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诸暨市始终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理念,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惠民工程来抓.制订和出台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在浙江省14个试点县(市)中第一个完成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制订实施了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意见,设立每年500万元的生态保护补偿基金;加大对诸暨市陈璜等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使生态建设稳步扎实地推进.  相似文献   

2.
<正>陕政办发[2017]71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我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经省政府同意,制订以下实施意见。一、主要目标到2020年,实现森林、水流、耕地、湿地、荒漠、矿区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17,(8):55-55
最近,天津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进一步完善天津市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提出了以下几项重点任务:(1)推动京津冀水源涵养区跨地区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研究建立引滦入津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2007年7月,财政部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列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中央财政设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资金,正式启动实施试点工作。2012年至2014年,每年中央补助3亿元、浙江省补助1亿元、安徽省补助1亿元。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以来,充分发挥了补偿资金效益,生态保护效果显著。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精神,以及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安徽省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需要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谭建军 《岭南学刊》2014,(6):104-107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需要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和深化生态体制改革。以粤北欠发达区域清远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为例,在探索生态发展和生态体制改革面临普遍性问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重困境,生态补偿不足,生态管理效率低等。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契机,深化体制改革:要完善生态补偿体制,改革生态补偿方式、方法,深化政绩考核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正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划分,给重庆市各区县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承载生态涵养发展功能的三峡库区区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突出生态优先,着眼涵养发展,理应成为工作中的重要遵循。一、生态涵养发展为三峡库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态涵养发展,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着力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理念与精神,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实施,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和管理,增强区域整体生态功能,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郎诚 《重庆行政》2014,(3):16-18
正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的总体部署:三峡库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实施三峡库区涵养发展的战略。如何加强生态涵养、实现永续发展、建设美丽库区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黔府办发[2017]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抓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 l号)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将生态保护补偿与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现就吉林省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出台,但真正落实还要进一步细化规划并制定具体有效的相关政策。在国家层次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后,财政转移支付、金融政策、生态补偿和干部考核指标等配套措施都需要及时出台。只有健全中央地方博弈协调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定期调整机制,主体功能区才能够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海市制订了2016-2018年推进林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1.推进林地建设。一是实行公益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败的系统工程。从法律制度上解决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现实根据、核心内容和实现保障,是有效建立和实施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紧迫任务。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根据是实现民族地区在缓解贫困中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根据是环境建设和保护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原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可以设计为静态框架结构和动态实现安排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4.
省环保局、省发展改革委:报来《关于报请审批〈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的请示》(黔环呈[2004]96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你们组织编制的《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二、《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由省环保局、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并组织实施。三、《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是我省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决策的科学依据。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代表微语     
<正>加大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助力度生态功能区县(市)既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为下游构筑绿色屏障,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建议:一是省级财政应当加大对生态功能区县(市)的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利益补偿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制定出台地区间横向援助机制等,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利益损失进行补偿。二是结合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及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将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的功能主要是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必然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政府在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方面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时的重要讲话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精神,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建设配套政策,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8.
《政协天地》2014,(Z1):56-59
围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精神,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办法,也指出了当下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值得深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吴强 《当代广西》2014,(23):61-62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些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全新的境界,也为天等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指明了方向。作为后发展地区的崇左市天等县,要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际,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生态优先意识,创新思路,强化措  相似文献   

20.
沈环轩 《群众》2014,(9):11-12
<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重视制度创新,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效应正在显现。设立生态红线区域2013年8月,江苏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此后,又制定出台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和《江苏省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暂行办法》。"一个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