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敢问路在何方”是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人们自然想到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难险阻,踏平坎坷西天取经的故事。而今,我要告诉读者的却是这样一位不畏艰险,努力拼搏带领职工把一个百人亏损国营小厂,转变为拥有三个有  相似文献   

2.
唐僧当年西天取经,是原本沿有经,才师徒一行,历经千辛万苦取回来的。回头看看前几年东南道上,自己有经无经的取经“和尚”,浩浩荡荡,一转几十天,走遍七八省,花费好几万,全由公家报,回来后大讲取经的“感受”,但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干,便说不出个一二三。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取经也得讲态度、讲实效。该取的“经”不认真去取,是自满,保守落后;不该取的“经”取来,是糊涂,出力不讨好;自己有好“经”不念,却硬要到处乱跑去“取”,是心术不正。看来,取经还得有选择地取,而且必须是最佳选择。《恩施日报》曾载,来凤县在组织县…  相似文献   

3.
细读《西游记》,一个有趣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深思。唐僧师徒四人,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财色引诱的情况下,没有一人腐败堕落,且最终取回真经,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师徒四人不腐败,各有各的原因:唐僧为人师表不想腐败;悟空头戴金箍不敢腐败;悟净老实胆小不会腐败。可八戒生性贪吃贪色,大到妄娶四位菩萨为妻,小到偷吃两块西瓜,几乎常人具有的毛病他全占了。就是这样一个最可能腐败堕落的主儿,到关键时刻总能悬崖勒马,原因何在?掩卷深思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中远是个百分之百的国有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我感觉企业经营首先要重视人力资源的经营。国有企业有的是人才,关键是用人的观念和机制。我想借用《西游记》的故事来谈一谈企业在用人上的观念问题。一本《西游记》,始终贯穿着“使用能人,加强约束”的思路。正是在这种思路下,唐僧师徒完成了西天取经的大业。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4个人物中,唐僧是管理者。沙和尚是一个四平八稳的人,从来不冒犯唐僧师傅,态度诚恳,但每次唐僧遇难被抓时他也会被抓走。因此,不能做挑头的大事,只能老实地挑着担子。猪八戒与他不一样,本领比沙和尚强…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的故事是我们从小就听熟了的,在这本成书于明朝中期的小说中,吴承恩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去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让许多人不明白的是:吴承恩在书中为什么让唐僧做这个团队的领导呢?  相似文献   

6.
取经     
在辞旧岁,迎新春之际,《西游记》(续集)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上演,唐僧赴西天取经的真诚精神再一次使我深受感动。唐僧师徒4人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如来佛试探他们是否诚心取经,传了假经。当唐僧他们高高兴兴地满载经书而归,在途中翻阅经书时,人人都被那假经惊呆了。唐僧一行只好再去费尽千言万语求取佛经,如来佛被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西方真心诚意取经的精神而感动,授以真经。  由此,我联想到我国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之间,甚至到外国取经之事,有的真心诚意取经,有的假心假意取经,有的取得了真经,有的取的假经。一些单…  相似文献   

7.
正吴承恩写《西游记》的过程,与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应有共同之处,也会遇到"白骨精""火焰山",也有困难重重、写不下去的时候。但吴承恩发扬唐僧的精神,坚守如唐僧一样的信念,硬是把《西游记》写了下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给我讲过孙悟空的故事,知道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当时我的想象能力还不健全,想象不出十万八千里究竟有多远,只知道远得很,不是常人所能及。我还听爷爷说过,孙悟空的本事大得很,什么妖魔鬼怪都会被他打败,什么艰难困苦他都能克  相似文献   

8.
A 《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妖精变成千妖百媚的美女来诱惑他,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他断了七情六欲,所以他是圣人。——“别变成缠住我的地地道道的夏娃。”人类第一次“堕落”起源于受了魔鬼的诱惑而偷吃了禁果,触犯了禁条,被驱逐出乐园。自由追求与义务,爱情与理性,现代人生存在这个夹缝中,彷徨、徘徊、寻找。悲剧——喜剧——悲喜剧,青年人导演着一幕幕伟大的爱,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拥抱阿芙洛狄特(爱神)。男女私情曾孕育出多少不朽的悲剧!“不爱江山爱美人”,那位有着“伟大的情人”之称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为了情而甘为“温莎公爵”,同那位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女人在蒙特卡罗厮守了一生。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如来佛祖: 我随师傅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风餐露宿,打斗拼杀,几次险些遭到煎炒烹炸。是我牢记您的教导,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取经任务。 在庆功表彰会上,您宣布为我彻底平反,将不实材料全部销毁,为此我感激涕零。说我酒后调戏嫦娥,其实就是那天喝多了酒,讲了几个黄段子,和现在腐败干部包二奶、赌博嫖娼、持枪泡妞、逼死人命比,这算得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真是把四个人物写绝了,唐僧、孙悟空、沙僧、八戒,如此栩栩如生,乃至几百年来人们爱莫甚如此。在文学欣赏之余,品味其中的管理启迪,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为什么是这四个人,少一个行不行?恐怕不行,少任何一个人,是否能完成去西天取经的伟大使命都要打个问号。那四个同一类型的人行不行?也不行。恰是这些个性、气质、能力各异的  相似文献   

11.
近日,随着家人看了几集((西游记》改编的电视剧,心中不免再起涟漪,泛起了儿时的西游情结。转念间,又觉得《西游记》不愧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其中耐人寻味的东西很多。我想说的是唐僧展现出来的领导艺术,让这个四人团队的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合力。许多人说,唐僧是个用人的高手,他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诚然,唐僧能让桀骜不驯的悟空、好色懒惰的八戒和中规中矩的沙僧保他去西天取经,更有小白龙当他的坐骑,确实可见一斑,他对周围人的影响之大之深更是可圈可点,正因如此,他弱不禁风却能历经千难万险终成正果。  相似文献   

12.
陈晋 《今日浙江》2009,(2):46-47
1938年4月30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对<西游记>里的几个神话人物作了一段很有趣的评论.他说: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艰苦,七绝山臭稀柿胡同就是他拱开的(见<西游记>第67回).孙悟空很灵活,很机智,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你们别小看了那匹小白龙马,它不图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取法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撮土和万两金,哪个贵重呢?表面看来,答案是现成的。土是最不值钱的,金是最昂贵的,不要说一撮土和万两金的价值无法相比,即使万斤土和一两金放在一起,人们也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抛弃前者。在一般人的眼睛里,两者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然而,也不一定。要看土是哪里的土,还要看什么人用什么秤来衡量。《西游记》里的唐僧奉派到西天取经的时候,唐王李世民送他到郊外,临分别的时候,唐王从地上抓起一撮土,拉着唐僧的手,亲切地嘱咐着说:“御弟!取经之后,早日归来,宁爱祖国一撮土,不贪异国万两金啊!”唐僧接过这撮土,和唐王洒泪而别。“宁爱祖国一寸土,不贪异国万两金”这两句话,成为化入  相似文献   

14.
少年看西游,读的是情节;成年看西游,读的是人物。吴承恩的《西游记》最出彩的就是对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描摹。四人各具特色的性格特征其实也隐喻着不同的文化性格、社会角色。唐僧,他是团队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徒弟整日保护他、拯救他于妖怪的魔掌之下。可其实,唐僧只是一位“表面上的灵魂人物”,他虽善良、虔诚、执着,却生性柔弱,呆板不变通,还经常善恶不明,容易受到蛊惑。武艺不强,只会念经,全靠徒弟们打天下,当然这也说明他善于选人、用人,不算偏心,德行过硬,算是个好领导。  相似文献   

15.
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僧西天取经,在中国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故事。它流传得如此广泛和深入,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西游记》大约写成於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即中国明代中叶,作者是吴承恩。唐僧取经本来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公元六二九年(唐太宗贞观三年),青年僧人玄奘不畏险阻,只身去天竺(印度)求经,跋涉万里,历时十七年,取回梵文佛教经籍六  相似文献   

16.
夏季到来了,南来北往的参观、学习、走访、考察等名目繁多的“取经”大合唱又到此起彼伏的时候了。在“取经”队伍中,大部分人能够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别人的先进经验带回来,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这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在“取经”大合唱中也掺杂了不和谐的音符,在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为此,笔者提醒人们:“取经”莫“八戒”。一戒假公济私。有些单位以参观、学习、考察之名,行旅观光、游山玩水之实。这样的“取经”既劳民伤财,又耽误作,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二戒舍近求远。一提“取经”,必去“西天”。身边现成的进经验不去学,…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这是历来《西游记》研究中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分歧最大的一个问题。《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是前后矛盾的,他在前七回中大闹天宫、斗天斗地,到了后八十七回却掉过头来皈依佛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形象的矛盾和转变,给《西游记》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上百天 话说唐憎再上西天取经,唐憎问徒弟:“什么东西上西天最快?”  相似文献   

19.
一、“用人”是杜绝腐败滋生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用人”要看“德”,“德”比较好的人,他的思想境界比较高,对自己做人的要求比较严,自律能力比较强,能经得起诱惑,抵挡住腐败。 二、“建制”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的“环境”和“土壤”。在制定“制度”时,应想到哪些环节上会产生腐败,应有配套的监督执行的硬规定,从根本上和客观上提供了不易产生腐败滋生的条件。 三、“监督”是制约权力、制约腐败的重要环节。这是一种用一定的法律形式、用行政手段来规定的,官方不叫你“监督”不行,执行监督者不“监督”也不…  相似文献   

20.
因祸得福——孙大圣被太上老君投入炼丹炉这么一炼,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还炼出了一双火眼金睛。说真的,西去路上,也多亏了这双火眼金睛,才能一一识破那些妖魔鬼怪的“庐山真面目”,不至于上当受骗。而没有火眼金睛的唐僧、八戒、沙和尚就差远了,每每被妖精所蒙骗。如此足见孙悟空那双火眼金睛在保护唐僧完成取经大业中的威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