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既是一本法律史书,亦是一本社会史书。它清晰而明确地论证了法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法不只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道德、伦理和信仰等价值观念,也调整和维护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中国法律与社会》一书第五章第一节的主题为"神判"。瞿同祖先生引经据典,依据大量个案和判例,以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中的神判在社会上的实施情况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揭示了中国古代的神判与法律功能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是由哲学和神学纵横交织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其思想体系中的"神"并不仅仅是早期希腊哲学风格的流脉余韵,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柏拉图刻意对"神"进行政治化改造的结果。由于其政治化哲学的不完备性,政治化的神不但在这个体系中获得了必要性,而且与政治化哲学形成了一种互补共生的存在状态,两者共同支撑起以政治之善为最高原则的理论大厦。  相似文献   

3.
《西藏统一战线》2004,(4):18-18
苯教是一种祟信多神的原始宗教.它起源于西藏高原上古老的民间的自然崇拜。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古代神判法到人判法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证明,世界各国古代一般都经历过神权政治、神判法阶段。中国古代在奴隶制时期也实行神权政治、神判法,到春秋战国之际才开始发生变化,这个观点在学术界似乎成为定论。实际上中国古代神判法经过奴隶社会上千年的存在发展,到西周时期发生了一次深刻革命,随着神权的被怀疑而开始动摇,在司法审判领域,人们也开始从人事的视角审察法律的制定、刑罚的施用等重要问题,认  相似文献   

5.
从纠纷解决主体的角度看,清代贵州田土纠纷解决制度包括了乡村精英解决田土纠纷制度、中人解决田土纠纷制度、田土纠纷的"神判"制度、官府解决田土纠纷制度,清代贵州田土纠纷解决制度具有"内柔外刚"、"诚信至上"、"调解为本"等特征,它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土地纠纷的解决具有两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范立强 《当代广西》2013,(17):26-27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个大舞台,三环集团珍惜每次‘跳舞’的机会,尽力展露‘风采’,吸引客商眼球。每年博览会后,都有很多客商找上门来。"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环集团")南宁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陆延云说,从2004年起,三环集团就从未"缺位"中国-东盟博览会。10年来,博览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三环也没少"沾光"。说起"沾光"的事,陆延云体会很深。像很多实体企业一样,三环集团自成立以来,就不停地创新技术,其产品质量有口皆碑,耐用、不易刮花、色彩丰富,众多优势集于一身,深受百姓喜爱。虽物美质优,口碑良好,但单靠顾客口耳相传,三环陶瓷依然"养  相似文献   

7.
张祎娜 《理论月刊》2008,(4):40-42,46
13世纪伟大的神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在早期的著作<存在者与本质>一书中就清楚地表明了他的形而上学哲学思想.对"本质"等形而上学概念的分析构成了他神哲学思想的基础.本文正是通过对<存在者与本质>一书中"本质"概念的分析和梳理,让大家明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形而上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媒体报道了这样两件事:一是四川省眉山市一位副市长的父母在要求其为家庭成员“走后门”捞好处遭拒绝以后,竞以“儿子不赡养老人”为由,将自己的儿子告上了法庭;二是湖南一名不给同学提供作弊便利的学生,被他的同学乱棒打死。  相似文献   

9.
13世纪伟大的神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在早期的著作<存在者与本质>一书中就清楚地表明了他的形而上学哲学思想.对"本质"等形而上学概念的分析构成了他神哲学思想的基础.本文正是通过对<存在者与本质>一书中"本质"概念的分析和梳理,让大家明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形而上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记得一部美国电影里美丽女主角曾说过:你不能拒绝巧克力,就像你不能拒绝爱情。巧克力被古代阿兹特克入奉为“神的食物”,这不无道理。 现代科学发现,巧克力中的多酚类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可可碱、咖啡碱等物质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提高注意力;可可脂中的硬脂酸可以奇迹般地降低胆固醇,令巧克力略微苦涩的单宁能预防龋齿;苯乙胺被认为是大脑产生恋爱般愉悦感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11.
将诉讼事件的一部分与他部分分离,先予终结的终局判决,即称一部终局判决。我们所熟悉的判决绝大部分都是全部终局判决,而对一部终局判决的认识则相对匮乏。一部终局判决可以简化审理过程.避免当事人与法院进行不必要的纠缠,进而节省诉讼资源,同时可以使当事人就该一部终局判决部分先获解决,使得胜诉者之私权早获保护。  相似文献   

12.
实践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但实践活动本身却存在合理性问题。从价值论的角度看 ,实践是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手段 ,实践本身与主体之间构成了特殊的价值关系。这一价值关系决定了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评价实践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制度安排的伦理考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纬 《思想战线》2002,28(3):5-9
任何制度都是一种规则或规范的安排 ,一种人类的理性选择。这种安排和选择决定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同时 ,也是制度的进化和变革的过程。一部社会制度的变迁史 ,就是不断引入新的规则与规范、新的合作与竞争、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选择的创新发展史。这其中伴随着人们对正义、平等等价值的追求 ,以及制度安排的伦理考量  相似文献   

14.
程宗璋 《青年论坛》2003,4(2):81-84
本文从哲学的价值判断视角对法治作了全新的理解:“众人之治优于一人之治”,在于其尊重了由多元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多元价值判断的“重叠共识”;正义性的“良法”,在于其所确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符合了客观规律和社会需求;“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在于法律作为人们行为评价和规制标准得到了普遍的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在于该种价值判断标准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相对稳定性。法的制定、法的实现和法律监督,其意义在于法律如何确定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并使之得到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5.
孟子对舜的诸多论述体现出独特的观念:首先,孝作为一种道德原则源于人的本性之善。其次,孝是具有最高价值的道德原则,它不仅能够实现于血亲关系和家庭中,也可推及于社会群体及天地万物,具有强大的示范与感化作用。再次,在具体的实践方式上,为人子者应顺乎父母、得乎父母,对父母时时保持发诸本心的诚与敬。最后,在不同的道德原则发生冲突时,应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具有更高价值的道德原则作为判断与选择的标准,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诉权论是关于诉讼出发的理论,那么既判力论可以说是诉讼终结点的理论。目前,德、日等国对既判力论的研究较为深刻、规范和精致,而我国不仅在立法上轻视,且在司法实践中也十分漠视,因此,对既判力论的探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论荣辱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荣辱作为一对基本的道德范畴 ,内含社会和个人对特定事件与人物的价值判断 ,反映人的道德价值、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 ,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对荣辱要做出正确的评判 ,必须从人的行为的善恶正邪出发 ,方能对其本性和根源进行透彻的理解。“荣辱”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归根到底来源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经济关系 ,其内涵会随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道德教育应该遵循以义制利、以公导私、先予后取的原则指导荣辱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实践操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而通过与台湾地区相关立法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法状况、当事人、范围、法律适用、裁判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大陆立法之不足是主要原因.本文期望能从此比较分析中得出对即将修改的大陆刑事诉讼法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have enjoyed huge success,but will they change the landscape of China’s financial sector?Wang Kang,27,works for a Beijing branch of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ICBC),a major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in China and the largest bank  相似文献   

20.
正China Chinese State Councilor Yang Jiechi severely criticized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s visit to the Yasukuni Shrine,calling it a brazen affront to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that suffered from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colonial ru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