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茹国 《创造》2022,(9):70-7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近年来,保山市昌宁县立足永续发展,强化创新驱动,牢记使命宗旨,  相似文献   

2.
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评价了过去五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规划,为加快生  相似文献   

3.
陈国兰 《创造》2017,(11):15-16
<正>新时代催生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号角。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  相似文献   

4.
张涛 《北京观察》2018,(4):34-35
正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为坚持和发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并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我们不仅要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同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九年级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意在明确“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本课侧重从美丽中国建设的角度谈环境文明建设,主要回应当下我们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挑战等问题,我们必须坚守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要遵循生态修复规律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从更广的宏观角度、更长的时间跨度、更综合的系统维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  相似文献   

10.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践行以民为师、以民为镜、以民为秤的基本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更要以实际行动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充分运用坚持人民至上的成功经验,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着力提高民生福祉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进一步明确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21,(6)
正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立法规定后我国第7个环境日。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必须把握边疆生态治理这个薄弱环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边疆生态治理理论,涉及边疆生态治理的定位、目标和举措:边疆生态治理的定位就是不断巩固和发展边疆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目标就是不断满足边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具体举措包括探索边疆绿色发展道路、强化边疆生态综合治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边疆生态保护制度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边疆关切,彰显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创造性回答了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推进边疆生态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更高起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作为其中之一,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的要义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科学论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绿色发展""什么是绿色发展"以及"如何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大时代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新时代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为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16.
张芳 《桂海论丛》2018,(4):121-125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选择。文章分析阐述了实现广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导思想、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状况及广西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狠抓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落实、构建环境治理新体系、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支撑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广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我国过去5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和宏伟目标,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任务、新部署、新要求,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指导思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仅与人民幸福安康紧密相关,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旺繁盛。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坚持人类要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去看待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需要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新路。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绿色发展不只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而是要用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五大建设",形成绿色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绿色生活的新需要。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发展绿色生态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与绿色生态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与绿色物质生活需要,发展绿色文化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与绿色精神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社会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与绿色社会生活需要,发展绿色政治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与绿色政治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根植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体系化表达。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坚持以人民性为核心价值取向,其人民性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蕴含了建设生态文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由人民评价的鲜明特点。在对外传播该理念过程中,应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法治观念,通过深化传播内容、提升传播能力、拓宽传播途径来提升生态文明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