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民族经济法执行的主体、执行的对象、执行的相对人的范围、执行的性质等方面来看 ,民族经济法执行是指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 (主要是民族地区 )国家行政机关在对少数民族经济和民族地区经济行使管理权过程中 ,组织、贯彻和实施民族经济法的活动。民族经济法执行的形式也就是执法主体组织、贯彻和实施民族经济法的形式 ,主要包括许可行为、征收行为、给付行为、强制行为以及民族经济法执行中的处罚行为。执法者的“经济人”理性决定了他们在执法中不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且还存在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通过必要的法律措施加以补救。  相似文献   

2.
基于“行政人”假设。行政人员是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人”和维护公共利益的“道德人”的统一体。但事实上,在我国行政领域中“行政人”的“经济人”自利性严重膨胀,个人利益经常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忽视甚至完全背离作为“道德人”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这是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对“行政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道德人”的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并在保障“经济人”正当利益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和制度抑制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倾向。以保障公共政策有效地执行。  相似文献   

3.
经济立法误区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立法价值目标误区主判 所谓立法的价值目标,即立法者在进行法条设计时,期望实现或追求的目标。这是自古以来法哲学家们孜孜探讨的严肃课题。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立法活动也是一种交易行为,立法者要核算交易成本,唯有以最小的立法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产出,才是最优的立法。随着法律文化国际交流的增强,这种法律经济学的理念逐渐引入我国并在经济法学界成为一种时尚。然而,立法者对“成本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的片面理解正将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4.
公共选择理论在分析政治市场中官僚的行为动机时,引入了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并以此为基础,对官僚的经济人性质及其危害和治理进行了系统的剖析,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官僚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撕开了传统政治理论覆盖在政府官员身上的理想化面纱,触及了官僚关注自身利益的本质动机,有助于理性地认识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但是,公共选择理论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倾向来解释官僚在政治过程中的一切行为,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行政强制法是我国的一部十分重要的行政法律规范。对于该法的制定,无论行政机关还是公民都报以较高期望。行政机关与公民不同的“期望”反映了二者对行政强制立法价值定位上的差异,立法者在相互冲突的价值中该如何定位?本文探讨了行政强制立法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上的行政利益是指在行政立法和行政执法中行政主体自己所营造的对自身权力行使和权益享受能够带来好处的那些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有利因素。它影响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降低行政的公信力、滋生行政群体腐败和破坏行政法治的公正性。行政利益的形成是由诸多复杂因素导致的,防范行政利益需要采取多元机制和手段。我们认为,应当对行政立法分配公共资源进行限制、对行政决策干预私权进行约束、完善公共利益的法律限定制度、推行行政的全面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7.
2012年修订通过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文章对我国刑诉法中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内容及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指出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途径:从立法者角度,完善刑事和解制度法律规定;从执法者角度,强化刑事和解案件适用条件;从监督者角度,加强对刑事和解案件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相对人拒绝权与有限公定力学说、无效行政行为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检视当下中国行政法律文本中关于相对人拒绝权的规定并结合其司法实践适用情况,可以看出不仅行政机关与法院在行政行为的做出与审理过程中忽视相对人的主体地位,继而怠于应用相对人拒绝条款,而且立法者在制定相关法律时也往往将相对人置于服从地位,强调其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配合义务,甚至有时相对人自己也对其主体地位认识不清。为了有效保障现有相对人拒绝条款的落实与未来拒绝条款的完善,需要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和公民转变思维,认清行政相对人在现代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强化相对人权利在行政程序中的法律价值,并以拒绝权为契机推动无效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释明。  相似文献   

9.
改进政府管理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而且,一般行政理念只有转化为具体法律制度,被具体法律条文所承载,才能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产生刚性约束力.本文针对政府湿地管理行为,从研究问题的角度拟定了湿地保护专门立法的一些条款,内容包括管理规划、行政协调、行政协助、信息共享、人员管理、绩效评估、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等.本文的目的是引起立法者的共鸣,促进一般行政理念到具体法律制度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权在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之间进行分配的折中主义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 ,应根据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性质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兼顾公正与效率的立法初衷 ,对行政强制执行权重新进行分配 :一般情况下 ,将执行裁断权和决定权交由法院行使 ,执行实施权则回归行政机关 ,而特定领域的具体行政行为 ,由法律明确规定 ,执行裁断权、执行决定权和执行实施权都由行政机关承担。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律、法规80%以上都要由行政机关来执行,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不仅直接代表了政府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极其重大。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投诉较多,引起这种现象的既有执法理念的原因,也有执法者法律素质不高导致法律适用不当的原因,等等。减少这一问题需要从观念转变、增强法律素质、完善监督体制、加强责任追究、行政追偿和加大普法力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认为行政行为异化的成因,一是行政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二是行政行为的总成本大于其总收益;三是行政行为的边际成本大于其边际收益;四是行政行为信息不对称。要解决上述问题,依靠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未必见效,必须通过行政激励机制、行政约束机制及行政监督机制的综合作用方能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3.
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税务行政机关在法律事实要件确定的情况下,在法律规定的裁量范围内合理地选择法律结果的权力。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是税务执法权监督的核心。但从我国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行来看,无论是在税收立法还是执法上都对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缺乏有效的法律控制,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立法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投入成本。当前,地方行政立法为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使得地方行政立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行政立法进行必要的补充,同时,却易导致行政立法膨胀、泛化现象。因此,需对地方行政立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寻求地方行政立法效益最大化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认为,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且有不断扩大趋势的自由裁量权,是腐败现象存在的客观条件之一。防止腐败的方法有多种.但在法治社会中,最强有力的方法乃是法律控制手段。法律控制的第一个环节在于立法。对在立法中如何通过确定实体法规则和程序法规则来达到合理控制行政主体及行政人的自由我最权的目的,使得人民的权利不致遭受人民授予权力机关的并由其执行机关行使的行政权的侵犯,同时保障行政的高效运行提出了一些新思路。任何腐败都是权力行使逾越法律规范或行使权力违反了人民授予该权力的目的而有损人民利益的结果。目前绝大多数腐败…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于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这条规定表明:除法律规定的某些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强制执行权外,其余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均由行政主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要想获得行政强制执行权,必须要有法律而不是行政法规、规章的授权。由此可见,我国立法者对法院强制执行权的授予是概括式的、综合式的,而对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的规定,则是列举式的、单一式的。这反映出立…  相似文献   

17.
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后,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行政决定的时效为多久,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理解存在争议。现有法律出现多个时效结论时,应作不利于行政机关而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解释。驳回型行政裁判没有可供执行的内容,行政相对人的起诉被驳回后,行政机关申请执行的依据是行政决定而非行政裁判文书。从制度设计的初衷来看,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决定,虽然置入了行政相对人不服提起诉讼后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这一司法过程,但其本质上仍属于行政非诉执行,时效应当确定为三个月。如果适用二年的执行时效,则违反了"申辩不应对行政相对人产生不利变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依法行政 ,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 ,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 ,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 ,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 ,在法定职权范围内 ,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 ,作到既不失职 ,又不越权 ,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的范围 ,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都要依法进行。一、依法行政是法治建设的核心中国法治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这一问题己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  相似文献   

19.
试论完善国家权力机关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张先钦/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国家的政治、军事、行政、司法、经济等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赋予特定的机关行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和对...  相似文献   

20.
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田为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其管理范围广泛,对社会及公民的日常生活乃至行为取向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就行政机关自身而言,他的权力、行政组织机构的数量、人员的数额与国家其他组织机构相比都是最大的,最多的,而且,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百分之八十都须由行政机关执行。只有首先实现行政法制化,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