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6月我们在浙江省宁海县进行畜禽寄生蠕虫调查时,从两只宁波白鹅的小肠查到一种背孔科的小型吸虫。感染率为2/80,感染强度为101~1211条,平均656条。经查阅资料及寄生虫专家帮助鉴定,初定为拟槽状同口吸虫Paramonostomumpseudalveatum price,1931。本种很可能系国内首次发现,为此特报告如下: 形态描述 虫体卵圆形,体长0.45~4.70,体宽0.30~0.38毫米。腹腺付缺。肠支,长而后部曲,沿睾丸内缘及卵巢外上缘之间延伸,并止于虫体近  相似文献   

2.
读了《中国兽医科技》1085年第3期刊登的《浙江家鸭体内发现谢氏平体吸虫》一文(以下称张文)后,认为原作者可能把虫种鉴定错了。 谢氏平体吸虫(Hyptiasmus theodori Wit,1928)是寄生于家鸭鼻腔、鼻窦内的大型吸虫,它具有平体属(Hyptiasm Kossack,1911)的所有特征:生殖腺位于虫体后三分之一的范围内;卵巢位于两睾之间或与后睾同一水平;卵黄腺在肠联合处也形成联合;子宫曲超越肠支外侧达体边缘等等。同时也具有它自己独有的特征:肠支起始部很窄,而后逐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浙江地区进行家禽寄生虫调查对,在家鸭体内发现两种罕见的吸虫。 (一)白洋淀真叶吸虫(Eucotyle baiyangdienensis Li Zhu et Gu,1973) 虫体红色扁平,体长2.52~3.35毫米,宽0.53~0.84毫米。虫体前端具有一个三角形的头锥,整个虫体除头端和末端外几乎呈平行。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椭圆形,大小0.196~0.210×0.266~0.280毫米;咽发达,类球形,大小0.126~0.140×0.140~0.181毫米;食道宽大,长0.126~0.280毫米;从头锥稍后方的水平线开始分为两个肠支,肠管粗大,沿虫体两侧弯曲向后延伸到虫体亚末端。腹吸盘缺如。睾丸两枚,十分发达,左右对称  相似文献   

4.
1980年我们从云南德宏州的芒市、梁河等地,收集到一种寄生于马体结肠内的吸虫,经鉴定为Gastradiscus Secundus Looss:1907。由于此种吸虫在我国家畜体内尚属首次发现,故作报道。 本种吸虫形态简述如下: 虫体为圆形或椭圆形,长5~7.4毫米,宽为3.2~4.5毫米,虫体分为前后两部,体前部约为锥状,长1.2~1.3毫米,前三分之一具有许多小棘,体其余部分为盘状。体边缘向腹面包卷,腹部表面被覆以许多小乳头,乳头  相似文献   

5.
裘明华(1957)、浅田顺一(1942)分别在上海和吉林的狗肠道内发现斜睾属的马氏斜睾吸虫(plagiorchis ma-ssino Petrov et Tichonov,1927)和鼠斜睾吸虫(P.muris Tanabe,1922)。1988年6月,笔者从河南农业大学的4只八哥(Acridotherescriststellus Linne)雏的小肠内共检获虫体427条,鉴定为巨睾斜睾吸虫(P.megalorchis Rees,1952),该种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八哥为此虫的终末宿主新纪录。(一)虫体活力 从刚死亡八哥的小肠中检获的虫体,在生理盐水中可伸缩运动。伸时体延长变薄;缩时体变短厚。死鸟在4℃条件下放置2~3天后,所检虫体在22℃生理盐水中仍有半数以上可伸缩活动,表明该虫体在4℃条件下的死鸟体内可存活2~3天。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以下简称猪瘟犊睾细胞苗)750个对兔感染量(以下简称感染量),在配种前40天至配种后45天内免疫母猪,所产亲代仔猪在20~28日龄时猪瘟间接血凝滴度(IHA)4~×( )占10/32、8~×占11/32、16~×占10/32、32~×占1/32;41~43日龄时,IHA滴度4~×占11/43、8~×占21/43、16~×占9/43、32~×占2/43;在55~58日龄时,IHA滴度4~×占9/33、8~×占17/33、16~×占7/33。用600、760、900、1500个感染量分别给20~28日龄、41~43日龄、55~58日龄仔猪实施免疫,免疫后6~8个月时,监测其抗体水平,结果表明:IHA滴度16~×以上者达100%。750个感染量免疫20~28日龄仔猪组,注苗后持续6个月,IHA滴度32~×以上者达100%;8个月时32~×以上者达87.5%,16~×占12.5%。用猪瘟石门系强毒攻毒,获100%保护。试验首次发现:用猪瘟犊睾细胞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母源抗体明显低于猪瘟乳兔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母源抗体。对猪瘟犊睾细胞苗免疫母猪所产亲代仔猪在20~28日龄用该苗一头剂(750个感染量)进行免疫,8个月之内能抵抗猪瘟感染或强毒攻击,突破了以往认为仔猪用猪瘟乳兔苗免疫应在45日龄以后的常规,为猪瘟犊睾细胞苗的免疫提供了新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黑龙江省进行狗的寄生性蠕虫区系调查时,在犬体小肠内检获大量的胞囊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对虫体详细观察、染色制片和测量描绘,特别对虫体头节细心做了正面装片,绘制了正面图像,填补了空白。并对虫体形态测量获得重要数据为:①虫体长114cm(85~145cm),虫体最大宽度9.9mm(8~11mm);全长由414~592平均512.7个节片组成。②虫体成节的形状不是长度大于宽度,而是宽度显著大于长度:长2.47mm(1.65~2.97mm),宽5.52mm(4.31~6.84mm).③虫体成节内的卵巢分大小两叶,靠生殖孔一侧的为小叶,其长0.70mm(0.44~0.85mm),宽0.711mm(0.54~0.96mm);生殖孔对侧的叶为大叶、其长1.00mm(3.59~1.32mm),宽0.86mm(0.65mm~1.16mm)。④20%虫体的成熟节片内有一些为两组生殖器官,生殖孔两个,分别开口于节片两侧,更有少数成节片内卵巢分三叶。以上这些数据和形态同以往学者的描述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1985年5月,我们在河北省遵化县外贸冷冻厂进行家兔寄生虫调查时,在兔胃内发现有线虫寄生,经鉴定为吸允科(Thelaziidae),似蛔属(Ascarops)的圆形似蛔线虫〔(A.strongylina Rudolphi,1819)Alicata et Mcintosh,1933〕,其感染率为1.6~2.5%(5/310,6/24),感染强度为1~12条。 虫体形态 虫体细小,呈粉红色,两端向腹面弯曲,呈环状或半环状。整个虫体的体表角质层具有明显的细而密的横纹。在虫体的一侧有一颈翼膜,从头部0.158~0.227毫米处开始向后延伸,终止部位因虫体不同而异,但均在虫体的中、后部。头端口孔有两个侧唇,每个侧唇分为3瓣,每瓣上各有一个乳突。神经  相似文献   

9.
1985年8月21日,青海果洛州畜牧兽医研究所捕获2只大鵟(Buteo he milasius)经剖检从它们的小肠中,一只检得中型绦虫4条,另一只检得3条。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3~4条。 这次检得的绦虫经适当压平后,用10%福马林固定,酸卡红染色,酒精脱水,冬青油透明,中性树胶封存成整体标本,作为形态观察鉴定。 虫体形态 虫体全长140毫米,最大宽度3毫米;链体由124~143个体节组成;头节小,近似球形,大小为0.4毫米;头节上有两排钩和四个圆形吸盘,吸盘直径0.2毫米;未成熟体节的长度大于宽度,长约0.6480~1.2960毫米,宽约0.0972~0.3240毫米;成熟体节宽度大于长度,长0.4320~0.5400毫米;宽0.9180~  相似文献   

10.
前殖吸虫寄生于家禽的输卵管、腔上囊和泄殖腔等处。1981~1984年进行家禽寄生虫区系调查时,发现119只家鸭中有25只寄生前殖吸虫,感染率为14.9%,感染强度1~10条,其中以杭州郊区的感染率最高,余杭地区的感染率为29.6%,感染度1~3条。经鉴定:家鸭体内发现中华前殖吸虫、日本前殖吸虫、李氏前殖吸虫、卡氏前殖吸虫、鲁氏前殖吸虫和家鸭前殖吸虫。 (一)中华前殖吸虫(Prosthogonimus sinesis Ku,1941)1981~1983年发现于余杭、余姚、瑞安等县家鸭的输卵管内,余杭的感染率3/15,感染度1~3条。虫体梨形,长度5~10.5毫米,最大宽度3~5毫米,表皮被有长的小刺,小刺的密度从前到后逐渐稀疏,口腹两个吸盘大小相近,口吸盘椭圆形,直径0.66~0.68×0008~1之后,大小0.70~0.84×1.09~1.26毫米。咽0.267国。  相似文献   

11.
院野生动物室1984年起对石鸡进行人工驯化并获成功。在右鸡疫病研究中,发现感染有多种寄生虫,在成年石鸡胰管内检到一种吸虫,经鉴定为双腔科的Lyperosomum schikhobalovi吸虫,该虫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一)虫体形态特征 新鲜虫体呈棕红色、扁平半透明、带状。体长4~13mm,宽0.362~0.638mm。口吸盘圆形,位于虫体前端,直径为0.196~0.282mm,平均0.225mm。腹吸盘圆形,略大,位于口吸盘后0.372mm处,直径为0.211~0.296mm,平均0.264mm。口吸盘底是口孔,下接咽,咽呈短椭圆形,  相似文献   

12.
1983年余杭县畜禽寄生虫调查中,经过虫体标本压片染色鉴定,在猪、鸡体内虫体标本中各发现1种罕见的棘口科吸虫,现报道如下。 (一)圆圃棘口吸虫(Echinostoma hortense Asada,1926)该虫在日本、朝鲜等地曾有报道,主要寄生于鼠类,也发现于人体和犬体。国内见于福建、上海等省市;浙江农科院1982年在平湖县的黄鼠狼体内检到此虫;1983年,我们首次在余杭县1只猪肠道内检获此虫(见图之1)。 虫体长叶形,体长8.2~9.3mm,宽1.2~1.3mm。头领小,其宽度0.40~0.41mm,头棘27枚,前后  相似文献   

13.
1983年10月和1984年5月,我们在四川省渡口市和西昌市进行畜禽寄生虫调查,共解剖山羊81只,在40只山羊小肠内获得绦虫成虫三种,其中一种经鉴定为球点状斯泰尔斯绦虫(Stilesia globipunctata)。此种绦虫在我国大陆上属首次发现。 (一)形态描述 虫体薄软乳白呈带状,头节球形,颈节较细,体节分界不明显,两侧边稍厚而中部甚薄。链体全长163~470毫米。头节大小为0.50~0.83  相似文献   

14.
杯状海狸吸虫(FibricolaCraterBarketteNoll,1915)隶属双穴科(DiplostomidaePoirier,1886)海狸吸虫属(FibricolaDubois1932)。1985年6月至1986年5月,我们在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草原进行经济动物寄生虫调查时,对猎民猎获的5只野生麝鼠进行了剖检,在其中2只野生鼠的肠道发现杯状海狸吸虫。感染率20%,感染强度9~23条。(一)虫体采集及处理按斯克里亚平局部解剖法,在解剖镜下检出肠内所见到的虫体,用生理盐水冲洗4~5次后置于两块载玻片中间,轻轻作压片后,浸入含有5%甘油的80%酒精内固定,用明矾洋红染色液染色,按…  相似文献   

15.
(一)去势用药液的配制 1.碘、酒精溶液的配制:碘片250克,碘化钾50克,蒸馏水50毫升,40%乙醇950毫升,首先把碘化钾放入蒸馏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加入碘片、乙醇溶解后备用。 2.AF液的配制:福尔马林1份,加95%乙醇9份,充分混匀后备用。 (二)去势方法 倒卧保定或站立保定均可,使睾丸充分暴露,用线绳结扎阴囊基部,固定睾丸、消毒,然后用16号针头按睾丸的纵轴分点将药液分别均匀的注射到睾丸实质部即可。剂量视睾丸的大小而定,一般一侧睾丸注20~30毫升药液。 (三)去势效果 家畜在注射药物后一般无异常变化,注射药物后5~12小时睾丸开始肿胀,至72小时肿胀达最高峰,此后肿胀开始消退,一般过4~5周,睾丸可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即可投入使役。用碘、酒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年来收治了患蠕形螨病的犬12例,经皮下注射依佛灭克(Ivomec)而治愈。病原检查 用去刃手术刀片沾上甘油在皮肤病变部和健康部交界处刮取皮屑,置显微镜下检查,发现大量的形似蠕虫的蠕形螨(D.canis),包括各发育阶段的成虫、若虫、幼虫及卵,测量其大小(各测5个虫体)平均为:雄虫长220.6~250.3μm宽40.6~45μm;雌虫长231.2~302.6μm,宽44.3~46.2μm,头胸部有四对粗而短的足,腹部呈长椭圆形,有横断的条纹。若虫形态与成虫相似,大小为161.3×34.8μm,具有4对短足。幼虫呈梭形,具有3对足,大小为120.7×25.1μm。卵呈纺锤形,大小为82.3×26.7μm。  相似文献   

17.
用鼠体继代的水牛伊氏锥虫进行体外培养。经试验证实,以RPMI_(1640)加入20mmolHEPES、2mmol L-谷氨酰胺、2mmol L-苏氨酸、1.5mg/mlD-葡萄糖、0.5%水解乳蛋白(LH)及10%灭活犊牛血清组成的CM_3培养基,并以牛睾丸原代细胞为饲养层细胞效果最好,在37℃下可较好地支持伊氏锥虫的生长,接种虫体起始浓度为10~5/ml左右,可于第2天增至10~6/ml,并可维持该浓度达5天之久,从第6天开始,虫体逐渐减少,虫体可在该系统中存活14天,将培养12天的培养物接种小鼠,对小鼠致病性不变,同时还测定了HEPES、D-葡萄糖、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单层、虫体不同接种浓度等对锥虫体外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83年4月,我们进行中国驯鹿(Rangifertarandus)寄生虫调查时,在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1头2岁雄性驯鹿鼻腔发现2条舌状虫体,经鉴定为锯齿舌形虫(Linguatalaserrata Fr?hlich,1779),均为雌虫,现将形态记述如下(单位mm)。虫体乳白色,扁平呈舌状。体长50~60,体宽17~18。头宽7~8,背部隆起呈脊状,脊高3.0,体中线部呈棕黄色,腹部扁平。体表角质膜有体环75~79节,体缘呈锯齿样环形。虫体分前后两部分;头躯部长2.8,尾部逐渐变细,长3.21,尾端宽3.3~3.8。有骨化的钩状附肢2对,位于口孔后  相似文献   

19.
捻转摘除睾丸的去势法在我国已广泛应用,并业已证明其止血确实,效果良好。但有部分兽医人员及畜主对捻转法摘除睾丸的止血效果尚有怀疑,不敢大胆应用。为此,我们对3~12岁的37匹马、骡、驴(其中骡5匹,驴7匹)的74只睾丸进行了捻转摘除试验,观察其止血效果和手术后愈合情况,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材料和方法 选择未去势的不同年龄的公马25匹、骡5匹、驴7匹作为试验对象,按年龄分,3岁13匹,4~5岁9匹,6~10岁11匹,10岁以上4匹。 以上37例均用开放去势法,捻转摘除睾丸,统计捻转次数,观察捻断部位,测量精索内动脉管径。对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培养液、不同血清和不同细胞密度对绵羊睾丸细胞生长的影响 ,并对该细胞接种羊痘弱毒后的病变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 ,3种培养液对绵羊睾丸细胞生长的支持作用表现为MEM液 >199液 >乳汉液 ,但差异不显著 ;用犊牛血清的最适细胞密度为8.0× 10 5~ 1.0× 10 6 /mL ,用成年牛血清的最适细胞密度为 1.0× 10 6 /mL ,用绵羊血清的最适细胞密度为 8.0× 10 5/mL ;原代培养生长良好的细胞接种羊痘弱毒后出现了明显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