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们还是应该相信科学,最终会将中医对生命现象的解释,提升到现代科学的水平。关于是否取消中医的问题,社会上产生了一些争论。同时,社会上也强调指出中医面临萎缩的危机,发出了重视中医、发展中医的呼吁。中医不仅面临着发展的瓶颈,而且面临着生存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读者观点     
《小康》2017,(21)
<正>看完7月1日刊《中医的复兴与困局》我有一点点小感触。我觉得中医是我国的国粹,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发展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对于中医来说,过去积累的经典理论和经典手段不仅仅是瑰宝或者包袱那么简单,它们也深刻的反映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我们可能不能够简单的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简单的处理,事实上,我们或许只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有些手段可能难免被取代,而有些理论应该被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医的挑战,中西医论战出现了"中医非科学论"和"中医超科学论"两种错误观点,最终形成"中医次位,西医主位"的医学二元格局。中医危机的实质是中华民族文化危机的历史性凸显。面对这种窘境,国人只着重于从技术层面找寻其原因,而并没有从文化品性上诠释中医。目前,置身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场域,我们亟待确立中医文化在他域文化圈及全球医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而中医文化自信是根基。其中理论基础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学理根源;精神实质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价值根源;主体自觉是增强中医文化自信的实践根源。  相似文献   

4.
中医被古人称为“生生之学”,是关于生命智慧和生命艺术的学问。不能把中医视为单纯的疾病医学,它具有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是包括哲学、艺术、宗教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文生命学。现代人对中医的理解往往是“跟西医相对的中国的医学”,但如此一来,中医这门具有深刻内涵的传统学问就被淡化、被解构了。实际上,中医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我们将其内涵阐发出来,才能够真正了解其深刻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医疗纠纷是法治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医治疗中产生的纠纷一直是被法律遗忘的一个角落。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很难找出专门规制中医民事侵权的相关规定,但中医民事侵权的案例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给人们的身体、精神健康带来危害,因此需要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制。中医药物治疗——中药,中医行为治疗——治疗手法,中医养生保健,这一切都与西医存在着较大的不同,拟从对中医进行法律规制研究的必要性以及中医治疗侵权构成要件、责任承担三大方面研究,以期为我国传统医学的法制化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新华 《协商论坛》2010,(12):64-64
中医认为,人体中与饮食关系最密切的是脾胃。脾胃具有受纳腐熟、运化水谷、升清降浊等重要作用。我们能很好地进食,消化吸收,并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个地方,全都依赖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中医历来重视脾胃功能,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保养脾胃功能。  相似文献   

7.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7,(15):28-31
<正>浙江是一个名老中医辈出的省份,也是一块日夜产生着中医疗效传奇故事的宝地。对于这次轰动全国的中医存废之争,我们始终相信那句古话——事实胜于雄辩。为了证明这句话,观察记者辗转于杭城各大医院的中医科室,拜访了十余位名老中医,搜集了大量的中医疗效案例。那么现在,就请您跟随记者的采访脉络,在一品中医传奇疗效的同时,也让那些流言蜚语在不攻自破中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8.
有时候真觉得生在中国是件幸福的事,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着实丰富。11期封面故事《中国式养生》,就让人管窥了百宝箱的一角。从道家到中医,再到太极,中国的养生文化意蕴深厚,其中可供发掘来为现代人服务的很多,更何况,“我们具有强大的解构古人智慧的能力,把先人的精神财富变成我们随时顺手拈来的小偏方、小秘诀”。如今,又一轮中医热潮在民间兴起,介绍中医的书和电视节目颇为流行,而老庄哲学和道家的养生理念也正在被很多中国人所效法。  相似文献   

9.
努力提高中医对医疗市场的占有率,是振兴中医的根本途径。回顾祖国医学几千年历史,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医疗市场对中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西洋医学传入我国前,我国人民主要是靠中医药与疾病作斗争。明万历年间,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但与祖国医学相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诫我们"不时,不食",就是说,不是这个季节的菜果就不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早已告诉我们要"食岁谷",就是要多吃时令菜。  相似文献   

11.
马世领 《小康》2006,(4):28-37
“现在的有些个所谓中医,叫什么中医!?”3月19日,在位于北京北四环西路银谷大厦的大诚中医门诊部里,面对《小康》,新华社、《北京科技报》等几家传媒记者,被称为“把中国针灸推向世界的中医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提起中医药的现状和危机,不顾85岁高龄的髦耋之躯,仍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中医药发展,发展什么了,不能光看数量啊,我们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学生有几个真能用中医看病的?整个一个导向失误啊!”  相似文献   

12.
我们还是应该相信科学,最终会将中医对生命现象的解释,提升到现代科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习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中医药人才培养上的探索改革,正是基于问题导向而产生,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长期以来,中医药人才培养上存在诸多困扰。事实上,在中医药界,一直有争议,说院校教育培养不出合格的中医。我们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中医学生的合格标准。第二,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但以目前的情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中药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无疑给中医药界带来极大振奋,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医药学是人类伟大科学宝库。中医是带有朴素古代科学特征并以大量临床经验为基础,兼具技术服务与人文关怀特色的传统医学。中医的科学性是中医存在的基石与发展的命脉,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就"中医药学的科学性"这一核心议题,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维度上加以剖析阐述,以理清思路、回归本质。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市情说明、《南阳市生命健康产业行动计划》发布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张重刚、省商务厅副巡视员穆荣国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程志明致辞。程志明在致辞中说,当前,南阳正处于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举办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为契机,把开放招商作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着力抓项目、促转型、创优势、惠民生,进一步打响张仲景医圣品牌,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健康发展,奋力建设"三个南阳"。我们将以最佳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晴为患者提供延长生命的先决条件—1号患者今天的1号患者是复诊的。8月3日是第一次来。是左下肺腺癌切除术后,有少量胸水。患者很高兴地说:"吃了郑教授的药之后,不再咳嗽,痰少了,胸水也没有了。看来您的药真的很好。都说中医要辨证论治,是吗?"郑教授认为确实如此,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症下药。目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不错。但是要坚持。我们中医治疗都是综合患者的全身情况,辨证论治,维护人体免疫功能,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提供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中药是我们的国宝 ,其足迹几乎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久远 ,但今天 ,支撑中医这棵人类智慧巨树的根———药用植物资源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些药材已濒临灭绝 ,难见其踪影 ,个别珍稀药用植物已从地球上消失 ,有识之士不禁发出浩叹———如此下去 ,不知我们的后代还能不能吃到中药 !传统的中医是国粹 ,也是优势产业。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我国丰富的药物资源的基础上 ,如果离开了药用资源 ,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 ,传统中医学就成了“无米之炊” ,优势也将丧失殆尽。两千多年前问世的中药经典《神农本草经》曾收载药用植物 2 5 2种。两千年…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政协公报》2011,(8):57-57
<正>引言:生活中我们常会喝各种饮品,但有些饮品空腹喝会带来健康危害。那你知道哪些饮品不能空腹喝吗?中医提醒,4大饮品千万不能空腹喝!  相似文献   

19.
《乡音》2007,(9)
振兴中医,重要的是传承,而不是急于西化。其中,改革中医教育,培养正统中医人才是重要的一环。建议:1.要转变对中医的偏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在中国数千年而不衰,就在于中医能治病、花费少、疗效好、受欢迎。必须纠正对中医的偏见,积极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盲人,他们或算命占卦,手掐五指念念有词,不管自己说对还是错,只要立马来钱就行;或在家当“大宝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同是盲人,家住福建省漳漓县绥安镇绥东村的张绍鑫却走出一条让人感动、不同寻常的路。多年来,他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刻苦学习按摩技术,精心研究中医理论,最后成了中医按摩师,开办了中医按摩院,成为金浦大地的再就业“明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