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原有的社会管理理念、模式、机制、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变迁的要求,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客双从识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不断深化、提高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认识,重视源头治理、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健全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预警机制,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社会的影响力不论是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本文首先从科塞的安全阀理论视野出发,探讨网络社会是怎样作为安全阀机制在社会中产生效应的,接下来文章提出网络社会管理的具体原则,并探讨了有效的网络社会管理的正功能,最后文章提出网络社会管理以“善治”为前景。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力量在基层,基础在群众。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参与,每个人都应该形成高度的参与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感。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急迫性,全社会更应致力于努力唤起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自觉,不断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保护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网络虚拟社会以其虚拟性、自控性、社群性和自由性,表现出与现实社会的差异,其双重作用尤其明显。目前,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中,存在着网络安全问题严重、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不健全、网络管理体制机制滞后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重在预防,创新管理机制:二是加强引导,占领思想高地:三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构建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近几年来,珠海经济特区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进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在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发展社会组织、推进社工、义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凸显了珠海特色。进一步深化珠海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应当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特别是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拓展社会组织承载力,促进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形成。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历史转型的逻辑起点是提升自主性,在本质上是农村总体性社会解构,从依附走向自治的过程,其客观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从均质同构走向异质分化,出现了农村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群体与利益、观念与行为、组织与权力、权威与信任等的分化。但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转型与分化过程中的农村社会凸现了公共管理与服务短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及调处机制缺失、管理主体调控能力低下、制度冲突及制度效能降低、价值迷失与混乱、主体行为冲突与社会对立加剧等矛盾问题,成为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现实难题,也是必须解决的新课题。有必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调整利益分配、完善管理与服务、重塑社会价值等多种渠道,对农村社会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其运行机理基于信任、宽容、参与和法治的思想理念。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受制于非良性路径依赖、不断增加的社会风险以及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等因素,因而要在利益协调中进行创新,且要着眼于社会管理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抗风险机制以及利益相关方的供需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的侧重点各异: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要关注法治化与宪政化,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要主张服务化与制度化,从哲学的角度看要强调自主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要突出公众参与权。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既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推进社会建设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必须直面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伴随着各种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社会管理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当前,可在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价值所在,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肤浅的探讨,三方面包括: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战略意义;二是实现创新机制的结合;三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公安机关在执法理念、管控能力、管理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公安机关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就是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注重从硬实力积累提升到软实力培育,牢固树立法治、服务、责任、效率等意识,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治安难点有效管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及危机应急管理等机制,从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警务机制、坚持科技强警、密切警民关系等环节着手,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政府对自身基本职能中社会管理职能的不断强化日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要求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的顺势之举,是对世界政治发展趋势的回应,也源于市场经济深化、价值观念变化、社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社会公平公正遭遇困境、社会隐患日益显现、社会组织发展迅速等因素的推动。对外部动因及其影响机制的把握,有助于更好地探讨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2.
维护社会和谐的主导力量是政府,政府管理的不断创新是推进社会持续和谐的方法源泉。谋求社会和谐,必须创新政府管理的扶贫救助和财富调节机制,创新政府管理的服务责任机制、市场化导向机制以及信息双向流动机制,同时不要忽略创新政府管理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机制。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组织协同创新社会管理,是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社会自我管理的必然选择、是扩大社会管理参与度的重要途径.然而,对社会组织协同创新社会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社会组织协同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不强、社会组织协同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却制约了社会组织协同作用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社会组织协同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深化社会组织协同创新社会管理的认识,提高社会组织,协同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健全社会组织协同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程梅芹 《工会论坛》2008,14(5):44-44
工会是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综合性群团组织。发挥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完善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推动企业工会建设,是工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管理新格局建设被提到一个更高的战略高度。在我国社会背景下,探究社会协同作为中国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国式社会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为:以教育为手段.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力量的有效发展,加强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建设,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协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建设中国式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是党和国家在治国理念和思维上一次重大的转变,是治国方略总体思想的新提升。理念上的变迁就必然要求新的路径建构。文章通过对“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一字之差的内涵解析,指出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最后,对我国未来社会治理的路径发展进行了思考:加强现代化公民社会建设,为社会治理创造坚实的社会基础;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加强社会治理机制建设,以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水平;推动社会治理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完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在社会管理中的具体化,它有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基础。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治理模式是实现“社会本位”;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内涵是建立市民和村民是社会管理最重要主体的体制和机制,并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有效的控权;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包括:民主化原则、社会化原则、科学化原则和长效化原则;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协同性关系有: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协同性关系,公民、社会组织与政府参与社会管理的协同性关系.行政、经济、教育、法律等社会管理手段协同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要求构建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建设回应型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要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形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这也是回应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政府改革的深入,政府回应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是政府基于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对社会及公众的诉求与期望进行制度整合的一种互动过程及类型,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我国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和市场调节机制都出现失效的情况下,治理机制应运而生。善治是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治之间的最佳状态。善治的实现应该平衡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构建二者共同的愿景;以法治为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权责体系;通过有效地执行力建设,推动政府与公民之间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论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式,网络虚拟社会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自治性、即时性等特性,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势在必行。构建虚拟社会自律机制、加快虚拟社会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加大虚拟社会高科技化管理力度、建立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加强网络立法是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