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秘密     
有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对我说:“妈妈,我跟你说一句话,你不能说出来的哦!”说完,凑到了我的耳朵边轻轻地对我说:“这是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啊?”我问了他一句,他马上不高兴起来了:“我跟你说了你不能说的嘛!”儿子半懂不懂什么叫秘密,可确实,不为外人道的才叫秘密。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秘密,可这个秘密似乎早已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情报二者可以说是信息的一对孪生儿,具有共同的内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情报,从广义上说,信息就是情报。狭义地讲,情报是指专职情工人员关于对手一方情况的报告。“情况的报告”和“事实的报道”,所负载的都是信息,都是信息的一部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新闻是公开的;情报具有一定机密性,在保密期限内不能公开。(2)新闻是由新闻媒介传播的;情报,因为其机密性,不能由新闻媒介传播,而是由特殊的渠道传递的。(3)新闻的传播对象是广大群众,传播范围越广,社会效益越大;情报的传递对象是特定的,必须按照秘密等级传送到相应范围。范围太小,发挥不了情报作用,太大造成泄密,又会给事业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一提到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所作的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往往就说他全盘否定斯大林,并进一步引申为“全面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不符合历史的。  相似文献   

4.
3月9日的《洛杉矶时报》惊爆美国核秘密:五角大楼的机密报告《核形势评估》显示,布什政府已下令军方草拟有关动用核武器的应急计划。其中,有7个国家上了布什的黑名单。一时间,国际舆论大哗——“核报告”成了当前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揭盖”是毛氏词语。1956年3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揭开了盖子,这是好的,表明斯大林及苏联的种种做法不是没有错误的。(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探其本源.  相似文献   

6.
1959年秋天.在庐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坚持真理、正直无私的彭德怀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有人给彭德怀捏造了许多罪名。其中对彭德怀的政治生命最“攸关和致命”的罪名是彭德怀所谓“里通外国”。据我所知,其主要“事实”是:1、1957年彭德怀在莫斯科同定居在苏联的机会主义头子王明的私人代表进行“密谈”;2、1959年5月彭德怀在阿尔巴尼亚同赫鲁晓夫有“秘密会谈”和“秘密联系”。  相似文献   

7.
怎样看待“斯大林模式”?程思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以后,全世界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掀起了一股以批判“斯大林主义”为旗号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全面地、科学地评价了斯大林...  相似文献   

8.
出于结束越战和地缘政治考虑,尼克松和基辛格有意打开中美关系大门,但因保守派和亲台势力竭力反对,加之两人政治个性等原因,他们在对华决策时选择了相当封闭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机制,并在早期采取了对华秘密接触方式,这导致美国国内对华政策的极大反弹。秘密外交公开前,美国政府各部门在削减对台军援以缓和中美关系问题上曾达成脆弱一致;而秘密外交公开后,军方、保守派、亲台势力则借增加对台军援向白宫发难,以示其被排除在对华决策核心之外的不满及对中美缓和的反对。这说明对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决策机制、秘密外交手段对当时中美关系具有“双刃剑”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反核组织——“新墨西哥州核武器观察”披露,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于2002年10月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有关低当量核武器的秘密研究报告。报告认为,美国现有的军事能力在对付本来战争中恐怖分子的地下掩体时将会“十分有限和严重不足”,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就是发展精确制导的低当量核武器。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相似文献   

11.
早在二战结束后,法国就在对外安全总局(当时名为国外情报与反间谍局)内设立了“特殊经费”,每年约4亿法郎,其中一半为“秘密经费”。以往“秘密经费”由总理办公室主任亲自发放,一律用现金支付,一般为法国法郎,也有其它货币,由对外安全总局财务司司长到总理府领取。近年来“秘密经费”多按月通过银行转账提款,只是从账面上查不出这笔款项的来源。一般情况下,“秘密经费”的数额能满足对外安全总局日常开支的需要,但如执行特殊任务时,总理府会主动追加经费。“秘密经费”用途很广,主要包括:1.支付驻外情工人员的工资。对外安…  相似文献   

12.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的体会纳麒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是产生于实践和经过实践的检验而高扬起来的,并成为进一步推进实践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旗帜”,一个政党更不能没有自己鲜明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审议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有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审计报告提出建议,认为报告不能“太温柔”。“审计报告不能遮遮掩掩,该点名的就要点名。”“审计报告要坦诚,不能欲言又止,半遮半掩。”  相似文献   

14.
梁朝伟曾在电影《花样年华》中说:“从前,当一个人心里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会跑到深山里,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个洞,将秘密告诉那个洞,再用泥土封起来,这秘密就没有人知道。”一个“80后”小伙从中得到启发,将该创意成功移植到了网络上。通过向网友们提供大大小小的虚拟树洞,让“压力山大”的都市人倾诉秘密、抒发隐痛、宣泄情绪,他在两年间赚得盆满钵益,并带动了一个“树洞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血湖宝卷》是秘密教门中专门供女教徒诵念的宝卷,体现出秘密教门对妇女的要求和态度.女性向来是“宗教”中不容忽视的徒众,在明清秘密教门中亦然.本文通过对《血湖宝卷》的释读,将其中所展现的妇女观与正统社会中儒释道三教加以比较,揭示出其共通性.  相似文献   

16.
近日,因台湾“国家安全局”前财务人员刘冠军“贪污案”引发的机密文件外泄风波越闹越大。李登辉曾违法将35亿元新台币当成“私房钱”的黑幕爆光不说,台湾当局收买美国、日本等政要的秘密交易也大白于天下,其苦心经营的全球间谍网亦遭到重创。  相似文献   

17.
张燕 《新东方》2006,(6):42-44
2006年年初,有关要启动央企分红的报道纷纷见诸报端。通过新闻报道,人们才知道了这个似乎不能称之为秘密的秘密,但同时也多了几分不解和疑惑:“噢,原来央企向政府一直没有分红。”“为什么没分?不是同工同酬,同股同权吗?”“这样不是别的股东占了便宜吗?”一、央企分红问题的产生央企未对国有股东分红应该算是历史遗留问题。1994年财税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各级政府实行分税制,中央与地方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把税种划分成地方税、中央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同时,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实行税利分流的分配制度。实行税利分流,国有企业同非国…  相似文献   

18.
“报告”、“请示”不能混用夏海波"报告"与"请示"虽然都属上行文,但却是两个文种,不能混用,也不能连用,这是国务院办公厅反复强调的,但在实际公文处理工作中,错用这两个文种的现象却相当普遍,有的单位把本该写成"报告"的文件写成"请示",有的又把本该"请...  相似文献   

19.
祝明 《中国减灾》2005,(10):40-41
解密是必然的选择近日,记者就“自然灾害死亡人数”解密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民政部有关部门负责人。问:应当如何理解“为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的人数解密”?答:国家秘密分为三个级别:秘密、机密、绝密。按照以前的《规定》,自然灾害损失属于国家秘密最低一级别,这次修改《规定》后,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以及其他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20.
秘密侦查性质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上我国学术界普遍从手段或措施的角度对秘密侦查予以认识。这种认识缺陷导致人们对秘密侦查“神秘化”,秘密侦查法治化状况极差。从诉讼法理上而言,秘密侦查的性质应为一种侦查行为和诉讼行为,它具有自身的特征,与强制侦查行为和技术侦查行为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