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疆提起库车,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古驿站——龟兹。一个古字,牵出了库车千百年的风雨神韵,因为汉唐间,库车不仅是丝路北道最大的驿站。而且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它西承印度犍陀罗佛教的絮脉,东启新疆以东内地佛教的发展,是北传佛教的重要纽带和阶梯。历史沧桑,"丝绸之路"似大漠孤烟一样衰微了,但龟兹克孜尔千佛洞那启蒙中国佛教发展的神韵,却仍旧令每一个踏上这块土地的人惊叹不已,它昭显当世的洞窟壁画丹青斑驳,像古丝路般连起了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渊源。由库车向西,片片绿洲与纵横河道的风景交汇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石窟群,库木吐拉、森木塞姆、克孜尔尕哈等千佛洞,但壁画遗存最  相似文献   

2.
作为丝路重镇的龟兹,在千百年的文化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而作为艺术载体的新疆龟兹壁画葫芦,将龟兹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以及浓重的西域文化色彩融为一体,它作为一种民族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在经济飞跃发展的今天,新疆龟兹壁画葫芦的发展也受到了强烈冲击,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并使其民族文化价值绽放异彩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2010年8月19至21日,"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新疆新和县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与新和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新和县文体广电局承办.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甘肃、湖北、湖南、山东、广东、海南、陕西、辽宁、新疆13个省市和自治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新闻理论媒体代表,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专家学者围绕丝绸之路综合研究、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史、汉唐时期的龟兹文明、推动丝路文明和龟兹文明交流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库车是龟兹古国故地。库车是南疆重镇。库车是今日石化新城。近几年,库车以石化工业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引人注目,以龟兹乐舞为代表的文化建设大放异彩,库车正以新的形象在南疆北部迅速崛起,魅力四射。当然,与这一切相关的还有这里的“平安库车”建设。库车又是维稳工作的重点地区,敌社情历来十分复杂。近几年以来,库车县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精心打造“平安库车”,为库车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赵仲牧 《思想战线》2000,26(5):101-105
以明代四大奇书传说中提到的"马”为切入点,采用民俗学的方法,重点分析民间传说中的"马”话语,研究这个话语所传达的华北民间文化的认同意识.在亚太地区,如在东亚、东北亚和南亚,"马”词汇里还包裹着一层层的其他文化含义,如农耕民俗、马背民俗、阶层等级、佛教信仰、动物民俗等,这些民间风俗和民间信仰,在亚太各国的文化交流史上,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近年正在引起亚洲民俗学者的重视.而在我国明代四大奇书的传说中,早已表现出了这样诸多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文涛 《湖湘论坛》2011,24(1):111-115
汉代是龟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汉王朝与龟兹的和、战关系,龟兹王族的兴衰更替和龟兹的发展,都与汉、匈双方势力在西域的消长密切相关。处理和发展与龟兹的关系,是汉朝"断匈奴右臂"和安定河西地区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睦友好是汉、龟关系的主流,双方的密切交往,使中原和龟兹及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得以顺利交流,有利于龟兹和内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说:"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处。"说到龟兹,不能不说到今天的库车,因为这里曾经是古龟兹国的中心,曾经是佛教东传的第一站,龟兹乐舞曾经从这里流向中原,佛经汉译大师鸠摩罗什、龟兹音乐家苏祗婆、大唐高僧玄奘都曾在这里留下了文化的回声。龟兹,在吐火罗语里有"繁华的城邦"之意,而在维吾尔语里既有"十字路口"的意思,又有"悠久"和"长久"之意。如果我们把字面意思联系在一起,您自然就会想到那是个繁华悠久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8.
《新疆人大》2011,(3):50-50
库车县龟兹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库车县龟兹食品工业总公司的基础上经改制后成立的一家专业化生产龟兹牌系列白酒、果(露)酒、非酒精饮料的民营企业,公司占地210亩,注册资金290万元。公司立足于库车县丰富的林果业资源,有年产量1500吨的白酒车间、2000吨的果酒车间。白酒产品有:龟兹王府、龟兹古镇、龟兹老窖、龟兹五星圣酒等;果酒产品有:龟兹杏酒、龟兹药桑椹酒、龟兹干红  相似文献   

9.
库车县龟兹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库车县龟兹食品工业总公司的基础上经改制后成立的一家专业化生产龟兹牌系列白酒、果(露)酒、非酒精饮料的民营企业,公司占地210亩,注册资金290万元。公司立足于库车县丰富的林果业资源,有年产量1500吨的白酒车间、2000吨的果酒车间。白酒产品有:龟兹王府、龟兹古镇、龟兹老窖、龟兹五星圣酒等;果酒产品有:龟兹杏酒、龟兹药桑椹酒、龟兹干红  相似文献   

10.
龟兹神韵     
历史上的塔里木河中游佛教文化中心——丝路北道大国龟兹,与塔里木河上游的于阗以及塔里木盆地东北的高昌国,分别雄踞于塔里木盆地的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被誉为西域三大佛教文化中心。龟兹国立国很早,据班固《汉书》记载,龟兹在汉以前就是一个有户七千、人口八万、“胜兵”二万的西域大国,在历史上声名显赫。它很早就进入偶像崇拜的佛教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 拜城县地处天山中断南麓,汉代为姑墨、龟兹属地,是龟兹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给拜城境内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已查明的各类自然、人文景观120多处,登记在册的文物点有76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石窟寺院遗址8处,古城遗址7处,炼铜遗址12处,古墓19处,岩画2处,石刻1处,其它遗址12处)。  相似文献   

12.
<正> 龟兹国的王城在今天的库车,古代称延城,是"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根据考古发掘证明,这里有比较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能铸冶,所产铁器可供西域三十六国用。因此,龟兹在当时是比较强大的,一些小国,如扜弥等经常派王子到龟兹国作人质,以求和睦相处。龟兹王绛宾在位的时候,正是西汉和匈奴在西域连年战斗的年代。一方面,汉朝想一举把匈奴的势力赶出西域,完成统一西域大业的任务。另一方面,匈奴奴隶主靠着  相似文献   

13.
“十五”是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全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在“十五”奠定的良好基础上和中央、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地区“十一五”的发展充满信心,决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深入推进“6122”工程(建成石化、煤电、煤焦化、棉产业、以红枣和核桃为主的优质果品及优质商品粮等6大产业基地、1个“龟兹故地、西域精萃”的旅游目的地、阿克苏市和库车2座“龙头城市”、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2大文化品牌),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努力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的历史性跨越,实现在南疆区域崛起,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阿克苏。  相似文献   

14.
正清明是节气,是节日,更是文化。清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清明节将节气日与民俗节日融为一体,是天时与人时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千百年来,时代虽然在变,但清明的节日文化却一直被两岸人民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着,由清明节衍生出来的各种诗文、谚语、民间口头传说以及各类民俗活动多不胜举,清明节带给我们的是丰盈厚重的文明积淀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由表及里、由点到面,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全区各族人民,让新时期的边疆老百姓在享受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享受着和谐的文化雨露。新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作为中国地域文化一翼的新疆文化,虽几经历史变迁,但始终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当代新疆文化在历史承袭、演进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渊源。新疆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民族、语言等特点,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新疆处于古"丝绸之路"中段,是民族迁徙的走廊,是东西文明对话、交流、碰撞的地方。世界四大文明、三大宗教在此交汇,留下众多的古迹遗存,以"木卡姆艺术"和"三大史诗"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世代相传,各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风情,都给新疆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内涵。  相似文献   

16.
库车饭店     
库车饭店始建于1999年,位于丝路古道、西域龟兹重镇的库车县天山东路8号市中心地段,是库车县惟一一家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三星级饭店。饭店内设有清真餐厅和中餐厅,宇洋阁海鲜  相似文献   

17.
握着天山的邀请,我们,把春天捎到了有龟兹古国美誉的南疆库车,同自然相约,我们初次走进天山神秘大峡谷。远远地就依稀看见前面傲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巨大山峦,站在中间两头完全望不到边,飘飘渺渺间给人以无限遐想。高远的蓝天下,透明的阳光向我们描述着大峡谷的形象,重重叠叠、层层而近的山影,洞开着我们惊喜的双眼,令我们久久地如痴如醉地眺望着、遐想着。  相似文献   

18.
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所藏的《福珠哩殒难碑》拓片作为反映"同治新疆民变"的个案,不仅见证了同治三年由库车作为民变的中心点向回疆八城逐渐蔓延的动态过程,而且也反映了清政府收复天山南路及其善后事宜。传世的清代文献对这一事件经过的记载不仅内容较少,且前后矛盾。本文探讨《福珠哩殒难碑》的相关问题,希望从一个侧面纠正"同治新疆民变"后世记载的错误,为新疆近代史研究提供信实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化思潮的冲击,使东北民俗文化从被边缘化转为质疑主流文化的媒介,为东北民俗文化提供了新的生存语境,促进了本土文化的影视创作。东北农村题材剧目以影像为基点,在元叙事语境的解构和民俗的审丑与狂欢中戏谑表达东北民俗的伦理价值,探寻大众娱乐化过程中民俗由"俗"而"雅"的基准,提升影视创作的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20.
正巴马地处山区,当地的瑶族人民受地理位置影响,目前仍保留着一种比较原始的农耕生活,以农耕为中心来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及相应的民俗礼仪,民俗活动成了瑶族人民生活娱乐的重点。而这些民俗活动、仪式的进行,离不开民间音乐,离不开民间舞蹈,民间音乐已成为瑶族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载体和媒介。巴马素有"长寿之乡"的美称,每年的大小节日几十个、集会近百个,其中最隆重的是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和盘王节。这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