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为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进一步大胆探索,开拓前进,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重新认识资本主义。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在于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形式。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长达几百年的发展,业已形成了一整套能激励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和有效地调整经济运行的较为完备的机制。这些机制既体现了商品经济机制的资本主义特色,又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机制一般。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为了在我国构建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显然地我们不仅  相似文献   

2.
一、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三个范畴区别开来。(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它应包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中的多种性质的商品经济。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多种所有制成份并存的社会,所以商品经济的性质或类型也不会是单一的。有公有制的商品经济,也有小私有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等。这众多类型商品经济的现实存在,是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商品经济范畴的客观依据。(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它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广义,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切形式和全部发展过程的抽象,是所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总称;以狭义说,应专指成熟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即真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是指国家政权组织管理的形式以及相应的制度,它是国家制度的具体体现,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是要改变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而是我国具体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调节与发展。第一,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明我们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管理原则,这就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它是我们党在夺取政权后按照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建立起来的。但是在政治体制上,长期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也沿用了革命战争时期军事体制的某些做法,因而形成了一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一切方面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同时由于这种政治体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我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商品经济在历史上有三种形态:一是小生产商品经济;二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们所说的发展商品经济,就是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人际关系、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这就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要打破产品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秩序。 经过九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的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活跃的局面。但是,现在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还只是半商品化和半市场化,在物资分配上分计划内与计划外,在价格控制上分平价与议价。这种双轨并行的体制在两种体制转换的过渡时期,也起了促进生产发展的良好作用,但从根本上说是违背商品经济的原则的。从而使一些人利用新旧体制并行的局面,利用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搞不正之风,在批购原料、供应能源、调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那么,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政治体制改革和搞好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我们认为,这是我党对社会  相似文献   

7.
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指起源于英国并以英美为代表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运行模式。其局限性主要在于:离不开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脱不了西方特殊历史和文化环境,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中国设计和发展政治制度模式,绝不应照搬西方模式,而应在更好地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体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应有含义 党的十四大报告起草的时侯,我是起草组的成员。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我们就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问题归纳了各方面的意见,整理成三点,也就是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中讲到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三种提法:一是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二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有两个不足:一是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不足;二是政治方面,民主不足。我们在吃够了两个不足的苦头之后,才深刻领会了下述两个真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在这两个真理之间,揭示一下商品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坚持改革、搞好改革,不仅是历史潮流,而且成为全国人民肩负的历史重任,推动着国民经济与让会的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对某些政治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是我们整个改革和建设大业的重要一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从总体来说,比超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要优胜得多。这几年我们在消除政治制度某些弊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成就。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对某些政治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呢?从根本上说,这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任务、根本目标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政治制度)是个发展的概念,是一个发展过程。它不可能一建立就一劳永逸。凝固不动,一成不变,要有个不断成长、完备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运筹、运转系统,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经济活动的变动,不断调整自己的运行机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和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刚 《理论探讨》2001,2(6):4-7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历史演进中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在改革的方向、重点、步骤和目标选择上,则表现得更为复杂和敏感。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必须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我们设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确定改革原则,认识改革特点的基本前提,这一国情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只能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能是在稳定的前提下,用较小的社会代价和改革成本推进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我们应尊重政治体制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政治体制的局部改革与整体重建有机地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政治体制的机制转换、结构优化和功能调整。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其具体内容有: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对我国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报讯原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何匡,最近在所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报告中提到“对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文化成果,我们持什么态度”的问题时,他说:我们搞政治体制改革最终就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前提条件之一是:对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文化成果(民主、自由、文艺、科技等)加以借鉴。资本主义之所以至今仍有大大的发展趋势,就是因为有三大法宝:发达的商品经济、民主、自由。社会主义要想最终超过资本主义,只有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而我们一直是谈自由色变,谈西方民主一切皆乱,但它们对于社会进化所起的推动作用,则不敢正视。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民主,是人民通过斗争得来的,里面有合理的因素。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高度的民主、高度的自由,就不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项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是继八十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重大发展。这个认识的深化和  相似文献   

15.
田海林  张荣 《学理论》2011,(1):63-65
以前我们谈解放思想,几乎强调的力度都体现在经济领域。我们现在以当今中国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为背景、呼吁解放思想的同时,直接把解放思想和思想政治工作关联起来研究,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探索,创新性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生命线",以期对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模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而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还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它从经济层面建构了一种崭新而高效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政治层面建构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从文化层面则建构了一种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理论先行、上下联动、刚柔相济、增量改革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政治体制改革己经成为众所关心的重大课题。人们深切地感到,在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相应地改革某些政治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体制改革也就包括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讨论政治体制改革,应当有明确的着眼点,我们说的政治体制改革指的是领导体制改革,而不是指改变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能也不可能套用别的国家的既有模式。从当前来看,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可以概括为这样四句话;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党政职责应当分开。党委不是经济管理机构,要管大事,善于领导,企业的事情要由政府来管。权力下放,不仅旨在调整、解决中央和地方的  相似文献   

18.
旧经济体制的弊端有多种表现,其本质特征是“统得过死”、“过度集中统一”,即国家和政府机构对经济运行管得太多太死。革除这些弊端,建立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意味着社会主义民主在经济生活中的扩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经济体制改革所要求的政府职能转变,是围绕这个根本目标而进行的一项配套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实现经济民主为目标,决定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决定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当然,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要把过去长期实行的那种在主要部分上排除、排斥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改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商品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但是,商品经济抑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都不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其性质是属于社会主义的,因而是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政治,但是从它的发展程度来看,还是属于不成熟、不完善的.这种最高类型和不成熟性的矛盾,使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建立起了历史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但实行民主的形式还不完备.具体制度上还存在弊端. 虽然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不发达.但是,同资本主义民主相比,巳经具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主要表现在:(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是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民主.民主的主体比资本主义的更为广泛;(2)从民主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更全面.它不仅包括政治民主.而且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民主;(3)从民主的真实性来看,社会主义民主是有名有实而非虚假的民主.如我国宪法就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作了法律上和物质条件上的保障规定.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在本质上比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要优越得多。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其实现程度还不充分,实现形式也很不完备。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逐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在实质上是最高类型和在形式上不完备的矛盾,使劳动人民充分发挥国家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国家权力具有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充满活力。2、社会主义民主还没有完备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20.
编者寄语     
《瞭望》1988,(27)
翻开这一期杂志您会看到,改革,仍然是我们报道的主旋律,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其中的两大乐章。 改革愈深入,我们就愈感到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今社会上之所以出现了一些混乱的现象和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秩序、新规则。旧的东西正在被打破,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起来,于是,有些人便趁机钻空子;哄抬物价、投机倒把、敲诈勒索、行贿受贿……引起了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