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忆父亲阚维雍将军阚培荪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已整整50年了。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的殊死战争中,我全国军民英勇奋战,前仆后继,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的父亲第三十一军一三一师师长阈维雍将军于1944年秋奉命率部防守桂林,他以微弱兵力,抗拒数...  相似文献   

2.
这样的钱我不要李天平上个月回家休假,父亲的胃病又犯了,痛的连饭都吃不下去。作为儿子,我很难受,家里的主要支柱就是父亲,妹妹又在上学。我和母亲硬将父亲拉到乡医院,医生让先交200元的住院费。我将家里的一点钱和自己的全部都拿出来,只凑了50多元。我求医生...  相似文献   

3.
祖父黄炎培的客厅里摆着一张父亲的遗像,旁边写道:“我们每一回走过北京天安门,望见高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想起千千万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生命者中间有一个是你。”父亲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记得在我孩提时,父亲是那么慈祥。大概是中年得子的缘故,他从不对孩子发脾气。有时我们顽皮受到母亲责打时,父亲总是出来袒护我们。上海解放前不久的一个晚上,父亲没有回家。特务们闯进家搜查,母亲很紧张,说父亲被捕了。从此家里就得不到安宁,白天是特务的恫吓和调查,晚上听到的是上海周围的隆隆炮声。上海解放了!可是父亲却没有…  相似文献   

4.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值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建校5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公安大学党委和全校师生向参加今天校庆活动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创建于1948年7月,历经几次更名、合并,1984年改建为全日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2月,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形成了从严治校、勤俭办学的光荣传统和忠诚、求实、勤奋、严谨、开拓的优良校风。一代又一代的…  相似文献   

5.
国闯 《人大建设》2005,(3):56-56
我是一位农村青年。2003年11月,我父亲突发急病去世。在清理父亲留下的遗物时,我发现一张借款条,是邻村王某欠我父亲1万元钱.借款到期2004年10月1日.并由我村村民陈某作担保人。借款期限届满后,当我向王某和陈某要钱时,他们不是说钱已还给我父亲,就是说我父亲已去世,我没有权利向他们要钱。请问,债权人死亡,继承人能否代替债权人行使债权?  相似文献   

6.
50年代初,曾有一出话剧《故都春晓》,载誉京华,就是将傅作义接受和谈,北京和平解放的故事,艺术化地呈现在舞台。我的弟弟出差到呼和浩特见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副主任周钧同志时,他对我弟弟说:“话剧中那位动员傅作义和平起义的老人就是你的父亲孔繁老先生。”(周...  相似文献   

7.
深情在沃土     
父亲在“文革”中被害已经十一年了,我只是~名普通的大学生、现役军官,胡耀邦部长对我父亲冤案的平反过程这么重视,对我因父亲落实政策受到的株连这么关心,办事效率如此惊人,真是让我感动和钦佩!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陈泽同与毛泽东周世钊的一段往事追记陈淞我的父亲陈泽同,于1898年生,1989年逝世,湖南长沙人。父亲生前是一名高级建筑工程师。1919年,父亲11岁,在长沙市修业小学读高小。这一年,毛主席与他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先生同在修业小学任教,毛主席教历...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是从事律师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前不久,一位年轻人携其父亲到我的律师事务所咨询有关“三小”的问题。由于我不熟悉20世纪50年代那段历史,我只好抱歉地对他说自己也不清楚。事后,我想到了贵刊编辑同志,特写此信请教你们,以便在今后工作中再遇到类似问题时,给对方一个明确的说法。 重庆市知晓律师事务所 刘知晓 “三小”问题的由来及区别工作是一项老工作。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私方人员的企业被改造成公私合营企业,私方人员在企业内接受劳动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  相似文献   

10.
热气逼人的1995年夏天,我收到了珠海市人民警察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也就为了这一纸通知书,我与父亲进行了最后一次的顶牛。父亲以一百个的理由和他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来反对我走过警校的大门。因为,在父亲的心目中,这不是一个好的职业,何况,家庭经济也不允许我进入警校。但,我依然坚定、执著,谁也改变不了我的警察梦。我忘不了乡亲们在流氓地痞的淫威下的敢怒而不敢言,忘不了今天我的家所以困苦潦倒的原因。当我把警校的通知书交给父亲时,父亲只一个劲地抽着水烟,眼睛看着那虚渺的烟圈,一动也不动。母亲却红着眼,只顾忙着自己…  相似文献   

11.
忌日的怀念     
2000年 12月 18日是我父亲去世一周年忌日,特写以下文字,作为对父亲的纪念和对父亲在天之灵的安慰。   我的父亲田海顺,河南偃师市前杜楼村人,黄埔军校一分校第 17期学员, 1987年加入黄埔军校同学会。   父亲于 1920年 4月 29日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尽管很穷,爷爷还是想办法供父亲上学。父亲上完中学,正赶上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法西斯疯狂入侵,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大批热血男儿投笔从戎。父亲也义无反顾地投考了黄埔军校,立志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军人,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生日     
再过几天就是父亲的生日。父亲已是五十好几的人,和土坷垃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为了我们姐弟俩父亲打柴割草,挑炭卖菜,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为有足够的资金供我上大学,父亲忍痛让姐姐在初二时辍了学。可惜我不高考名落孙山。不顾父亲要我复读的劝诫,我毅然选择了南下打工。这五年中,我干过小工,提过灰桶,建筑工地上吃苦的活儿我都最后才进了市保安公司。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五年来没有回过一次家。我若不混出点名堂来,决不回家。父亲拿着信,老逢人便赞他的儿子有志气,他在回信中祝福我早日成功,衣锦还乡,记得当初在家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今年75岁的父亲是一位有着53年党龄,33年军龄的离休干部。父亲教育我的两件事,使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14.
走过悲伤     
一20年来,父亲35岁的生命像一面旌旗飘扬在我们的上空……这是1990年,我回老家时,为父亲的墓碑重新撰写的铭文。在这以前的20年里,我清楚地知道,我,我的兄弟,我的妹妹,以及我的不幸的母亲是怎么走过来的,父亲的去世是怎样改变了我们全家人的命运。我那时才11岁,而我最小的妹妹还在襁褓之中。20年岁月沧桑,为父亲重新立碑的时候,我已经在远离家乡的郑州──河南省公安厅《公安月刊》杂志社供职。公安记者的职业又使我一次次地面对年轻战友的牺牲,严东方,姚次会,马喜国,郑榜义,季立新,王立新……他们的牺牲将…  相似文献   

15.
我父有为伯父偿还欠债的义务吗?编辑同志:我爷爷奶奶只有我父亲和伯父两个儿子,由于家穷,伯父终生未婚。1983年伯父和我父分家另过,伯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1988年伯父得病,一年半之后去世。他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但欠下大笔外债。我父亲东借西借.最后剩下...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的50周年。这是非常值得纪念的50年。有的同志问,在这50年中,作为执政党有些什么主要的政绩?对我们的国家产生哪些重大的影响?我认为,只有首先搞清楚一个重要问题,才有可能深刻地认识全国人民为什么要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我们说:这50年是极不平凡的50年。其所以不平凡:首先,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人民大革命和人民解放战争,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50年。毛泽东在1949年说:中国…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信     
多少次,梦里清楚地看到父母慈祥的面容和期待的目光;多少次,耳边依稀听见父亲的谆谆教诲和母亲亲切的嘱咐。面对父亲的信,我早已潸然泪下,眼前不禁又浮现出白发苍苍的父亲和母亲站在风里向我挥手……更加坚定了我向上的信心,加快了我前进的步伐——我不想见到父亲失望的眼神和母亲痛苦的眼泪。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录下这封父亲的信,与所有的保安战友们共勉——“我亲爱的儿子:昨天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的情况,甚慰。近20年来,你一直呆在我和你妈的身边,虽然咱家境贫寒,却一直尽力供你上学,希望你立大志,走大路,不忍你为生活所…  相似文献   

18.
    
杨启刚 《人大论坛》2008,(12):46-47
1978年:父亲终于回家了 母亲盼了整整13年,1978年的那个初秋九月,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把父亲从新疆调回贵州。这一年,我们全家终于团圆。我和妹妹再也用不着苦苦等待两年才探亲回家一次的父亲了。  相似文献   

19.
李向阳 《今日民族》2001,(11):30-32
2001年7月21日,不管我们怎么呼唤,父亲再也睁不开眼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名叫李长猛,1921年12月17日生于昭通市一个回族贫民家庭,在父亲的生卒日期中,我发现了三个基本数字:1、2、7,这三个数字的组合是父亲的生日:1921年12月17日,又是这三个数字的组合是父亲的卒日:2001年7月21日。这三个数字的组合也是党的生日:1921年7月1日,这三个数字有什么巧合?几天来我一直若有所思。当党组织写出父亲的生平时,我心里不觉一动,1、2、7不正是父亲一生的总结吗?“1”是一心一意跟党走…  相似文献   

20.
人有信仰不低头曹正文我是1988年在上海加入九三学社的,但九三学社对我的影响,却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时代。我父亲有一位老朋友,那就是复旦大学笪移今教授,父亲在我懂事时,就给我讲了笪移今伯伯的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敢于直言,父亲希望我长大后也能如此。我便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