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毛泽东社会救助工作以追求社会正义为目标,以生产自救和互助合作为救助方式,以兼顾公平与效率为方针,以保障民生为基本理念。毛泽东的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各方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毛泽东农村社会救助实践所体现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是随着革命斗争不断深入发展的。从毛泽东农村社会救助实践的角度挖掘其所蕴含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助于我们在现代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市民意识是个人要求对国家行为予以限制的自觉意识,是随市民社会的建立而逐步生成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市民意识又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民社会的兴起决定了当下集体内涵的特殊性,并对传统集体主义提出重构之要求,这即是新集体主义。这种新集体主义包含了功利性原则与奉献性原则相统一,个人正当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集体主义的本义,是主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这意味着它对个人和集体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即相互负责.就个人对集体负责而言,基本要求是与集体利益相结合,最高要求是自我牺牲.集体主义集中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普遍道德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用集体主义教育全党和人民,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坚持用集体主义的基本要求教育人民群众,培养团结互助、平等互利的社会风尚;坚持用集体主义的最高要求教育党员和干部,培养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4.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我们从传统到现代一直遵从和信守的价值观,但是,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转型,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应随之调整和更新其内容.从当今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中国与信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体系在价值观上必然存在对立与对抗,但也同时存在对话、交流与融合,所以,本文进而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和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从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发展基础、理论观念和思维方法上进行比较与反思,指出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看待和处理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的正误利弊,并对两种价值观所涉及到的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关系的协调与整合提出笔者的见解.最后,对当代中国应坚持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提出三点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社会上存在的认为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地在社会价值导向上应从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主义,以及所谓市场经济越发展,社会道德越滑坡,两者呈“二律背反”等错误观点,本文首先阐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及其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根本分野,接着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对立统一运动的辩证原理,着重阐述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大力倡导和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客观的必要性、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个人意识开始觉醒,与传统的群体观念形成激烈的碰撞,其后在救亡图存的压力下,在社会主义集体意识的引导下,个体长期被整合在国家、社会之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变,个人主义逐渐兴起,集体主义面临困境,个人与社会关系发生裂变。时至今日,倡导和实现"中国梦"要保障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最终达成个人与社会的互塑和谐。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中 ,我党对集体主义的继承与发扬表现出了曲折的轨迹。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集体主义的实践缺憾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集体主义的全面更新。  相似文献   

8.
价值追求是一种自我反思、蜕变与创新的过程。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面对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化价值规则的现实,文章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基础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考察和剖析了当前影响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贯彻的原因,提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新型集体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把坚持集体主义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党的十五大又再一次强调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集体主义教育,而要正确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澄清对集体主义的一些模糊认识。这对正确地坚持集体主义、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集体主义思想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邓小平集体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感,体现出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兼顾、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并重、长远目标与具体途径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特定的涵义与特征。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建立必要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补偿,构建开放的社会阶层结构,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2.
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职责所在。先进文化建设最根本的职责是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先进文化建设的其他职责还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形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导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撑,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劳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重要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时劳动者的权利予以了广泛、充分的保护,但是,刑事法律规范却未对劳动者的权利予以全面、系统的保护,因而,现实生活中严重损害劳动者权利的行为日趋增多,为此,建议增设损害劳动者权益罪,对劳动者权利进行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法律对限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规定入手,用实证和比较的方法分析认为,法律对知识的限制体现了国家的干预,知识产权制度不但是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同时也是对社会利益的保护,知识产权不是单纯的私权,而是公化私权.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科学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原理论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知识产权法可以被看成是在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法律选择和整合 ,其本身具有利益平衡机制 ,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从财产权理论看 ,这一利益平衡机制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它是国家平衡知识产权人的专有利益与社会公众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公众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更广泛的促进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公共利益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的诉讼形式越来越普遍,然而相配套的制度建构却比较贫乏,这些问题也体现在对知识产权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的侵害上。文章对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的内涵进行探索性的界定,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进而提出一些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制度建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各利益群体和谐的社会。促进利益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协调利益矛盾必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