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坚定不移把改革事业推向深入。中国发展将给亚太和世界带来巨大机会和利益。中国愿意同本地区各国携手实现亚太美好梦想。  相似文献   

2.
方钧  赵青海 《传承》2012,(9):88-89
近年来,随着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加速发展,围绕国际秩序与规制建设,新老力量展开激烈斗争,这将对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深刻复杂的影响。中国快速发展与美国"重返亚太",推动亚太地区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3.
刘延堂 《协商论坛》2006,(11):43-43
对于中国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副所长韩锋研究员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中国和东盟国家都面临与世界经济融合以及自身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东盟的一体化建设和中国内部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双方在时间上是平行的。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时机。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可以实现跨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从产业融合继而从源头上缓解双方的竞争。应当说,这是一个协调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思路,将能带来互利共赢的结果。不仅如此,在他看来,经贸合作除了能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看得…  相似文献   

4.
陈琪  朱荣生 《人民论坛》2020,(8):124-127
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挑战国际安全的讨论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中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正在对国际安全形成巨大冲击,而人们对这些不确定性的认知也正经历着动态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给国际安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蕴含了国际治理演化创新和发展的稳定性前景。置于我们眼前的应该是慎重而明智的抉择,而不是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和绝望。人工智能最终将化身为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终结者”,还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蒸汽机”,取决于人类如何认识和利用它。  相似文献   

5.
林利民 《人民论坛》2020,(14):40-43
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巨大破坏性,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非"人对人"的世界大战。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安全观、发展观、国际观、政治观,也将促使国际格局重新"洗牌"。疫情过后,世界地缘政治中心由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世界力量对比将发生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变化,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将出现有利于非西方国家、有利于亚太国家的变化,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崛起,"印太"地区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印太"战略既是相关国家为了分享"印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也是为了遏制快速崛起的中国。在亚太区域合作机制中居于"中心地位"的东盟本可成为"印太"战略的重要支柱,但因该战略遏制中国的目的与东盟的宗旨存在矛盾以及东盟运行模式的原因,使其并未成为"印太"战略的重要支柱。不过,鉴于东盟在"印太"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印太"战略还是力图把东盟部分国家纳入其中。"印太"战略企图越过以东盟为中心的亚太区域合作机制来围堵和防范中国,一方面它会加重地区紧张局势,弱化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机制中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它将加剧东盟内部的分歧和矛盾。  相似文献   

7.
薛金升 《前进》2000,(10):41-42
加入WTO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与国际社会全面接轨,使中国的发展全面融入全球化进程。然而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它给我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给我国的经济安全带来隐忧。国家安全问题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首要问题。对于我国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专家学者多有论述,本文仅就入世对保密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对策作一些探讨。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使保密工作的战线前移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承诺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降低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门坎。服务产业,包括金融、保险、通讯、…  相似文献   

8.
国内要闻     
<正>推进合作共赢共促亚太繁荣11月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共促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强调亚太是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我们应该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运用亚太经合组织这一重要平台,推进合作共赢,让亚太继续引领全球增长。习近平指出,中国将深化同亚太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热点问题研讨很多,我个人认为有很多"冰点"问题或未来问题值得研究。研究往往容易"活在当下,议在当下,也迷失在当下"。历史告诉未来,而未来影响现在。什么样的未来是我们想要的,这个问题很重要。认清中国当前所受的国际压力很有必要。一是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带来的新一轮的国际发展压力。这也是世界先进国家在重新审视发展质量,因此不能狭隘地看待传统产业转移。二是区域压力。亚太地缘政治较量把中国放在风口浪尖,考量着中国的承受力,我们的决策底线是什么。在这个格局下,京津冀是首当其冲的。因为首都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判断国际战略态势和国家定位,是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在把握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实质内涵和根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这一变化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深入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具有首创性的国际战略新理念,实施正确的对外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1.
"10+1"自由贸易区的挑战及海南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翔 《新东方》2002,11(4):59-6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给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变数。为了应对“10+1”自由贸易区犤摘要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给海南省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海南要适时提出可供选择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亚洲太平洋地区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下大国角力的主竞技场之一,美国二战后十分重视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通过均衡战略防止苏联和日本等大国对于美国主导下的亚太格局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有意利用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矛盾,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已达到延缓中国发展和防止中国崛起对美国亚太地区主导权造成根本性冲击之目的,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环境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本文拟在回顾美国战后亚太战略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就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欧美国家的发展陷入重重困境,中国继续强势崛起,世界经济与政治的重心逐渐转向亚太;俄罗斯能否借用"亚太之风"有效开发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不仅事关其国内发展,而且与它能否成为一个亚太大国甚至世界大国息息相关;俄罗斯面向亚太、转向亚太,不断强化其亚太战略的重要原因,无论就其经济发展和战略安全保障的需要而言,还是从应对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的紧迫性来说,都是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杨胜利 《湖湘论坛》2007,20(1):99-100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宏大的宣传与广告效应,给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心剂,给国内旅游业带来了空前的商机,给北京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演试场,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新世纪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浅谈CIS系统的导入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不仅给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国的铁路企业带来发展机遇,而且也给中国的铁路企业带来严重的挑战.科学的导人以企业整体形象设计为主要内容的CIS系统,是铁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本良策.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亚太空间设计师协会(APSDA)年会将首次登陆中国北京。国内外知名设计大师,相关协会及学术组织、设计机构与专业院校等行业设计精英1500多人将齐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共同勾画亚太地区室内建筑设计的远景蓝图。2010年亚太空间设计师协会理事会、亚太空间设计师优  相似文献   

17.
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之路后,就给国内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规划给国内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各地必须根据自身实际采取相应举措,抓住抓好全面深化改革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8.
只有城市本身发展了,国家财富的积累和财富本身的总量和质量才会有很大的提高。世界上通常这样认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它的意思就是说,城市本身的健康发展会对创造财富带来巨大效应和推动力。2004年,是中国的城市年。中国,因为城市的活力,而给中国城市化进程带来活力,也给中国带来活力,给世界带来活力。在这岁末年初,我们格外怀念城市中国的2004年……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的亚太经济战略均以减缓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挑战"一个中国"框架为主轴。马英九上台后,以"黄金十年"愿景为蓝图,在"壮大台湾、连接亚太、布局全球"的总战略下"通过大陆走向世界",以"战略平衡"、"同步多轨"、"官民结合"等方式推动对外签订双边经济合作协议(ECA)及加入TPP、RCEP等多边经济合作机制。这一战略虽给大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带来新课题,但总体上保持两岸政经良性互动,稳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并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学者认为美国“重返”①亚太的动因主要有促进美国经济复苏、遏制中国、保持经济领导地位、平衡亚太力量对比、履行对盟友责任、在亚太保持主导地位等方面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为维护既得利益与旧的世界秩序,而对新兴国家进行的围堵.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重返”亚太触犯了俄罗斯利益,对俄美关系、中美关系都有损害,加深俄美、俄中之间的“战略互疑”,使亚太局势更加复杂和不稳定.为应对美国攻势,俄罗斯积极调整亚太战略与政策,加强与中国等亚太新兴国家的战略协作,以合作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