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5年的一天,塘沽区十一中初中班的同学正准备上课。突然一个孩子说:“今天的化学课可能上不了了,听说付老师病了,医生让她住院观察呢。”“付老师那么好的人,可不能生病呀。”“就是呀,付老师的课那么好,生病了我们可怎么办呀!”同学们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他们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是他们热爱的付老师!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5):59-60
我是一名大学生党员.马上就耍毕业了。老师和同学们劝我竞聘大学生村官,可我还在犹豫,因为我不知道大学生村官的出路是什么,担心将来的前途,能否就大学生村官的出路给些指导?  相似文献   

3.
最近听到一位老组工干部说的一番话,让我很受触动。他说:"作为一名领导,应当向老师学习,发扬老师精神,像老师一样诲人不倦,甘为人梯,培育他人成长。"是的,老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是最无私的。记得我读小学时,作文常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上发表并屡屡获奖。有人说我是"神童",其实我知道,这完全是老师培养的结果。我的每篇"命题作文"写成后,老师都会叫我在班上朗读,让我听取同学们  相似文献   

4.
特别的礼物     
那是临近高考的一个晚上,在缀满星星的夜幕下.山坡上夏虫在呢喃,树林间掠过一阵阵凉风,砚池水微微荡起层层涟漪,夜色笼罩下的校园是如此宁静安谧!高三年级的教室灯火通明.窗边映出一个个认真钻研、刻苦攻读的身影。是呀.快高考了.紧张的气氛越来越浓地弥漫在同学们和老师的心里。  相似文献   

5.
我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教育学生所用的方法是因势利导。例如,我有个学生是一个调皮又任性的男孩,因为父母跑运输经常不在家,学习无人督促,生活无人料理,养成了马虎懒惰不按时完成作业的不良学习习惯和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不良行为习惯。但是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强,胆大主意多。为了教育好这个孩子 ?我利用这孩子的优势作为突破口,开学便让他担任班上的卫生劳动委员,一开始,他很吃惊,找着我诚恳地说:"老师,我不行 !"同学们也不理解,纷纷对我说:"老师,他连自己都管不住,怎么能当班干部 ?"对这孩子,我用激将法:"你是否要让同…  相似文献   

6.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一首《离骚》,让某高校艾艺学专业研究生龙旭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生活,“同学们摇头晃脑,背着《离骚》.很有古风。只可惜,当初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文.现在基本都‘还’回去了。”  相似文献   

7.
许靖然 《党员文摘》2023,(19):M0002-M0002
美术课上,老师拿出一张白纸贴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选各种颜色的彩笔,将各自的名字写在纸上。同学们不知老师是何用意,逐一在纸上签名。等全班人都写完,五颜六色的名字占满了整张纸。这时,老师问道:“谁还能在纸上画出一朵花儿?”大家纷纷摇头,表示不能:纸上已签满字。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在八九级部分学生中搞了一次调查,请同学们结合几年来大学生活的体验,回答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现在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把同学们最喜欢的老师的特点按顺序列举如下:第一,喜欢性格开朗、谈吐幽默、风趣随和、讲课生动、关心同学、平易近人的老师;第二,喜欢知识广博、思维活跃,能言传身教,表现自然,而又不古板,不照本宣科的老师;第三,喜欢上课时讲话清晰、声音宏亮、条理分明、主题突出、能使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师,喜欢严肃而不乏味,认真又不拖堂的老师;第四,喜欢老师讲课有独立的见解,讨厌人云亦云,能够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指导行路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六个馒头     
佚名 《廉政瞭望》2012,(20):70-70
高一那年,年级组织去干岛湖春游。 老师一宣布这个消息,教室里马上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询问春游的注意事项和要交的赞用。接着老师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11):115-116
【求助记录】我是一名来自边远山区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青年,由于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一直以来着装都很随便,有什么就穿什么。可是,最近到社会上去应聘屡遭淘汰,最后得知竟是因为自己的着装让人家难以接受。老师和同学们告诫我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改善自己的形象。请问“三T公司”,作为职场人在着装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看邻人火烧     
萨苏 《廉政瞭望》2014,(5):77-77
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说金圣叹有《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其中之一是隔江看邻人火烧。这种完全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思维方式让一众学生目瞪口呆.看日本在大发展时代的种种纠结,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金先生这个古怪的爱好。  相似文献   

12.
公差 《求贤》2010,(12):30-30
这是一个让人想到学问的词。这是老师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进入职场后,我离教室远了,许多次大脑思考后的行为被人耻笑:“多傻呀!”“真是刚出校门,书生气!”我认真研究别人的思考方式,我发现,我的确错了,在这个花花世界,思考更丰富更多样:  相似文献   

13.
卢新宁 《学习导报》2014,(12):38-39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顿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相似文献   

14.
章法  夏昕 《新湘评论》2004,(11):42-44
2003年9月2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天。为了扮靓校园,让同学们在整洁、舒适的环境里开始新学期的生活,学校决定组织学生进行大扫除。学校五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在上午的劳动结束后,布置学生自带锄头和撮箕参加下午的大扫除。下午,马莲和彭霞都从家里拿来了栽菜的耙子。菜耙,是一种常见的农家刨土栽菜工具,铁制,形似钉耙,前端锋利,锄把只60-70公分长。  相似文献   

15.
杨佳 《学习月刊》2012,(4):122-122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年级的老师是孩子的启蒙人,启智者。一年级的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  相似文献   

16.
一次跟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谈到了教师这个职业,其中一个朋友对我说:“我最讨厌XX老师了.因为当时背不到书。他竟把我叫到他的寝室门前背书,让来来往往的同学都看到了,真把我羞死了!”另一朋友也问我:“XX老师现在还在教书吗?她可厉害了,我们都很怕她,也不喜欢她!”听着朋友们对教过自己的教师或好或坏的评价,让我陷入了深思:“我现在也是一名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7.
腊月     
1981年我参加中考.以3分之差再一次落第,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感惋惜,我的心情也灰冷到极点。怎么办?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能否复读;放弃吧?十年寒窗苦读,功亏一篑,实在不什心;复滇吧?看看贫闲的家境.不堪重负的父亲,积劳成疾的母亲,真有些于心不忍。  相似文献   

18.
4月20日上午。湖北省丹江口市职业技术学校团委组织年满18岁的同学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同学们表示.能在18岁这天为社会、为人民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是一份光荣.也是一份责任。当日现场不但吸引了各个年级的同学们积极参加,该校教职工也表现出了极大热情,都希望能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9.
有人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中美教育有很大差异:中国父母、老师注重孩子成绩最差的一科。而美国父母、老师注重的是孩子最擅长的科目。在我国,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而不去挖掘孩子的强项,不是让孩子由着性子发展,而不是去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一位已经上大学的孩子的妈妈和我讲起了孩子小时候的启蒙老师,她说让她最难忘、最感谢的是孩子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