别人。2.微笑。3.当一名倾听者,鼓励别人谈他自己。4.谈别人感兴趣的事情。5.诚心诚意地使别人感到他的重要。6.真诚地表示满意并慷慨地给予赞赏。7.了解他人的观点,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同时,也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8.  相似文献   

8.
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这样的人:喜欢在人背后说些捕风捉影的谣言,或者根本子虚乌有的事,挑拨离间、搬弄事非,目的也许仅仅是让别人觉得自己很重要,或者让别人对自己的敌人滋生坏印象……  相似文献   

9.
谁谁谁 《廉政瞭望》2011,(13):67-67
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这样的人:喜欢在人背后说些捕风捉影的谣言,或者根本子虚乌有的事,挑拨离间、搬弄事非,目的也许仅仅是让别人觉得自己很重要,或者让别人对自己的敌人滋生坏印象……  相似文献   

10.
班子内集体领导和监督的良好风气的形成,首先有赖于主要领导的民主作风。对于主要领导者来说,仅摆出个接受监督的姿态是不够的,还必须真正认识党内民主重要。因为,如果在思想上认为自己比别人都高明、正确,一般不会犯错误,就很难感到有接受监督的需要。一个领导干部,能从千百万人中脱颖而出,无疑在学识、胆识等方面有很多过人之处;他能够一步步走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也是自己的政绩和口碑所铺就。但因此也可能出现的另一个情况是,被往日成功所堆积出的自信,使他可能会在复杂形势下,高估自己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主持工作的老同志,可以认为凭…  相似文献   

11.
克服自卑感     
宫维民同志: 在与人交往中我总是很胆怯,当别人的目光无意之中和我相遇时,我感到不自在或慌张,语无伦次,不知所措,请您帮帮我好吗? 长春 小马 小马 同志: 从你介绍的情况来看,你在社交中有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自卑感是指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产生的妄自菲薄、缺乏自信、行为退缩、自己感到在某些方面不及他人的一种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2.
<正>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政协原主席魏斌,在担任市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后,因为没有决策权,“感到很憋屈”。进步比别人慢了心中不爽,走上领导岗位没有决策权又感到“憋屈”。然而,当组织安排魏斌担任龙台发展区主要领导职务,有了决策权后,他却不能慎用,蛮横霸道,大事小事他一人说了算,最终因滥用职权而陷入腐败泥沼。  相似文献   

13.
新新说法     
每一批富翁都是这样造就的: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李嘉诚谈富翁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大多数人不幸福,并非他们无法得到幸福,而是大多数人希望自己比别人幸福。——社会扭曲时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做人     
人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自己"做"出来的。一个人,无论他先天素质如何,也无论他高矮胖瘦、贵贱贤愚,如果不会做人,也就不能算作是人。然而。做人又是何其难也!比方说,一个人,在单位里,是应该表现好一些呢,还是应该差一些呢?这很难。表现不好要被批评,太好又遭嫉妒;不好不坏,甘居中游,则又可能被视为平庸。又比如,你时某人某事某问题有看法,开会或别人来征求意见时,是说  相似文献   

15.
天性与教育     
正前央视主持人阿忆讲过一件事。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北京也有余震,很多人都从家里搬出来,在大街上搭起了帐篷。阿忆当时12岁,天天在帐篷之间钻来钻去,跟一帮孩子疯玩。阿忆长大之后才知道,那一场地震造成了24万人死亡。他开始对小时候的狂欢感到愧疚,他认为,小孩子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长大之后,经过了教育的洗礼,才会在心里装得下别人的痛苦,并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16.
生活空间     
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们交往离不开语言,那么在办公室说话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是不要人云亦云。领导赏识那些有主见的职员,如果你经常是别人说什么你也说什么的话,那么你在办公室里就很容易被忽视,你在办公室里的地位也不会很高。有自己的头脑,不管你在单位的职位如何,都应该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是办公室里切忌把与人交谈当成辩论比赛。在办公室里与人相处要友善,说话态度要和气,要让人觉得有亲切感,即使是你有一定的资历,也不能用命令的  相似文献   

17.
人与佛三则     
周建忠 《共产党人》2008,(21):55-55
(一)有一个人感到生活不如意,于是他不停到全国各地的佛院去,每见到一个佛他都要跪下去非常虔诚的磕头,并以此希望佛祖能尽快让他过上心满意足的好日子,多年以后,他走遍全国所有的寺院回来,他的妻子因为他的不辞而别已嫁给了别人,儿子也因无人管教被抓进了监狱,于是他又来到一个寺院向佛像诉说到:"自己对佛祖如此虔诚,可为什么日子却越来越苦了。"他见到佛仍然是微笑无语地看着他,突然感悟到,自己虽磕了无数个头,可佛依然是佛,自己依然是自己,自己并没因为多磕了头就变成了佛,佛也没有变成自己。  相似文献   

18.
那个时候不知怎么了,都想着要把天下让给别人,而别人还不大乐意。不像后来人,别说让了,都是使尽各种办法占有天下、许由就惟恐这项大任落在自己头上,许由的智慧还是能够担此大任的,但许由不愿意跟人打打斗斗的,许由喜欢自己一个人清净。他心里透亮得很,所以尧一说禅位给他他跑得比谁都快,以至于在途中借住时还被人偷了一顶很不错的皮帽。许由如此更像一介农夫了,皮帽和天下都是身外的,惟有自由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正>记者曾和一名领导聊天,他的会议讲话深受认可和欢迎,经常因为语言本身言浅意深、风趣幽默而被打印成文字稿供很多单位参考学习。记者也看到过他的一些讲话文字稿,不同于有的公文稿严肃刻板的行文方式,文中讲的都是大白话,举的例子也多是身边人身边事,很接地气。说起其中一篇讲话稿,这名领导笑着说:"别人给我写的会议稿,我只做参考,我都是自己写  相似文献   

20.
王松原是一家制药企业的技术骨干,几个月前被提升为部门主管,工作内容更多地向管理方面转移。作为基层主管,可以说,本部门重要事情的执行几乎都落到了他的头上。为此,王松一点也不敢松懈,经常超负荷运转,感觉压力很大。在企业中,像王松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常常感到,别人把很多责任、负担加于他们身上,而没人愿意帮他们分担,因此很累。但是,我们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很少敢去依赖别人。在工作中,他们什么事情都自己搞定,很少让别人帮忙。他们或者不信任部属的能力,觉得与其授权或交办,还不如自己完成得快;或者是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