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商论坛》2011,(10):60-60
81岁高龄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美国纽约领取了国际医学界著名的“拉斯克奖”。她获奖的原因是,与中国其他科学家一道,发现了对疟疾有神奇治疗功效的青蒿素。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说,屠呦呦是个典型的科学家、学者,平时并不善于交际,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屠呦呦获诺奖给世人作了一次科普,这下人人都知道了青蒿素是疟疾患者的救命药。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广西柳州融安县山区,用以提取青蒿素的青蒿还是农民脱贫的希望草。"这几天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每天都要带很多记者去青蒿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去采访。"融安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负责人说。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全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中医药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时代。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了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中医...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在全球肆虐的疟疾,中国中医研究院药学家屠呦呦率领的团队成功提取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一成就让世界对中国的中医药刮目相看。而现在面对艾滋病,祖国的中医药又该做些什么?艾滋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显示,到目前为止,艾滋病已造成3500多万人死亡。2017年,全球有94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症状。截至2017年年底,全  相似文献   

5.
正屠呦呦研究员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极大地振奋了我国科学界,进一步证明了中医药知识体系中隐含的科学内涵和对促进人类健康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精确概括中医药学的本质和价值:"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  相似文献   

6.
《党建研究》2020,(1):F0003-F0003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20)
<正>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所创抗疟药青蒿素救活世界数百万人当地时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医药对世界医疗健康体系的贡献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2015年,凭借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对青蒿素开发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使中医药再次聚焦于世界的聚光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寄予了很高的期望。2015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  相似文献   

9.
人物     
《小康》2011,(10):20
荣誉者屠呦呦"她是个执着的人"9月12日,被认为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大奖拉斯克奖,授予了一名81岁的中国科学家,奖励她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这位科学家名叫屠呦呦,仅有大学本  相似文献   

10.
正疟疾历来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流行病。2 0世纪7 0年代初,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研组以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己任,在科研条件较差的历史环境下,历经曲折,受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截疟记载的启发,终于从传统中药青蒿中发掘出了新结构类型抗疟活性化合物——青蒿素。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解决了全球棘手的抗氯喹疟疾的治疗问题,基于青蒿素类抗疟药的联合治疗方案(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1.
正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相似文献   

12.
疟疾堪称威胁非洲人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迄今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蔓延。防治疟疾在非洲地区已经从健康问题上升到社会、经济乃至政治问题,许多国家将消除疟疾列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药物疗法是当前防治疟疾的主要途径,长期沿用的奎宁类药物或不同程度地出现抗药性,或具有明显副作用,而中国独立研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蒿素类治疗疟疾药物,经过临床运用,尚未发现抗药性,也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因而近年来备受国际医学界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青蒿素类药品列为非洲治疗顽疾—疟疾的一线用药,非洲媒体称赞中国的“科泰新”(青…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中国首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及其现象引发社会关注,在最近举行的财新峰会新知论坛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知识分子》主编饶毅谈及屠呦呦时说,如果做原创研究所取得的回报,还不如做山寨、卖假药、行骗的回报高,那么在中国,将没有人会愿意去做屠呦呦。85岁高龄摘此桂冠,围绕在屠呦呦身边的话题开始纷至沓来。前不久,一篇题为《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的"深度好文"走红网络,引发了舆论热议。无疑,屠  相似文献   

14.
正世人皆知青蒿素,灵感来源罗浮山。青蒿启迪获诺奖,罗浮论道中医药。罗浮山,一个听上去仙气缥缈的地方。葛洪于1600多年前在此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启迪了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的灵感,发明了青蒿素提取办法。2016年9月4日至6日,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主办,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中国古代伟大医药学家葛洪炼丹著书的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脚下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屠呦呦研究员应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次证实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也掀起了了解中医药、研究中医药、利用中医药的热潮。历经20年的发展,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中药研究平台,研究平台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许多研究机构通过了GLP,GCP,CNAS,ISO等国内外认证,并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是《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最后一年,云南是中国抗击疟疾的前沿,在过去的70年里云南几经努力已经成功消除了本土疟疾。疟疾正在远离我们的生活,但是它依然还在危害世界一些地方的生命安全。中国抗击疟疾的意义,可以从一位西方学者10年前的一本书里得到回应:疟疾是困扰人类上千年的瘟疫,“有史以来,一半以上的人类死于疟疾。它造成的死亡比所有战争、饥荒和其他瘟疫加在一起还要多。”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正>【现象】民间中医传承"断档",至少15万人处于"非法"状态《人民日报》·11月20日获得诺奖的屠呦呦,是受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提取出青蒿素,最终让全球每年几百万人受益。乡村不起眼的小草,在民间医生手里就成了治愈疑难杂症的良药。但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张大宁说,中医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发展遇到一些困难,民间中医传承面临着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中药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无疑给中医药界带来极大振奋,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医药学是人类伟大科学宝库。中医是带有朴素古代科学特征并以大量临床经验为基础,兼具技术服务与人文关怀特色的传统医学。中医的科学性是中医存在的基石与发展的命脉,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就"中医药学的科学性"这一核心议题,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维度上加以剖析阐述,以理清思路、回归本质。  相似文献   

19.
杨佩 《协商论坛》2017,(6):12-15
相关背景 近年来,不管业内还是社会各界,有关中医药“式微”的舆论不绝于耳.但与阵阵“唱衰”之声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作用,频频登上世界舞台,魅力尽显—— 2015年12月7日,年度诺尔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演讲,转瞬之间,“中医药”成了全世界专家学者甚至普通百姓的热门话题;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名将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印”,“国际范儿”十足的中医药,再一次惊艳世界……  相似文献   

20.
图片报道     
杨新来 《江西政报》2007,(17):F0002-F0002
青蒿是我国特有的中药品种,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治疟疾尤其是抗药性恶疟疾的首选药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球有28亿人口生活于疟疾高发区,每年患疟疾人数高达3亿至5亿,死亡病例达300万人,其中一半为5岁以下儿童。由于青蒿对气候土壤地质条件的特殊要求,我国只有广西百色等南方少数地区生长。近几年江西恒宸发展公司经过考察、引种,发现江西很适合发展青蒿种植,很适合千家万户农民在荒坡地头、房前屋后种植,而且对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质量很有好处,是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