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文明史的长时段视角探讨苏联解体问题,不仅必要,且国内国际学界已有初步积累.第一,"比较-结构"方法是较早的尝试.也即,从不同历史时段条件下的多民族关系的聚合性、传统治理模式多大程度存在中介性协调机制、文明所处的区位独特性等方面差异,探视苏联解体的端倪.第二,世纪之交以来,帝国形态研究、作为文明现象的苏联总体研究、以及文明与地缘政治相互关系等领域的探讨,指出文明与帝国现象相交织,大陆性帝国中央权力式微与周边动荡的紧密关联,是导致帝国解体的重要因素;帝国抱负过大、内外挑战前所未有,则是其崩溃的经典式动因.至于把苏联现象作为一个文明单位来系统考察,观察多民族构建、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如何处理外部关系,乃为事关苏联前途的关键问题,而苏联解体也恰恰缘起于这三个重大问题.同时,文明演进过程始终难以离开各大文明间的相互激荡,如果说,苏联解体也反射着美欧等文明单位先后趋于衰落,那么古巴导弹危机、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事件、1979年入侵阿富汗这三大扩张则明显表明:帝国对外扩张与国内的体制改革进程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联.改革停滞,无疑是导致苏联解体的诱因.第三,文明演进过程中思想史的传递、演绎,特别是若干关键范畴的承继与缺失,对文明发展具有何种意义?特别是文明结合部条件下,思想史演绎与体现为民族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极化"的文明结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这些问题对研究俄文明与苏联解体间的关联性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适度"这一思想行为范畴的研讨,有利于剖视苏联解体的深层动因.第四,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的文明研究方法似已并不限于纯学术讨论,开始参与新兴国家与既存霸权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过程.本文主张在尊重各自文明存在的客观前提下,互学互鉴,避免文明冲突.由此,从文明史的视角探讨苏联解体问题,将长时段演进与中、短时段的变化相互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有益于对苏联解体的深层结构的认知,也有益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取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韩美同盟从建立之初即是典型的非对称同盟关系,韩国历届政府均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这一同盟关系给韩国安保政策带来的“同盟困境”.韩国自朴正熙政府时期开始寻求“自主国防”之路,国际环境是影响韩国自主国防的外部结构性动因,国内因素是韩国自主国防需求的内在驱动力,朝鲜因素是自主国防的直接动因.朴正熙政府通过培育防卫产业实现武器体系国产化,通过核武器开发增强威慑力,为韩国的自主国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璇 《法国研究》2009,(4):68-71
20世纪上半期,西方出现了大批文人、学者和作家加入到电影创作中,导致了文学技巧和思维理念等深层次的因素加入到电影创作中,它使得人们从传统的、认为改编意味着单纯从故事到电影的单向流动的视线困境中挣脱出来,认识到电影与文学关系出现多样化的可能性。这种多样化中最能为引人注目的是发源于法国20世纪60年代新浪潮之中的“作者”电影。基于此,笔者分析“作者电影”的核心理念和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4.
储殷  唐恬波  高远 《欧洲研究》2015,(1):1-20,165
有关欧洲穆斯林问题的大量研究,往往都关注穆斯林群体在西方世界中身份的建构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紧张关系。但这些分析可能恰恰制造了某种盲区,因为它忽略了文明冲突表象下的阶级问题,也忽视了少数族裔的极端暴力行为所具有的政治意义。本文认为,今日欧洲的穆斯林问题,不仅仅是宗教导致的身份认同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怖主义问题,而且还是福利国家中的阶级压迫以及西方代议制民主危机的结果。所谓文明冲突,很可能是少数族裔、移民群体无产阶级化的结果,而不是源于欧洲穆斯林整合困境的深层次的原因。而从阶级分化这一因素出发,我们可以摆脱将宗教视为自然属性的偏见,从而深刻认识到伊斯兰教对于外籍劳工在经济、文化和社会联系上的意义。宗教和身份与其说是人的自然属性,不如说是成长于特殊经济基础之上结合独特文化元素的产物。因此,以一种基于阶级、身份等多维度而展开的更为丰富立体的视角来分析欧洲穆斯林的问题,将有助于研究者摆脱简单的印象式、描述式研究的局限,从而避免倒因为果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一绪论首尔和上海在都市化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自20世纪开始,两个都市经过的都市化过程都与殖民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两个都市同是现代化的象征,既反思传统价值,又使每个都市人都具有都市认同意识。两个都市都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现代主义作家,这不是偶然的。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东西文明和新旧文明交汇的地方,也是资本主义文明和半殖民地文化冲突的空间。这样的上海既是产生畸形人际关系的土壤,也是产生现代主义的背景。30年代的首尔,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韩国的资本侵略而开始都市化。为了克服世界恐慌带来的经济停滞,日本人在1…  相似文献   

6.
张帅 《东南亚研究》2021,(3):114-135
201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便引起各方关注,这与此轮中国制造业转移的大规模和高质量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关.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本是受东南亚与中国经济关系、全球工业化扩散等中长期因素影响的正常经济现象,但中美贸易争端和新冠疫情暴发等多种外部因素叠加,可能会加速制造业外移,使中国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局面.而中国经济以及制造业在应对疫情中的良好表现,又使对局势的判断和应对进一步复杂化,为中国进行内外调整,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制造业有序转移,强化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关系创造了"窗口期".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文明涵盖区域之间存在着连接地带或"断裂带"。欧亚陆上丝绸之路穿越的中亚、高加索、巴尔干三个地区均存在这样的断裂带。各种文明在断裂带碰撞,引起了一些摩擦和纷争,但从千百年历史发展的长时段看,断裂带更是文明交汇、融合的地带。各种文明、民族、宗教,通过对话、交流和友好交往,在丝绸之路沿线和谐相处而逐渐融合,形成了当今欧亚一系列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和利益共同体。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断裂带及冷战后沿这一断裂带而起的一些冲突,正是"文明冲突论"的重要依据之一。不过,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尽管受到文明因素,特别是宗教、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但暴力冲突往往只是一小撮极端、恐怖分子所为,并不能代表不同文明背景的人民大众。而且这类冲突大都源于外部的武力干涉和内部深层次的政治、经济矛盾。因此,纯粹的"文明冲突"或完全由文明原因导致的冲突都是不存在的。虽然"文明冲突论"存在漏洞和谬误,却也指出了不同宗教、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碰撞会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重要作用,提醒我们要对文明因素予以重视并加以研究。这就是"文明冲突论"的双重性所在。  相似文献   

8.
华人在菲律宾将近7000万人口中只占不到2%的比例,但在经济领域,华人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华人经济实力的增长非但没有给他们带来相应的政治地位,相反还带来了许多政治困扰.这其中有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当地政经、文化环境的制约,还有华人自身因素的羁绊.  相似文献   

9.
多学科背景下的国别研究需要有若干统摄全局的基本范畴作为分析和诠释性工具的介入。融合人文和社会科学两种研究背景的"东西方文明结合部"这一提法可以作为俄国研究的一个基本分析范畴。本文中的"文明结合部"大体上指的是前苏联所在的"欧亚地区",以及史称为"东欧"的中东欧、东南欧等地区。这一地区由于来自各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化的影响的交汇,在宪政制度、经济模态、社会建构、思想意识形态选择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本文通过对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结合部的起源、形成过程、形态的流变、及其外部影响的繁衍等方面的阐述,强调了这一地区和欧亚大陆西部和东部古老文明中心有所不同的独特文明形态;这一地区内部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复杂的周边环境所造成的此地区对外关系的紧张度和活跃性;外部环境多样性推动之下,这一地区学习过程中的涮选与偶合等复杂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文明结合部"现象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特别是全球化条件下的一种较为普遍现象。这说明了对"文明结合部"范畴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东西文明交汇,国土虽小但种族、宗教多元。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等因素,新加坡政府在处理种族、宗教问题上十分注重和谐,而全球化的进程对新加坡维持宗教和谐局面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加坡宗教如何与时代紧密结合,把握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考察了新加坡宗教自身如何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新挑战,总结新加坡政府、宗教团体、社会三个层面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宗教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凯利访问平壤,美朝之间围绕朝鲜核开发计划的争执逐步升级,在朝鲜半岛上爆发了核危机.受其冲击,本来激情跃进的日朝关系正常化进程也受到了影响.日本借核危机之机提升军力、迈向"普通国家"给双边关系带来了巨大影响,加之其它诸多因素的作用,日朝关系正常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2.
后冷战国际体系变动与中欧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白乙 《欧洲研究》2005,23(5):1-16
就后冷战时代的中欧关系而言,国际体系的影响是具有现实主义解释力的视角之一。一方面,这一关系由冷战的历史结构演变而来。虽然冷战的结束为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令其发生了分水岭式的变化,但新的国际体系仍然受到上个时代遗留的体系性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中国和欧洲二者本身都是当代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变量,其双边关系对国际体系的演化又起着显而易见的反作用。因此,中欧关系与国际体系变动之间时而呈现一种互为因果的联系,这一联系将因中、欧力量的增长及其互动的深化而趋强。  相似文献   

13.
欧洲文明进步史观是基佐史学思想中最为绚丽的部分。这一思想的形成既有其自身的天才因素在内,但更主要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现实和自身学术成长历程。“欧洲”观念、“文明”观念的广泛认同,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社会现实是基佐欧洲文明史观生成的基础和动力;吉本、孟德斯鸠、伏尔泰、康德、赫尔德、圣西门等人的史学思想则为基佐文明史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滋养。基佐将欧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动态性、持续性、和谐性等进步特色,以文明事实的方式陈列了出来,充分展示了欧洲社会文明史的进步过程、趋势和方向。他对欧洲文明的分析充满了哲学的蕴意,既显示了他的史家功力和现实关怀,又使得他的文明史魅力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刘胜湘和陈飞羽认为,当前学界对大国竞争关系生成与传导机制的研究尚显匮乏,为此,两人运用实证方法,通过对比美苏冷战和当下的中美战略竞争,深入剖析了大国竞争关系生成与传导机制的演进阶段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把握大国竞争关系的类型,最终引导大国走向良性竞争,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博弈不仅给两国关系带来深刻变化,对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影响是造就了若干第三方国家.它们在中美竞争中如何站队以及中美两国对这些国家的政策,成为研究大国博弈走向以及国际格局转变的重要视角.本期有两篇文章聚焦于第三方国家问题.曹玮重点分析了中美战略竞争和美国对战略第三方政策会如何影响战略第三方的对华政策问题,运用相关模型揭示了中国、美国和三个战略第三方——印度、俄罗斯和欧盟——自2008年以来的动态互动规律.张立和胡大一则重点分析了第三方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内在机理,指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选边站现象是国家对外决策理性的体现,主要与国际体系层次因素、国家间单元层次因素、国内结构因素和议题因素相关.两篇文章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各有特点,为我们深入把握大国竞争背景下的第三方问题,构建了一个更为立体、全面的认知图景.  相似文献   

15.
邱永辉  邓欣然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3,(4):126-138+157-158
2006年5月,印度外交部正式成立公共外交司,确立了公共外交的重要地位,并计划将以宝莱坞为代表的印度电影产业打造成印度的一张外交名片。印度电影外交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核心目标,21世纪以来,印度通过财政扶持、政府宣传及引导非政府行为体宣传的方式,使电影外交获得了长足发展。印度电影外交在实施上具有政策系统性较好、多种主体与多种媒介相结合等特点,电影本身具有风格的独特性与价值观的普遍性等优势。2020年之前,印度电影海外票房连续多年保持增长趋势,多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评价,电影传播范围的扩大与国际声誉的提高使印度的文化吸引力得到提升。印度电影外交总体来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紧张关系使他国对印度电影采取限制政策,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降低了印度电影在部分国家的吸引力,以及印度在国际上贫穷腐败等负面形象也制约了其国家正面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6.
推动中美俄三边会谈,打造三方之间稳固平等的合作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在讨论这一议题时,我们有必要首先观察一下现有的国际环境: 一、我们整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在迅速提升,许多非国家的实体,市民社会应运而生,这为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关系中,人们一般总是把政治、经济和军事作为国与国关系的首要考量因素,而把文化认同、民族心理等要素置于次要地位.但相对于前者的易变性、表层性,文化和心理要素更能在深层次上发挥潜在的影响作用.中日作为同属东亚文明圈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令人困惑.究其原因,除却双方之间的现实利益冲突之外,在更深层次上,它与中日民族间的文化及心理认同的差异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丰富的政治理论,其中关于环境问题即政治问题的规定性话语,不仅包含强烈的民生愿景取向,而且高度关切当下的生态环境,运用环境揭丑和信心激励策略进行生态文明的政治动员,特别强调行动导向,实现了环境保护叙事向环境政治实践的转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意蕴,融政治取向、政治动员和政治实践于一体,契合了政治...  相似文献   

19.
法国作家让·科克托的艺术创作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诸多领域.俄耳甫斯神话成为贯穿其毕生的重要题材,他的多部作品都与这一题材有关.我们主要以科克托的电影<俄耳甫斯>为例,考察他以电影语言重写俄耳甫斯神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中国与各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下,务实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习近平主席后来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给出的解释却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的存在说明对这一关系的认识还没有形成一致,尚需进一步探讨。文章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未来世界的展望,是中国的国际社会理念。它超越了国际政治学领域的国际社会概念,因为在这种国际社会状态下,各方承认他们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深度的相互依赖关系(或某种形式的共同命运),并因此愿意通过协商、合作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处理各国/各文明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化解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以创造和维护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是中国以激励性机制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包含的国际社会理念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