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17日7点20分,54岁的汪晓民(化名)被送到急诊室,这位于建筑工出身的北京汉子紧紧捂着胸口、脸色苍白.已经突发胸疼3个小时的汪晓民,在老伴儿的陪同下被120急救车先送到了附近医院,由于病情危重,医院建议转诊,他又被120急救车紧急转送到朝阳医院急诊科.到医院时病人意识模糊,初步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塞,病情危重. 心脏中心的值班主治医师王华接到急诊科电话马上赶到现场,她一边迅速观察病人病情,一边嘱咐相关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做好紧急准备.20分钟后,病人被推进手术室,王华为汪晓民做了血管开通手术,并成功置入一枚支架.1个小时后,汪晓民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王华揪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相似文献   

2.
她关注病人的每一个问题,将医院倡导的"感动式服务"深入履行到平日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成为了"病人眼中的天使"、"病人眼中的亲人";她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每当遇到疑难危急重症病人,都能表现出专业的决断和处理能力,及时发现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她带领所在的护理组不断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她不仅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尊重和信赖,更得到了她身边医生、护士的认可与信任.她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的护士长庄燕.  相似文献   

3.
她是一名医生,24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一个白医天使无私奉献、尽职尽责、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她高尚的医德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她精湛的医术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她出色的学术理念更是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她就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科主任夏国光。  相似文献   

4.
傅正浩 《南风窗》2008,(19):59-61
病人意外死亡,医生突然消失,家属一夜白头。令人凉异的是,不久前,一位63岁的男性病人已经在这位"消失"的医生主持的同类治疗中死亡。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节目专栏播出:北京市第六医院成立“临床助患服务队”。“临床助患服务队”的成立,好处大致有三: 一是改善了医疗作风,变“病人家属管”为“医院自己管”。过去病人住院,总要家属陪住,化验、透视、拍片、拿药等,总要由病人家属协助解决,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诸多不便。北京市第六医院的“临床助患服务队”  相似文献   

6.
有个笑话说一个精神病人在出院前,医生问:你出去之后干什么?病人答:用弹弓把医院的玻璃全都打碎。医生一听,这人的病没好,得继续治疗。又过了一段时间,医生再将这个病人叫来问话:你出去后干什么?病人答:找一份工作挣钱。挣钱了干什么?养活自己,再找一个女朋友。找女朋友干什么?谈恋爱,举行婚礼,然后进洞房。医生问到此处,觉得病人答得很正常可以出院了,但他还是按捺不住好奇继续问道:进洞房了干什么呢?脱掉她的衣服与裤子。然后呢?再脱掉她的内裤。此时医生已问得血脉膨张:接着干什么?病人答:将内裤上的橡皮筋抽出来,做一把弹弓,把医院的玻璃全都打碎。  相似文献   

7.
保险信箱     
问:我有一个亲戚上月在一私人诊所打吊针,因医生疏忽,叫病人家属换吊针,结果家属不知道须将新的吊针的空气挤压出来,导致亲戚死亡。亲戚买  相似文献   

8.
阳光青年的梦想新起点 "感谢工会、也感谢小吕,帮我解决了就业难题."家住石景山区古城街道的刘师傅一边走出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的大门,一边向送他出门的服务中心职工吕昭君乐呵呵地说道.通过吕昭君的协调,他终于找到了一份便利店的销售工作. 对于今年2月刚刚开始接触工会工作的吕昭君来说,工作中的每一天都是新鲜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会工作很庞杂,但乐观开朗的吕昭君总能用自己积极的态度,驱散前来求助的人心中的阴霾.她总说,职介这行就是得微笑多一点,你怎样看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看待你.  相似文献   

9.
正8月的北京天气变化无常,时而大雨如注,时而烈日炎炎。此时,密云区总工会首批10名下沉干部又不畏辛苦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您下次别忘了带通行证!""师傅,请您这边扫一下健康宝!"这是值守在东菜园小区入口的下沉干部说过最多的话。他们一边宣传防疫知识,一边提醒居民配合防疫工作。7月底8月初,  相似文献   

10.
李喜芹是北京公交集团第四客运分公司362路的一名乘务员.27年来她始终坚持在工作中做到“六个一点”,即:仪表美一点,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语气柔一点、肚量大一点、服务细一点.从点滴做起,用一路热情服务,带给乘客一段舒畅的心情.2009年她荣获“首都劳动奖章”. 用心工作服务乘客 李喜芹所在的362路途经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动物园等地,沿线还通过多个社区.乘客中既有朝气蓬勃的白领、学生,又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来京旅游的外地游客.平时她走访记录下沿线小区、学校、公园、商场等地理位置,熟记线路换乘环境.  相似文献   

11.
何蕴琪 《南风窗》2011,(26):34-34
颁奖词:她就是抓住了那样一个属于母亲的感动,披荆斩棘地走下来。生命对另一些生命的爱,是张平宜女士呈给我们这个社会的解药。她是台湾一个普通中产家庭的主妇,医生的好太太,两个孩子的好妈妈,当过12年记者的知识分子。她为社会公义所做的,如能获更多人认可,则意义绝不仅限于照顾四川凉山300名麻风病人的后代。1999年,张平宜因采访踏足凉山彝族自治区的麻风村,目睹穷山恶水尽头一群群被遗弃的病人和家属。他们在未通水电的土屋危墙里刀耕火种。周围跑  相似文献   

12.
卫生间斑驳的破镜子里,她又一次看到了魔鬼的脸,他说:“反正我要死了,这真是最后一次了。”为了钟情的心上人,她又一次选择了退让与躲避…… 第二天一早,丈夫与柯芯吻别,下楼出去了。 柯芯想起昨天,便噤如寒蝉。她打算今天一整天不出家门。这样一边想着一边将换下的衣服、袜子往盆里一扔,便端起去卫生间搓洗。刚放完水,她不经意地抬眼一望,可这一望——又让她魂飞魄散了! 她从那面斑驳的破镜子里看到了魔鬼——马桂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事找片儿警,生病找片儿医。在白纸坊,有这样一位社区医生,她把病人放在心上,病人把她记挂在心里。工作一年,她收到病患送来的锦旗30面;她耐心热情,一家四口称她为全家的"神医"。她就是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医生———王一珉。坚定社区医生"最接地气"2008年,王一珉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当时穿上学位服的时候,我梦想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穿着白大褂,拿着令人羡慕的高薪,坐在有着落地飘窗、宽敞明亮的诊室里为病人看病,门外慕名而来的患者排成长长的队。"王一  相似文献   

14.
丰台电务段工会,给在意外车祸中受伤住院的职工“送鸡汤”的事,不仅使病人及家属深受感动,而且感动了在场的医生及本段职工,至今提起大家仍是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5.
据《健康时报》报道,北京的贾女士因腹部剧痛,到北京一家著名三甲医院挂了妇科专家号.她刚说了几句病情,就被打断了.医生用手摸了摸她的腹部,便开了检查单,整个过程也就一两分钟.走出诊室,她一看单子,包括乙肝、艾滋病筛查等项目,好像是一张术前检查单.她立刻折回诊室,焦急地问:"这是要我做手术吗?"医生轻描淡写地说:"切子宫."贾女士连忙哀求医生:"我还没有孩子,将来还想要孩子,能不能不切除啊?"医生肯定地说:"不行,你的子宫肿得很大了,必须切除."她恳求医生再仔细瞧瞧,医生表示没有必要.无奈,贾女士又挂了另一位医生的号,经过检查诊断是宫外孕.于是,贾女士做了输卵管手术,避免了一场误切子宫的悲剧. 医学是一门探索性学科,临床上出现误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同的医生,发生误诊的概率有很大差异.我国已故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曾指出:"造成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的因素始终居于第一位."事实上,误诊率较高的医生,往往并非技术最差的人,而是责任心最差的、对患者最冷漠的人.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我刚刚大学毕业时失业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一边找工作一边在楼下的房地产公司帮忙。名曰“房产经纪”,实际上是带那些前来租房的客户去看房子。没有固定收入,看一次房给10元“车马费”,做成一次生意收50元“介绍费”。 刘小姐是我们这儿的客户,她有一套房子让我们帮她租出去。刘小姐父母都调去外地,留有一套房子给她。后来她新婚不久的丈夫又与她离婚出国去了,他们的新婚“爱巢”又留给了她。别人多两套房子高兴还来不及,可刘小姐说:“新婚的房子让我想起很多不愉快的  相似文献   

17.
情殇     
韩明明不喜欢吵架,跟自己老婆都不吵,何况跟她. 早餐的牛奶漂了一点沫子,别人都没说什么,她却要换一杯,抱怨牛奶不新鲜.餐厅小姐大约是撇过沫子又送上来,让她发现了蛛丝马迹,不依不饶地训斥服务小姐,而后把餐巾纸扔到牛奶里.韩明明没说话,不过是一点沫子,至于这样吗?餐厅里坐的同是一个旅游团的游客,大家的目光都集中过来,叫人如坐针毡.她傲慢地起身,示意他一起离开,他装没看见,待她走出餐厅,韩明明给服务员道了歉,才觉得周围目光柔和了许多.  相似文献   

18.
母子寻医记     
为了点燃儿子对生的希望.她背起儿子开始了长达四年零六个月的行走,足迹遍布全国18个省34座城市。在行走的过程中.她和儿子缔结了生命协定,并肩同绝望作战。儿子在求医的过程中写下了长达5万字的《生命日记》,这篇日记被医生打印成册,发放给一个又一个病人.一场浩浩荡荡的爱心行动激昂在城市的上空……  相似文献   

19.
<正>李喜芹是北京公交集团第四客运分公司362路的一名乘务员。27年来她始终坚持在工作中做到"六个一点",即:仪表美一点,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语气柔一点、肚量大一点、服务细一点。从点滴做起,用一路热情服务,带给乘客一段舒畅的心情。2009年她荣获"首都劳动奖章"。用心工作服务乘客李喜芹所在的362路途经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动物园等地,沿线还通过多个社区。乘客中既有朝气蓬勃的白领、学生,又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来京旅游的外地游客。平时她走访  相似文献   

20.
“喂!喂!急诊室吗?”“什么事?”“一德路×号有人得了急病,快派救护车!”“人民南路经常塞车,你们离医院这么近,可不可以自己把病人送来?”“妈的!见死不救吗?你们医院是谁开的!”医院不敢怠慢,五分钟内开出了救护车。塞车,又是塞车!等救护车开到一德路,病人已被家属用自行车送到医院。“你们医院是为谁服务的,出了人命,非跟你们算帐不可!”病人家属怒不可遏。幸好经过医生全力抢救,病人脱离了危险,不然,这“人命帐”可算不清。半夜两点,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