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从多层次看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合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和平与繁荣的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合作性将会是未来中印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通过从双边、地区及国际等多层次分析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合作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奏响中印合作的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印友好年”。中印两国的民族复兴同处于当今以和平、发展与合作为主题的时代,双方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和平外交理念,具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优势互补的厚实基础,中印友好关系必将迎来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3.
中印建交60多年来,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前行。近些年来,中印两国超越了冷战思维、印度核试危机、中印边界争端等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多重因素,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国战略互信不断加深,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化,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中印两国的共识。然而,新型大国关系的最终实现还要经历较为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主要是因为:从地缘安全方面看,边界争端、中国西藏、印度洋战略利益问题将长期困扰着两国关系;从外部因素看,中、印、巴三国关系和美、日、印三国关系也将长期制约中印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印战略对话是中印两国建立互信、保持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并深化这一战略对话将决定性地影响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自2005年战略对话正式启动以来,涉及内容广泛并趋于不断深入,包括全球化挑战、联合国改革、反核扩散、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经贸合作、地区冲突热点,以及双方高度关切的边界问题和地区安全环境问题。但另一方面,中印之间的战略互信目前仍处较低水准,提升战略互信是发展中国关系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提高中印双方在战略层面的可预测性,避免战略误解和误判,推动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合作,必然对中印战略对话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印两国确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亚洲和世界形势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有助于双方共同应对全球范围的挑战和威胁,对消除中印两强必相争的悲观论调和担忧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必须承认,由于中印关系在两国建交后毕竟经历过重大挫折,双方之间存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政治基础需要继续努力得到加强,相互间的信任需要继续努力得到增进,以使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加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中印两国关系的性质、状态和价值取向在过去60年中不断地变迁。本文主要从中国的角度来论证中国对印度战略定位的变迁及其背景,以管窥中印关系史的全貌。此外,还探讨中印加强面向未来的务实合作的若干共同基础以及推动中印关系向前发展的若干要点,包括坦然正视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出现的分歧、客观理解“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定性、以平和宽容的心态看待对方的发展壮大、营造平衡且负责任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7.
今年 4月 1日是中印建交 5 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回顾两国关系在半个世纪走过的历程 ,明确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方向 ,对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和了解 ,创造睦邻友好的气氛 ,构筑面向未来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具有重要的意义。风雨历程五十年中印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 ,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开始了友好交往。在近代历史上 ,两国人民又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 ,患难与共 ,相互支持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不久 ,中印两国便于 195 0年 4月 1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印度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印建…  相似文献   

8.
埃及是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中、埃两国建交后,双边关系总体发展良好。纳赛尔执政时期,中国与埃及因在西藏和中印边界等问题上的分歧使双边关系一度趋冷;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三次访问埃及,增进了相互了解,改善了两国关系。萨达特主政时期,中埃关系因国际关系而变得复杂化。穆巴拉克时代,中埃关系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预计未来中埃关系会进一步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印度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基本一致,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也近乎同一。因此,促使双方合作的因素大于冲突的因素,中国和印度在今后更有可能走向密切合作的道路而非冲突与对抗。只要中印双方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在睦邻外交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中印之间建立的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未来一定能结出硕果,中印关系的未来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0.
当前,虽然中国和印度在斯里兰卡的存在有其差异性,但两国正试图修正自身在斯的弱势领域。这种复杂存在与斯里兰卡对中国、印度两国不同的战略需求有关。作为力量对比中的小国,斯里兰卡在中印间最大限度发挥其杠杆作用的主要方式,仍是努力在不同议题和不同领域上实现中印间的“动态平衡”,从而最大限度地分享中印发展进程中的经济红利和战略容忍空间。这种行为模式具有深刻的地缘动因和经济基础,具有稳定性。在未来,中国与斯里兰卡关系的发展仍应重点置于双边战略需求的轨道,并尽可能减少所谓“中-斯-印三边制衡”的困扰。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的中印关系经历了恢复发展、遭受挫折和进入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中印两国作为邻国、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外交舞台上的重要成员,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发展两国长期睦邻友好关系意义格外重大。展望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最终解决边界问题和大力推进经贸关系,将是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印度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惊人相似 :中印在世界格局中同处“地缘战略国”的地位 ;中印皆是文明核心国家 ;中印都是传统现代国家 ;中印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头10年,是中印关系全面快速发展的10年。在两国领导人的直接推动下,中印确定了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定位,双边经贸合作突飞猛进,科技、人文、防务等领域交流,以及在地区与全球问题上的协调合作不断加强,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不断显现。当前,国际格局与体系正发生重大变化与深刻调整,中印关系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10年中印关系,两国需要努力扩大合作议程,不断充实战略合作内涵,推动双边关系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健康稳定发展,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共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印度: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印关系在21世纪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新阶段并提升到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水平,迎来了"印中新兄弟"(Hindi-Chini New Bhai Bhai)或"中印大同"(CHINDIA)的新时期。在中印关系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印两国如何看待对方?如何定位两国关系?这是摆在中印两国面前值得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就中印两国学界和媒体的种种观点做了系统梳理,以期对当今中印关系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印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从两国自身利益乃至构建和谐的国际环境需要出发,中印两国应成为面向稳定和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6.
印度战略崛起与中印关系:问题、趋势与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的战略崛起在对地区及全球战略格局产生深远意义的同时,也将对中国和中印战略关系产生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中印建交60周年再次突出了一个双方共同关心的连贯话题:中印两国能否以可信的方式建立并发展稳固、健康的伙伴关系,协调各自利益冲突,增进共同利益,促进地区及全球的安全与发展。向这一目标努力,首先需增强战略互信和扩大合作领域,真正实现战略互动的机制化,提高相互政策的可预测性,积极应对包括边界争端与地缘战略目标冲突在内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过14年的发展,1999年建立的中印缅孟经济发展论坛已经成为四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合作领域逐渐拓宽。2008年中国提出建立"中印缅孟大旅游圈",这对推进四国旅游业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3年"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提出和建设将会进一步推进"中印缅孟旅游圈"的发展。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给四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文以此为背景,在"中印缅孟旅游圈"发展的区域互动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印缅孟四国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旅游产品开发和协作营销,三个方面提出"中印缅孟旅游圈"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刘祖明 《东南亚》2015,(2):18-25,108
中印拥有广泛的"认同"利益,中印应通过双边及多边互动增进互信,建构"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关系。以利益为导向,以"五通"为路径,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实现国家层面的自主发展、双边层面的互信共赢、国际及地区层面的繁荣公正,打造中印"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2月,中国与老挝关系全面实现正常化。2009年9月19日,双方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年来,中老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2年10月26日,老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WTO第158位成员。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中老双边贸易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印关系中的机制化建设是构筑健康、稳定的中印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应有之意与合理延伸。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印关系机制化建设的成果初步显现,涵盖了政治、经济、安全、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等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制也在不断的调整和重塑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