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校园帮派的问题日益显现,成为学校安全的顽疾,为社会各界所诟病。校园帮派的治理必须围绕着帮派产生的原因而展开。除未成年学生的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等具有普遍性的原因之外,社会帮派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通过控制未成年人学生非法牟利的短期效应,可能是我国校园帮派产生的独特原因。治理校园帮派一方面需要从学生个体、家庭和学校三个层面着手,解决学生的"帮"之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学校周边综合治理以控制校园帮派之成立。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在近几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暴力的施者和受者绝大多数都是正处于花样年华的青少年,而原本应该安全宁静的校园也日日笼罩在暴力的阴影之中。如何防治青少年校园暴力问题,如何建立起完善的青少年校园暴力预防系统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的重点。鉴于青少年心理状态的特殊性,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探讨青少年校园暴力防止措施的完善将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3.
校园安全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交通事故、火灾伤害事故、中毒伤害事故、校园暴力伤害以及踩踏、触电、网瘾、自然灾害事故等各种对在校学生的人身健康产生威胁的安全问题。对于如此多的校园安全问题应当根据不同的校园环境,重点把握不同的校园安全问题。文章中将针对武都区民办学校可能产生的校园安全问题中的交通安全、宿舍安全、食堂安全以及校园暴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
法国的校园安全管理拥有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化管理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从机制入手,更好地整合了校园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监督机构,促进其落到实处。法国教育行政部门强调预防,突出预案和演习的作用,监督和自查并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未来应在构建校园安全体系、改善校园安全状况领域完善我国校园安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校园性侵问题存在报案少、取证难、司法救济困难等问题。美国高校校园裁判机制在校园性侵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设置专岗专员、规范校园裁判程序、制定申诉与处罚办法、实施犯罪年度统计等措施,校园裁判往往成为美国校园性侵案件的一审程序。校园裁判的设立依据、运行机制、问题与成果等对我国高校法治建设和同类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7-2013年北京市法院少年法庭审理的校园伤害案件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校园伤害案件具有发案呈明显的阶段特征、主体呈现明显的性别特征、伤害来源大多是身边的同学、体育活动中极易造成伤害、课间休息时段极易发生校园伤害等九大特点;导致校园伤害案件频发原因主要有学生自身原因、家庭教育原因、学校管理原因和社会方面原因等。对此,法院在审理校园伤害案件时应做到帮、教、疏、堵多管齐下,学校应从结合学生天性及其特点做好安全教育、体育活动要适度更要关注安全、应当教会小班干正确履职等方面着手。此外,校园伤害事故的防范还应坚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级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校安全事故的频发,学校安全问题正逐步引发社会的热切关注,如何解决学校安全立法存在的问题成为了创造安全的校园环境的关键。本文主要从校园安全立法目前的立法现状出发,对我国校园安全立法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基于此提出相关立法原则,以保障校园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校园安全工作是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因此,校园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以及每个家庭最关心的事,但现实学校生活中校园欺凌事件屡见不鲜。本研究通过以Q省中小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在了解校园欺凌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建构系统化的校园欺凌防治路径,以期减少校园欺凌现象,推动建设新时代的和谐校园和平安校园。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高校校园安全风险源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国高校校园安全风险的现行法防范存在不足,在处理校园安全问题时适用难度较大。我国应尽快出台《校园安全法》,建全校园安全法律体系;引入校园警察机制与多部门合作;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教育与管理;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运用社工理念加强引导,营造和谐的校园秩序。  相似文献   

11.
校园欺凌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对校园欺凌的综合防治,是近年来国际及国内、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重点关注的内容.本研究基于中央及地方防治政策梳理,结合校园欺凌防治典型案例,探究新时代社会治理视阈下校园欺凌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校园搜查制度强调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制约学校对搜查权的滥用。启动搜查时,学校的合理怀疑需要达到或者超过“合理怀疑”标准;客观充分的证据显示学生涉嫌违纪、犯罪;启动搜查的目的应当具体。在实施搜查时,学校搜查的人身侵入强度应当合理;搜查的范围不得逾越合理界限;搜查的范围与搜查目的具有合理关联;禁止不合理的同意搜查。  相似文献   

13.
校园骚扰属于教师强迫学生接受并不受其欢迎的不当要求,是一种侵犯其人性尊严和受教育权的性别歧视。学校作为教师的雇主应当承担代理责任,这种责任属于连带责任而非替代责任。为了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特别保障,学校应当制定反骚扰政策和申诉程序,法律也不允许在举证环节使用未成年人私生活情况等个人隐私作为抗辩证据。  相似文献   

14.
任飞 《法制博览》2024,(2):28-30
高校校园发生性骚扰已成为当前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它严重影响着被骚扰者的身心、大学形象和社会发展,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应对。本文通过对国外高校性骚扰防治过程中的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处理机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高校校园性骚扰发生现状和应对策略,提出我国高校如何借鉴国外高校的具体建议,旨在为完善我国高校性骚扰防范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情境犯罪预防是20世纪70年代传统的司法预防和社会预防对犯罪反应失败的情形下诞生的第三种预防犯罪模式。情境犯罪预防强调五种干预原则。情境犯罪预防已经在西方国家取得了极大成功,被认为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犯罪控制手段之一,是最具影响力和占据主导地位的犯罪预防理论。我国小学校园安全隐患颇多,维护校园安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情境和环境因素在防控青少年犯罪和保护青少年不受犯罪侵害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运用情境犯罪预防理论来应对小学校园安全问题不失为一种务实、高效、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台湾地区自1993年迈入联合国定义的高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化程度也日益严重;另一方面,伴随工业化、少子化所产生的家庭型态改变,家庭扶持老人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台湾地区居民面对日益增长的平均寿命与传统“养儿防老”功能弱化,如何在退休后得以继续维持生活水准,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建构老人经济安全制度遂成为社会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国民年金”制度施行以前,台湾地区虽有“老农津贴”、“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贴”及“敬老福利生活津贴”的实施,但此类津贴是由政府编列预算发放,其支出占去政府大部分老年福利预算,使社会资源不能妥善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17.
日本青少年犯罪的防治措施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青少年犯罪率在发达国家中一直比较低,这得益于日本建立了一套科学严密的青少年犯罪防治体系。这套防治体系调动了全社会的力量,从政府到民间,从学校到家庭,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周密协调;这套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措施:国家层面的管治、社会性的矫治和教育领域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时代,因信息的驳杂和多样而出现很多信息犯罪现象。而其中儿童网络色情犯罪问题得到了社会多方人士的关注,同时也提醒了我国对于儿童网络色情犯罪防治上的欠缺。本文将从我国儿童网络色情犯罪的现状,结合境外在此方面探索实践的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有建设性的建议。从立法、社会职能、校园以及制度层面细化防治措施,逐步解决儿童网络色情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艳群 《法制博览》2014,(2):60-61,36
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对人民的健康、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湘江流域是湖南省重金属污染重点区域,对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在重金属污染防治相关法制的建设中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和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治的相关立法和制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完善法律责任机制,为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于顺  滕宝毅 《法制博览》2024,(9):130-132
由于深度合成技术是开放源代码,一些以“AI换脸”“AI换声”为主要手段的合成类产品和服务也开始出现,而依托此类产品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屡见不鲜。目前“AI换脸”冒充身份诈骗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的涉案比重和涉案金额快速上升,其具有诈骗速度快、涉案金额高、事后反应慢等特点,社会危害性尤为凸显。本文通过介绍“AI换脸”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现状,并对近期“AI换脸”冒充身份诈骗案件频发的原因着重进行分析,最后对“AI换脸”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