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德市是一个山区市,尽管工业经济总量不大,但工业经济特色明显,特别是化工、水泥、饮用水等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亚洲最大的香料香精、草甘膦、高级胺生产基地,是浙江省三大水泥熟料基地之一、中  相似文献   

2.
放眼国内和国际大环境,中国依旧是全球的"世界工厂",依旧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新时期区域中心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驱动、区域协作和产业集群,国家政策将在其中发挥巨大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单红 《时事报告》2013,(9):35-35
这是无锡第六次向全国文明城市进发。自1999年以来,无锡已五次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称号。全国文明城市,成为这座城市锲而不舍的追求。但无锡索求的,不仅仅是一块金字招牌,而是以创建为契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幸福指数。而文明的基石、幸福的载体,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转型升级,正是无锡开启新一轮"黄金发展期"的战略决策。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无锡正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化工产业是重庆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十年的培育和发展,现已形成一个行业门类较齐全、产品种类较多、技术水平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学工业体系,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化工基地。但受全国化工行业基础型产品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低、市场需求乏力等影响,目前园区内企业生产经营都较为困难,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亏损面达37.6%,较去年同期扩大2个百分点。亟需改变过去单纯的资源依赖、规模粗放、产品单一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5.
李波 《重庆行政》2014,15(6):84-85
正沙坪坝工业,曾是沙坪坝的骄傲,一度创造工业发展的辉煌,成为重庆工业的"沙老大"。沙坪坝工业,更寄托着沙坪坝的希望,虽遭遇发展转型期的"阵痛",但依然勇担重任、坚定前行。2012年,沙坪坝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会议就沙坪坝区未来五年发展提出了"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战略目标,工业作为支撑沙坪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既是经济转型的主战场,也是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助推器。这一年,作为全  相似文献   

6.
<正>合山,"广西煤都",曾因煤和电而闪耀光芒;合山,这个"光热城"也因煤和电而黯然失色。因煤而生,因煤而痛。说的是合山,话里纠缠着合山人多少爱和恨。曾经创造巨大财富,最后留下满目疮痍的一个个矿洞矿山和产业真空。2009年3月,合山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迷茫,彷徨,合山的未来何去何从?痛定思痛,合山市开始探寻城市发展的转型之路——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工业旅游城市,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经过"七年之痒",一个"富、强、美"的工业旅游园林城市呼之欲出,合山市走出了一条以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7.
<正>糖业是广西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作为全国最大的制糖基地,广西产糖量已连续8个榨季占全国的60%以上,为国家食糖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广西糖业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广西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糖业发展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区糖业进入倒逼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外,产量持续增长,巴西、古巴、泰国等蔗糖出口大国凭借规模化、机械化和成本优势,将食糖大量出口我国。国内,一方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6,(3)
正丹阳作为沪宁线上一座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工贸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眼镜、五金工具、汽车及零部件、木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享有"眼镜之都"、"钻头王国"、"灯具世界"、"木业航母"的美誉,在工信部公布的全国工业百强县上位居28位。近年来,丹阳市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创新转型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积极鼓励企业加大技改  相似文献   

9.
<正>一、马鞍山工业向"智造"转型发展的必要性2014年初,我市通过了《马鞍山市工业经济倍增行动计划(2014-2017)》,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战略",把强力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综合实力确立为今后几年全市上下的中心任务,围绕发展总目标,聚焦政策强力推进,这不仅是响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适应周边区域城市激烈竞争环境的主动举措,更是谋求改善自身缺陷、谋求更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2,(21):26-27
"今衣被天下者,独广西南丹、河池二州,居其十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描绘了当时的开矿情景,并附有《河池山锡图》和《南丹水锡图》。河池,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自古就闻名遐迩。全市11个县(市、区)都有矿藏,锡、铅、锌、锑、银、铟、镉、硫、砷等9种矿藏保有储量居广西首位,不少矿藏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有色金属产业成为河池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河池市用"壮士断臂"的决心,铁腕整治有色金属产业,促进  相似文献   

11.
正工业兴,则经济兴。近年,河南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发展攻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2019年前三季度,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2019年11月25日,在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并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专项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2.
加快创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我省向创造强省、创新型省份转变,实现由"被动创新、粗放创新"向"自主创新、主动创新、制度创新、精细创新"的转变,重点是要在构建区域创新大平台、壮大战略性大产业、培育自主创新大企业、孵化技术创新大项目、推进工业发展新模式、营造体制机制好环境等六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产业素质提升为目标,着力加快构建高端创新要素集聚的区  相似文献   

13.
陈耳东 《前进》2022,(3):9-11
长治是全国首批、山西唯一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1年全市GDP历史性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  相似文献   

14.
个旧是祖国西南边陲一个有着2000多年矿冶开发历史的工业城市,以其埋藏于地下的矿藏资源和千年的财富传奇震撼着世人。这里是中国最早因矿而建的资源型城市之一,个旧城市经济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资源开发史,经年累月的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了一个闻名于世的锡都。但现今,个旧与全国其他资源型城市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9,(20)
<正>改革开放以来,常州曾以工业重镇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经济版图之上,获得了"工业明星城市"之誉。进入新时代,常州秉承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的发展理念,把握时代脉搏,秉持由"量"向"质"转变的思路,主攻智能制造,突出协同创新,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壮大,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6.
何发庚 《江西政报》2008,(4):F0002-F0002,I0001,I0002,50,F0003,F0004
袁州地处江西西部,素有“赣西重镇”之称。全区面积2532平方公里,总人口102万,辖20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城区人口30万。是宜春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全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举办地。该区气候宜人,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水电充裕,物产富饶,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唯一的珍稀树种明月山全橼红花油茶、华木莲;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医药、机械、建材、化工四大产业竞相发展的工业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17.
加快转型升级 破解发展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仙居已初步形成了以工艺品、医药化工、橡胶塑料、白银、机械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县域工业经济的特色较为明显。步入新一轮发展,国际市场形势剧变,国内宏观政策趋紧,成本上涨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8.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行动,是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由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大》2012,(8):56-56
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城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城市群中发展活力较强的城市之一,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洁净城市、联合国人类居住区优秀范例、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品牌之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等多项殊荣。  相似文献   

20.
赵进 《群众》2013,(8):45-46
江苏是全国兴办开发区时间早、发展快、规模大的省份。从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南通、连云港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来,江苏开发区走过了2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7/10的工业增加值,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新兴产业的集聚区,成为又好又快推进全省“两个率先”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