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国家教委1989年以12.6万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发现20.23%的人有心理障碍。武汉大学学生工作部1992年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了4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经常感到忧郁的大学生91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0.7%;有时感到忧郁的大学生321人,占总数的74.7%;一直有孤独感者21人,占总数的4.8%;常有孤独感者88人,占20%。从  相似文献   

2.
张媛 《青年研究》2005,(8):20-24
本文利用江苏省2005年小学生健康调查资料,从全新的健康概念角度,分析了全省小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二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小学生身体健康最为突出的是近视问题,生活方式总体评价不够健康;心理健康方面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亲子沟通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3.
本调查的对象为285名正在服刑或收容教养的犯罪少年。在回收的285份答卷中,除去11份废卷和6份对前途没有考虑的答卷外,共得有效卷268份。其中: 男性,168名,占62.69%;女性100名,占37.31%。16岁以下96名,占35.82%,16岁以上(不含16岁)172名,占64.18%。文盲15名,占5.60%,小学文化118名,占44.03%,初中文化135名,占50.37%。城市(包括城镇)185名,占69.03%,农村83名,占30.97%。改造初期(投改三个月以内者)68名,占25.37%,改造后期(余刑或余期三个月以内者)  相似文献   

4.
张亚男 《学理论》2012,(2):43-44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及个别访谈法对陕西南部地区的小学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以及MTH总分个量表得分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有较明显的差异;小学留守四、五、六年级儿童的对人焦虑以及冲动倾向在三个年级上差异显著;恐怖倾向上男女差异显著;留守儿童的不同家庭背景下(母亲外出,父亲外出或者父母均外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上的得分差异明显。由此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且在年级、性别和留守类型上得分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及其所辖城镇的 85 5名 1 1— 1 9岁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发现男女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2 1 2 %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心理问题程度不同。调查显示 ,其原因与学生个性特征 ,父母教养方式、学校教育体制等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问:我国大城市人口中发胖的人开始增多,是否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答:近几年,我国大城市人口中发胖的现象的确已经出现,北京尤为突出。现在,不仅是“坐办公室”的中、老年人中很多人在发胖,儿童中的肥胖儿也在明显增加。北京市一九八二年调查了九百名学龄前儿童,其中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百分之五以上的占百分之三十六点三。后又调查了三千名小学生,发现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肥胖儿占百分之二至三。女青年,尤其是已婚的女青年中,发胖的也开始增多。北京市调查,成年人体重  相似文献   

7.
杨金江  秦庆  李德波 《学理论》2009,(8):166-16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边疆9省中随机抽取了1000名生源地在边疆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运用卡特尔16PF对他们进行心理测验,结果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一般水平,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4个因素中,忧虑性对男女生的心理健康都有显著影响,而紧张性因素只对女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同时,通过田野调查探讨了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中央国家机关20个部门2532名干部职工抽样调查。调查显示,63.3%的机关干部职工有中度及以上压力感,13.5%的干部职工承受着重度或极重压力,27.2%的干部职工处于心理亚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中遇到一个较为普遍并很棘手的问题,这就是学生中的心理卫生问题。由于它长期不为人们所重视,因而日趋明显、尖锐和严重起来。其结果,一方面严重干扰了学校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阻碍了高等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影响了人才的素质,给国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另一方面,广大在校学生由于神经衰弱、焦虑、社交恐惧、神经性厌食、严重的逆反心理以及由性引起的种种心理问题的骚扰,造成精神空虚,学习无力,成绩下降,甚至发生严重的精神疾患和突然的自杀行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天津市对全市5万名大学生的调查,其中16%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杭州大学医学院对本校1000名学生进行心理卫生调查,发现心理健康欠佳者占20%,而属于正常型的仅占12%;1989年初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患患病率高达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两轮数据,从自评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三个方面,使用多个指标比较了流动、留守与城乡本地四类儿童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分析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自评健康随时间下降,但身体(身高体重等)和心理健康相对较优;留守儿童与农村本地儿童在三个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从发展变化看,流动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但存在性别差异);心理健康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认为:我国儿童健康状况及发展的主要特征仍然是城乡差异;总体看,流动有促进儿童健康的作用,留守对儿童发展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地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东部地带在体质上相对较好,在心理健康方面却相对较弱;而中西部地带正好相反。建议加强社区建设,家庭、社区与社会共同努力,促进全体儿童健康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了解我院师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根据陕西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我院作为陕西省万人社会舆情调查的65个定点单位之一,于1994年9月份对全院5个系100名师生进行了社会舆情情况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样本主要构成特点是:教师,30%;学生,70%;30岁以下,79%;31—45岁,15%,46岁以上,6%;党员,14%,非党员,84%,民主党派,20%。调查主要以答卷为主,采用大范围抽样问卷调查形式,同时,辅之以座谈和专访,两次组织17名师生围绕问卷及其相关内容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12.
宋军 《学理论》2009,(25):246-247
本次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24名农村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生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少年常模(P〈.001),同时初一和初三年级的各因子分也高于北京初一和初三年级常模(P〈.001);(2)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39.5%,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和偏执是其常见的心理障碍;(3)在做性别比较时发现,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且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精神文明的重构中,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农村青年持什么态度?这是每一个青年工作者都关心的问题。笔者前不久对山西省黎城县农村青年作了一些调查。 该县有17个乡镇,252个行政村,93%的人口为农业人口。全县14.8万人口中有3.7万名青年,1992年统计团员总数为8961名,略高于党员数,团青比例达到24.2%。我们采取问卷、座谈、走访基层党政干部等形式,直接涉及9个乡镇、30个行政村,2000多人,对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困境家庭儿童健康问题研究"调查数据,探讨家庭关怀度对困境家庭儿童受欺凌风险的影响以及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与非困境家庭儿童相比,困境家庭儿童拥有更低的家庭关怀度,其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更差,受欺凌的风险更高;高家庭关怀度可降低其受欺凌的风险;家庭关怀度对困境儿童受欺凌风险的影响部分通过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中介起作用,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显著大于生理健康的中介效应。建议提升困境儿童家庭关怀度,改善其身心健康状况,以减少困境家庭儿童受欺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4)
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和社会身份认同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服务于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组织的调查和研究,以苏州爱心小屋1为例,从儿童、家庭和社区三个方面阐述社工机构在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积极作用,并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流动儿童城市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以期为社会组织参与改善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和再发展状况、促进社会融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胡昌方 《民主》2009,(8):53-54
报载:全国政协委员陶斯亮对全国661个城市随机抽样调查150个,发现在2002年至2006年的5年任期内,更换了一次市长的城市有92个,占61.3%;更换现两次的有38个,占25.3%;没有更换市长的城市仅20个,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综合思想状况——来自北京大学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北大研究生的最新思想动态,1995年第四季度我们对全校38个院系、所、中心近4000名(其中有500余研究生住处不在校内)研究生按10%比率抽样即350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北大研究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人生目标、择业态度、婚恋观、出国观、生活现状等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方法为随机抽样,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其中:男性占72.9%,女性占27.1%;硕士生占78.9%,博士生占21.1%;文科占49.7%,理科占50.3%。  相似文献   

18.
快速发展的经济给地处华南沿海的香港和广州带来极为相似的社会问题,如:在过去的十年中,离婚率、单亲家庭的蔓延、虐待儿童、失学、吸毒、少年犯罪以及青少年自杀等都增长较快。本调查的目的是:探索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普遍程度;研究家庭压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探索社会援助在减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探索家庭压力、社会援助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在香港及广州的紧密关系。本文所指的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本项调查是由北京大学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研究组组织进行的。调查对象包括大学生、中学生和部分小学生家长。地区包括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调查采用随机抽样、邮寄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68份,有效率约为56%。问卷是在初步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采用量表形式,共分四个部分,即:一、一般情况;二、思想品德的内容;三、三好生标准;四、影响思想品德的因素。调查结果中,第二、  相似文献   

20.
陈向丽 《学理论》2014,(11):261-262
为了考察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其与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204名河南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抽象调查。结果表明: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正常人群,青年男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青年女教师,已婚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未婚青年教师;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受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三者可以解释心理健康72.8%的方差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