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稍微上点年纪的人,大概都会清楚地记得,在所谓"大跃进"年代,各地很出了些"吹牛"官员,他们像疯了一样胡吹乱侃。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什么"超英赶美",于是亩产千斤稻日产万吨钢的"喜讯",  相似文献   

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弄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与"不是什么"的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不是仅指"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西方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而不是"精英化"、"学术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而不是"教条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化"、"整体化",而不是"图谱化"、"肢解化".  相似文献   

3.
回答"改革开放做对了什么",首先要回答"改革开放做到了什么"。4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一枝独秀的"中国奇迹",实现了国家治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走出了一条伟大复兴和全面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了"中国贡献"。在实践中"做到了"就有资格、有底气在道义上讲"做对了",这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自信;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坚持以宽广的世界眼光与坚毅的大国担当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这是改革开放的战略自觉。  相似文献   

4.
据说现在盛行着这样一种逆反心理:批评什么,人们就同情什么,批评得越多,它就越"香",似乎批评不但无益,而且只能帮助批评对象抬高身价.照此说来,人们只能在错误思潮面前闭起嘴巴,等待着它"自生自灭",而这样做的结果决不会是"自生自灭",只能是自由泛滥.不能说完全没有"逆反心理"这种东西.长期"左"的过火的批判,的确造成了不少人对批评的  相似文献   

5.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要求对其"元性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亦分析什么是哲学的提问方式以及哲学以什么方式而存在.哲学的"元"问题是"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其典型的提问方式是:"x是什么".哲学首先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存在,其次又表现为特定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1949年,毛泽东离开西柏坡的时候,说是要去"进京赶考",说"我们决不能退回来,退回来就失败了,决不做李自成"。2013年习近平来到西柏坡的时候,强调"赶考远未结束""赶考永远在路上"。毛泽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坚定和自信?习近平为什么如此关注"赶考",最根本的一点要归结到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台湾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个方面,即"什么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么样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正从"张大奕"到"Papi酱",从"同道大叔"到"skm破音",从"天才小熊猫"到"香喷喷的小烤鸡"……一夜之间冒出的"网络红人"让人应接不暇。"网红"的出现以及传播热度的持续走高,不仅会对一般受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特定的影响,而且由此衍生出的实际利益和效应也会吸引有关方面的关注,从而催生了"网红经济"。从"网红"到"网红经济",一波互联网浪潮在国内呈现出井喷之势,这意味着什么,又预示着什么?稀缺的人力资本毋庸讳言,足量的粉丝是走红  相似文献   

9.
沃尔福威茨--世行行长,到底意昧着什么?作为一个"外行",沃尔福威茨肯定"将面临世界 上最艰难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教育领导干部要"知恩" 所谓"知恩",就是要真正搞清楚个人的成长进步靠什么,解决好"帐往哪里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经常在"人权"问题上做文章,攻击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胡说我们国家不讲"人权","不把人当人".他们振振有词,好象抓到了什么把柄似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权"?他们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有什么不同?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什么是"人权"?对"人权"这一概念我们应该作历史的具体分析.所谓"人权",泛指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政治家认为这种权  相似文献   

12.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学术界有各种观点.有的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辩证法思维,有的说是"总体性哲学",有的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观,是与"斗争哲学"不同的"和谐哲学",有的说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最近,某地政府为了让干部及时了解农民群众喜欢什么、反对什么、盼望什么,以各种形式走村入户,解民忧办实事。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之为农民"点菜",干部"掌勺"!反响甚佳。在基层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一些干部自以为是为群众做好事、办  相似文献   

14.
世上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诸如:上不上班、吃什么东西、开不开心、结不结婚、要不要帮助人……自己能安排的事皆属之。一件是"别人的事",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6,(7)
正《求是》杂志第10期发表李军文章指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什么,怎么做,中央的要求很明确。通过"两学"达到"一做",中间的桥梁是"修",即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性觉悟。践行"君子之道",为政者一方面要加强自我修养、坚持严于律己,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另一方面要牢记"安人""安百姓"的目标和使命,想百姓所思所盼,使百姓安居乐业。修齐治平提出后,成为无数志  相似文献   

16.
绿树成荫,花草满园,是美化城镇环境,建设文明城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城镇园林绿化的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照搬照套的"克隆"现象,许多城镇的绿化景观千篇一律,很难给人清新的感觉和美好的享受。 绿化"克隆",主要表现在"拿来主义"。有些城镇在绿化中,没有考虑本地的自然地理和地域特色,别人栽什么花,自己就栽什么花,周边种什么树,自己就种什么树。一些中  相似文献   

17.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代大诗人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千古景仰。但若将这两句诗改为"安得保障住房千万间,大庇天下宝马级‘寒士’俱欢颜",会是什么情景?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建设的"杭州模式",为价值观建设提供了鲜活的经验,有力回答了长期困扰价值观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谁是价值担当主体、怎样传播"我们的价值"等等。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举旗定向,体现了对国际国内局势的深刻洞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深谋远虑,体现了人民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特别是继陕西考察后再次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对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提出明确要求,为各级党员干部砥砺初心使命、奋力攻坚克难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当前,胸怀"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脚下有路、行动有方,是公安机关统筹做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10,(32)
<正> "读什么",似乎成为一个令世人无比苦恼的问题;而"怎么读",则是另外一个让商家们最为兴奋的话题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重要的事情。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和文字的记载媒介的出现,则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