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涛 《中国公证》2011,(8):64-64
还记得念大学那会儿,宪法老师对我们说:“学法律的人,何止成千上万,初衷都想迈进法律系统,可最终能够从事与法律相关工作的,充其量也就是十分之三。所以,你们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当时听完老师的话,我心中默语:但愿,自己别是那可怜的“十分之七”。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与几位朋友闲聊中,有人对我说,“但愿你作为一位律师的情感没有被法律条文所割裂”。往事并不如烟,六年来律师历程的点点滴滴霎时成为我心头的感悟,不经意间,厚厚的卷宗变成一件件鲜活的案例。在某个片刻我突然明白,原来自己一直在情与法的边缘奔走。常言道,法不容情,那么作为法律人呢?是否也应该幽闭自己的情怀,成为枯燥、呆板的法条的殉葬品和卫道士呢?  相似文献   

3.
半杯茶     
陈耔澐 《检察风云》2013,(13):88-89
就这样一个凉凉的夜,我想她。系着层层思念的心,腾飞不起来,似掏空了的牛油果,心没了,却沉重。好几个这样的夜晚,我记挂她。虽然她不会知道。就是这样一个个凉夜,我的眼帘印入《翠竹伯劳图》,一丛青竹和红叶高高在上,笔法秀劲。那灰白而挺健的羽翼,是怎样的一种思想慰藉啊!在这寂静的夜晚,仿佛画中的伯劳发出呼唤。但愿这叫声飘向她的笔端,飘过她的笔画。我想她,想她那样无微不至地描画。  相似文献   

4.
惯性思维     
单位一把手对我说:"明天上面要来检查工作,你赶快把今年的工作总结写出来,到时我要汇报用。"我说:"马上就去写,不过有些数字还没统计出来,你看怎么办?"一把手想了想说:"还是老办法,在去年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同性恋者和我们一样,都有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并且这样的权利不应受到侵犯。我们想对同性恋人群说一声,我可以不认同你生活的方式,但是我愿意捍卫你不同于我的生活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有一则故事:一个男人死后来到天上,他遇到一位天使,天使说可以帮他实现愿望。他说:“我这一辈子太辛苦,每天都在干活,也没有好好享受过。我希望过一种每天不用干活.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的日子。”于是.天使把他带到了一个地方。开始的时候,他很快乐,不过,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不到三个月,他就觉得越来越空虚。接下来的日子,他觉得越来越难熬,于是,他又找到那位天使,恳求说:“请给我一份工作吧,请让我做点什么吧.这样每天无所事事的生活,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天使说:“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给你做。”这个男人说:“如果再不让我做事,让我这样天天干呆着.我宁愿下地狱!”天使严肃地说:“你以为这里是什么方?这里就是地狱!”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有人对宋祖英说,“现在有报纸批评你了,说就是你开了一个坏头,到金色大厅开演唱会”、“我想,我是开了个‘坏头’.但后来者应该有一个审核审批的过程,我们艺术走出去应该代表国家水平,国家应该有一个规范,是不是国家能控制,用一个标准审批?”她说.  相似文献   

8.
2005年的安防行业,可以说精彩不断,亮点纷呈,值得铭记的事情太多太多。本期“盘点2005专题”,仅从技术、产品、营销、工程四个方面,对2005年安防市场作全面回顾和总结,但愿对2006年的安防市场能够有一些裨益和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郭蕾 《公民与法治》2009,(11):34-34
“今天到娘家了,我想说说心里话……”、“我想接着刚才其他代表说的话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再补充几句……”9月1日,在市人大代表座谈会上,来自四县三区、不同行业的40余名市人大代表汇聚一堂、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13,(16):48-48
早上起床照镜子.发现自己和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抛歼长相上的细微变化,我说的不一样是神态f:面的不一样,我对着镜子暗自想:怎么变成了这副冷酷嘴脸。后来我花了5分钟时间细细想了一下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想到了几件事:  相似文献   

11.
梁凌 《公民与法治》2013,(22):52-52
女儿临睡前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这本书我多年前看过,现在只剩下模糊的印象。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一条大鱼,发财了吗?”  相似文献   

12.
林明 《法律与生活》2013,(18):39-39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孝的传统。什么是孝,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孝顺就地儿父母吃好仲好,农食无忧。可是,在我因犯罪被捕判刑入狱后,特别是通过“光明行”的学习,使我对“孝”的深刻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张浩  李芹 《中国审判》2011,(9):36-37
“我还是很紧张,第一次打官司,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没事,听我说,现在打官司不像你想的那么可怕,又不是旧社会的三堂会审,何况咱同意调解。调解,知道不?就是你有啥想法意见和条件都可以锣对锣、鼓对鼓地说,法官一听就一清二楚L到时还能冤枉了你?!”  相似文献   

14.
执法手记     
《法律与生活》2013,(2):43-43
如何对“潜规则”说“不” 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分享两点思考。 第一,诉讼当事人对于律师在代理费之外提出的索要钱财的要求,务必留个心眼。  相似文献   

15.
鸟瞰上海     
一位事前不肯透露采访内容的老外导演问我:“为什么拍上海?”我回答说:“因为我是上海人。”
  “为什么选择登高拍摄?”,面对接踵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我回答说:中国古人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想他不一定知道王之涣是何许人也,也不知道翻译是如何翻译的。但老外听完后点了点头说道:“高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暖被悟禅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地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座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许多人对我都是冷言冷语,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更是少得可怜。今天去化缘,这么冷的天都没有人给我开门,化到的斋饭也少得可怜。师父,我们菩提寺要想成为你所说的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怕是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17.
人有的时候会想这样的问题,我是谁?其实这是人的一种自我反思,或者也可以说,是人在给自己进行一个定位。答案可以非常丰富,但是我想,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和他的职业有关联,一个人是干什么的,一个人一生在干什么。我,是一个律师。我是杨仲凯律师,这个概念模糊而又具体。我心目中的律师是怎样的,其实也可以归纳为,我,对自己怎样去要求,自己的人生怎样延展,怎样活下去。在想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本真的我和作为一个律师的我,撕裂成为两个人,一个是思考者,一个是游走在时光里的践行者,这种自我的要求,让两个我互相成为镜子,相互对照,试图达成一种完美的统一。我想,完成“我心目中的律师”的命题,叙事可能远比论说生动,不如就写一段往事吧——  相似文献   

18.
刘娟 《中国公证》2010,(3):61-62
我是2003年1月到天津市南开公证处,开始了我人生当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并从做孙慧敏老师的助理开始了我的公证职业生涯。现在常听到有人说我的办证风格很像孙老师.我想这是对我很大的褒奖.但我也深知。自己在一些办证细节、以及对复杂问题的应对上还无法企及孙老师。我想这不仅是我.也是每一个年轻公证员与老公证员的差距。六年多了,从助理到独立执业.  相似文献   

19.
不可能一名法官审问一个小偷时说:“但愿我在这里是最后一次见到你!”小偷说:“这不可能。”法官问:“为什么?”小偷说:“听说你们当法官的改行非常少。”打哈欠一惯偷被送进监狱,同牢房的人问他:“你是犯了什么事进来的?”“打哈欠。”惯偷答道。“打哈欠也犯法?”众囚惊问。“那倒不是,”惯偷说,我夜里下手时打了个哈欠,不料声音太大,把主人惊醒了。”为什么警察敲门登记户口,听见屋里乒乓作响,好像有人打架。门开了,出来一个女人,警察问:“你们这里谁是户主?”“你等一会儿,我们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女人说完回到屋里,…  相似文献   

20.
“我最想的事情就是看见我的父母,给他们跪下,向他们说声对不起。”——这就是本文三个主人公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