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转型期我国公共行政范式选择:官僚制的建构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僚制在 2 0世纪取得了巨大成功 ,成为社会中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但自 70年代后期以来 ,官僚制的缺陷渐渐暴露出来 ,西方国家针对官僚制的缺陷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中国现在处于转型期 ,行政改革一方面要在倡导官僚制的理性精神、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建构现代官僚制 ;另一方面又要在更新行政理念和行政体制、改进服务机制等方面超越传统官僚制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范式。  相似文献   

2.
韦伯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的组织模型,其应用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繁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伴随着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向,现实中的官僚制呈现出许多的不足与缺憾,其本身也被看作是效率与民主的藩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摒弃官僚制呼声的高涨使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对中国现实官僚体系地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理性官僚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此,理性官僚制应成为现代中国官僚组织转型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地方政府何以应对缓慢形成治理困境?其后中央政府又如何扭转治理颓势,并不断取得积极治理成效。通过对中国干部体制的分析发现,任期调控是中国干部体制以权力不对称性克服信息不对称性的有效政治智慧,是中国干部体制破解现代治理困境的重要路径选择。中国干部体制克服了韦伯式官僚制的"两个不一致性",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对中国干部体制"两个不对称性"的分析深化了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解。任期调控构成了中国之治的生动治理策略选择,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要进一步提升任期调控的精准度和效度,优化领导干部人才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4.
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的组织形态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组织模式。20世纪它在西方社会中获得的成功充分肯定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官僚制管理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但是,官僚制中所包含的理性精神、科学化的设计思路以及依法办事的要求,仍对处于转型时期中国行政组织的设计与完善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官僚制理论遭到了许多西方改革者的批判,迫切要求用新理论改革政府,同样在我国目前转型时期也引起人们的反思。本文采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来弥补官僚制的局限性,从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官僚制政府。  相似文献   

6.
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性官僚制理论适应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官僚制组织成为西方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中国在秦朝时期就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其行政组织体系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规则和运作过程,具备现代官僚制组织的某些特征。但是,中国传统官僚制度是建立在以家长制形式组织起来的家族制度基础之上的,与马克斯.韦伯所倡导的现代理性官僚制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对二者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有助于加深对现代官僚制的理解,从而为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理性官僚制是现代行政组织理论的基础,是西方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虽然其现实合理性不断受到质疑,但对于体制转换中的中国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认为,只有立足中国实际,借鉴理性官僚制来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好平衡点,才能使行政组织既可被预测又有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形式理性著称的理性官僚制理论上并没有担当的价值空间,但当代中国科层制处于传统、现代、后现代交织的社会转型之中,处于从历史官僚制向理性官僚制对接的转型时期,有必要继承传统伦理精粹,发扬使命型政党的红色力量,以担当的价值理性驾驭官僚机器的形式理性,发挥国家治理制度优势,实现国家治理效能.这就需要实现政策民主化与政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官僚制与中国行政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官僚制特征的剖析 ,着重探讨了中国管理组织模式的现状及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要实现行政现代化的出路 ,是在吸收、借鉴官僚制的合理性的基础上 ,发育、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官僚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斯.韦伯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创史人,是现代组织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奠基人。对整个20世纪乃至更久远的未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80年代以来,对官僚制的改革成为世界各国政治与行政改革的主要潮流。如下放权力,减少了中间层次,注重合理性,提高生产效率,接近广大的消费者,力求更加灵活,更加革新,更加富有企业家精神,等等。但理性官僚制通过对三种权力类型及组织形态的分析,揭示了基于合理性法律基础之上的官僚制特征,对于解决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时期,新旧组织结构交替阶段存在的问题有着一定的帮助。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掌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我国转型时期组织结构塑造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干部制度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深化干部制度改革,需要根据干部的特点,将党政干部区分为政务类干部和事务类干部两类。在此基础上,需要积极推进政务类干部的选举,改革创新对事务类干部的选拔。  相似文献   

12.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是政治支持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同时也在公民社会的出现、全球化竞争加剧等因素的推动下开始步入正轨。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各类矛盾多发期,其中尤以劳资矛盾、官民矛盾最为突出,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行民主政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落实、完善选举制度,真正实现权为民所授,首先在县乡两级推行直接选举,并逐步扩大直选范围。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减少代表人数,延长会期,优化代表结构,实行代表职业化,并落实人大的财政预算权,实现人大对政府的有力制约监督。三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真正实现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4.
论发展党内民主和加强党内民主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改革的思想,包含着对改革的反思,孕育着改革重心从经济建设向政治整合的转变。我国政治改革总体可设定为法治为本,自由为先,民主慎行。党内民主与国家民主的性质和界域不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应试行和建立党委常委会的内部制衡、党委全委会的协商民主制、政务类领导干部选举制和党代会听证制度等加强党内民主监督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观点可谓众说纷纭。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经验、改革中的问题以及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可为人事制度改革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改革要求 ,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出于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一定发展阶段内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 ,我们首先要立足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目标 ,主要包括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解决政治腐败 ;加强舆论监督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其次要从人民群众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出发 ,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 ,主要包括 :改革选举制度 ;保障个人权利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保障政府的廉洁、高效、公正,各国普遍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遏制腐败的法律制度,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实践证明,它在保障政府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许多国家从源头遏制腐败的利器。本文试图借鉴国外相关财产申报法律制度与经验,从分析现有干部收入申报制度的利弊角度出发,提出用现代信息公开的手段重整我国财产申报制度以构建财产公开制度并使其法治化的构想,以期对完善我国财产申报和财产公开制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根源与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既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面镜子,又是驱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的产生与演进,是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学的恢复、社会变革、知识群体的兴起以及知识生产、传播体系的变化,是刺激当代中国政治思潮产生的直接根源.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的演进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价值重估运动和权威体系改造运动:对改革开放时代的早期回应;(2)国家一社会关系重构运动:对市场化的回应;(3)改革政府运动:对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理性回应;(4)民族主义与民族复兴运动:后冷战时代对全球化的政治回应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具有不同的关怀和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19.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复杂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革命胆略在政治体制问题上突破禁区,更新观念,阐明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根本目标及改革的原则和方法等。这是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杰出理论贡献,它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