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珠海的段先生在淘宝网买了一部手机,收到后发现是水货。在多次跟卖家沟通退货未果后,段先生给了卖家一个"差"评,不料卖家带着3名同伙从深圳驱车来到珠海,将段先生砍伤。段先生的遭遇简直令人不寒而栗,相信带人砍段先生的卖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虽说段先生被砍事件只是个案,但是,由此反映出来的网购混乱,亟待法律规范的现状却不容忽视。网购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信用缺失,包括商品质量差、提供虚假商品、假新闻炒作、夸大宣传等。同时,网购由于其特殊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15日,上午10点多钟,联通元氏运输公司业务员孙红恩来到交通局业务大厅办理新增货运车辆证照审批手续,工作人员在审验申请手续齐全的情况下,不到一个小时就为其办理完了相关营运手续,他激动地说:“真没想到现在办理审批手续这么快!过去办理这些手续要一至两个星期,  相似文献   

3.
漫画六则     
《公民与法治》2011,(24):53-54
收费当执法其实是搜刮 图/刘道伟 陕西武功县数十家没有取得国土部门手续的砖厂被县国土局收取了2000元的资源管理费,而国土部门为收费给部分砖厂出具了白条。国土局办公室主任称这是为了促使砖厂办合法手续。  相似文献   

4.
温淑珍和窦银环都是唐山陶瓷集团公司唐山陶瓷厂正式职工,分别于2000年11月、2001年1月办理了承诺等退手续,暂时每月由唐山陶瓷厂各给290元生活费。当时厂方和他们承诺约定:待她们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给她们办理国有正式固定工退休手续,  相似文献   

5.
四川王宇龙问:某甲购车,挂靠某厂名下办理了上户手续。后某甲准备将车出卖于某已。某乙经某甲同意,由某乙驾车一同外出出了事故。双方的买卖关系因没办过户手续被判决无效。现受害人起诉到法院,某甲、某己和某厂谁是被告?另外,该车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出事时在保险期内,出事后经向保险公司索赔被拒绝。保险公司应否赔偿受害人的各项费用?本刊法律团签: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应从实质上看。某甲购车,挂靠某厂名下办理上户手续,不等于某甲是该厂的职工,也不等于该厂是该车的所有人,某甲仍是该车的所有人。因此,如果事故作…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生活》2012,(11):39-39
在河北保定某中学任教的小张于2008年7月参加工作,学校从她参加工作之日起就每月从她工资中扣除了医疗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但是,直到2011年10月她即将住院生小孩儿时才发现学校一直未给她办好医疗保险的相关手续。因此,她的生育保险手续也办不下来。休完产假上班后小张得知自己的医疗保险已经办下来了,但单位以其“没有在怀孕前3个月办理好相关手续”为由拒绝给她报销生育费用。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今年以来,湖北省公安、检察。法院对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态度严肃,执行认真,措施得力,效果明显。但在执行刑事强制措施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不办法律手续,随意超期羁押。主要表现在个别单位、少数干警缺乏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意识,“穿新鞋,走老路”,只要能破案,或者案件不办错,对法定办案期限从不去考虑,仍然停留在原来办案的思维方式上,该依法办理延长办案期限手续的也不去办,使合迭办案变成了违法办案。二是不及时办理延长羁押期限手续。少数单位和办案人员虽有执行办案期限的意识,但在办理延长羁…  相似文献   

8.
贪污锦州铁路分局纪委案件审理室朱玉民认为:陈某等6人3万元集资款应按贪污定性处理。其理由是:(1)陈某等6人系是主管、管理和经手公共财物的集体经济组织中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符合贪污主体。(2)客观方面,是利用了职务之便,才使这笔款由公款变为私款,使公款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3)从陈某等6人占有这笔公款,采取编造假集资手续和采取防查措施等一系列活动和手续的事实来看,其主观故意明显。(4)客观方面,陈某等6人在承包前已编造好假集资手续,在承包期间又将款全部领清,个人已获取对这笔公款的占有和支配权,公…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审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的二十字要求,几年来,我们坚持“五把关”制度,收到明显效果。一、坚持“六不接受”,把好案件受理关。所谓“六不接受”是:材料短缺的,程序颠倒的,手续不完备的,认定事实要素不全的,案件文书不规范的,组卷立卷不规范的,不予接受,待补办完备后办理受理手续。这样,比较有效地将材料不全、手续不完备和调查不到位造成的事实要素叙述不全等问题,解决在案件受理之前,有效地把好审理案件“入口关”。二、坚持“五不定案”,把好事实认定关。在审理案件时,我们…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我国当前的刑事司法实践表明,以借贷方式变相挪用公款即以借贷为幌子,行挪用公款之实是当前挪用公款罪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制裁采取的新手段。挪用公款,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将自己经手或管理的公款挪作个人使用,使公共财物所有权的完整性受到了侵害的行为。而合法借贷,则是指借贷双方有正常借贷手续,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借贷渠道和使用方法都合法的行为。当前许多挪用公款行为具有借贷公款的形式:当事人与单位办理了有关的借贷手续、签订了合同、写了借据,甚至明确约定了借贷期限…  相似文献   

11.
因为学的是法律专业,从事的是跟法律沾边的工作,经常接触的是法律界人士,所以,一直以为自己也算半个法律人了。可是,最近办理房产证过户手续的经历,却让我对自己的法律知识发生了根本怀疑。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1997年10月,某石材厂购买一辆没有进口手续的日产丰田轿车。使用中,被云浮市公安局查扣并以走私车为由处以没收。不久,该石材厂又从公安局车管所将该车买回,并在车管所办理了汽车入户手续,领取机动车行驶证及车牌号。1998年7月,某石材厂将该车转卖给何某时,连同  相似文献   

13.
田力 《检察风云》2010,(17):38-39
2010年1月,程俊应邀到新加坡讲学,不料在办理出国手续时,却被一副铮亮的手铐铐住了双手。原来,他是警方五年来一直网上通缉的逃犯!  相似文献   

14.
迎着和煦的春风,走在回村的路上,六安市寿县小甸镇鲁城村民鲁定林脸上一扫往日的愁云,仲春的阳光照得浑身舒展。原来,他的妻子生病,今年3月,他在镇卫生院非常顺利地办好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手续,当他拿到了500元报销款时,一句感慨的话也脱口而出:“感谢人大代表鲁振东为我们说话,现在办理‘新农合’手续方便多了!”  相似文献   

15.
一、违反先合同义务责任的缺失 甲原定于8月底前办理完出国手续后去国外定居,故想把自己现在国内的一间商铺租出去。乙得知后欲租下该商铺经营服装,双方就租金等相关事宜协商一致,签订了一份书面的租赁协议,其中约定,该商铺自甲办理完出国手续之日起10日内交付给乙经营服装使用。签订合同后,乙为服装经营进行了从银行贷款筹备资金、订购服装等一系列准备工作。而甲签订合同后又觉得乙的租金太低,想晚些出国再租个好价钱,但又一时未找到其他的承租人,于是拖至12月底仍未办理签证等出国手续,致使乙一直无法使用该商铺,  相似文献   

16.
刘老太有两个儿子.丈夫去世后一直与大儿子一起生活。房改时.刘老太让大儿子一家出钱将他们居住的公房买了下来.但房子的产权人是刘老太。之后刘老太写了一份遗嘱,内容为自己名下的该房产。在自己去世后,由大儿子继承,并作了公证。2004年刘老太死亡,但房屋管理部门没有给大儿子办理继承过户手续,而是要求他去办理其他合法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公证手续。于是大儿子就请他的弟弟一起去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的公证.  相似文献   

17.
李阳是李长江家中长女,出嫁多年。李长江夫妻一直与次女李明夫妻一起生活,一家人省吃俭用,先后在市区购买了两套单元房,房产证上都是李长江的名字。后李阳因夫妻关系破裂离婚.为了以后再婚方便单独立户.她把户口迁入李长江家中。李长江不幸病逝后,李阳乘家人处于悲伤时,把其中一套单元房以32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王帅,并办理了过户手续。李明夫妻及母亲发现后认为李阳与王帅之间的卖房行为无效,自己是当然的房屋所有人。王帅认为自己是通过正常的二手房交易渠道购买的房屋,并且已办理了过户手续,房屋理应归自己所有。为此双方争执不下,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18.
领导离婚了     
蒋寒 《政府法制》2014,(6):45-45
领导离婚了,大家紧张了。 太突然,还没回过神来手续就办了。 不愧为领导,离婚都如此果断,如此神速。  相似文献   

19.
丁选旺 《中国公证》2006,(11):51-52
案情简介 张某和李某于前年为其9岁的儿子小张在本市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以小张的名字办理了房屋产权证。现小张的父母通过房产中介将该商品房卖给了他人,但房地产交易所(房产登记机关)不给办过理户手续,原因是房产证上是小张的名字,小张尚未成年,签字无效,其他人代签字也不行。房产中介所经办人小高来到我处咨询,说交易所不给办过户,只好为买卖双方拟一个协议,大致意思是,该商品房已卖给购房者,产权归购房者所有,等小张成年后,再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并为双方设立了违约条款,还提出将该协议进行公证,并咨询可有其它办法能够解决未成年人名下的房产权变更过户问题。  相似文献   

20.
薛凡 《中国公证》2007,(9):34-34
近期,某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房地产登记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下称“《意见》”),其中规定:“对赠与、继承房地产转移变更登记可以不办理公证手续,当事人双方应当书面具结确认其蹭与、继承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并承担因未办理公证手续导致今后可能出现的权属争议的风险责任。”在法理上,这一规定存在诸多不妥之处,甚至可以说是与法律相悖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