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践性之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青年论坛》2002,(2):74-75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是高校之职责所在 ,而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德育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则应当居于首要地位。然而 ,由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尚未构建一个切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 ,使德育工作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此 ,笔者以为可以从加强对德育理论的研究工作 ,解决全员德育意识不高的问题 ,探索多样化和可操作性的德育方法 ,建立科学化的德育评价体系和优化德育环境等几方面入手 ,来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莫雪玲  闫雪梅 《传承》2010,(33):72-73
非智力因素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德育的基础,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主要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过程。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从而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由于道德主体道德需要的欠缺、大学道德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大学德育工作机制存在着缺陷、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通过加强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的培养,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健全德育工作机制等措施可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重在建设.应培养人才、善用人才、重用人才,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建设好一支坚强的富有创造力、生命力的德育队伍.德育工作要取得卓有成效的实绩,德育理论要完善繁荣,德育方法要创新,整个德育建设要有大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和使用人才,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高校德育才能出成果,出精品,才能有新发现、新创造,可以说这是高校德育重在建设的一项最基本最要紧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校德育途径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德育与其重视高校德育途径的探索密不可分.美国选择了全面主义的德育模式,对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进行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德育实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拓宽了高校德育的途径.分析美国高校德育途径的特点,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对创新与完善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德育教师责无旁贷。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要求德育教师自身要硬、德育手段要多样、整体德育环境要强化,以此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质量,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真正办好令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校应把德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德育具有塑造高尚灵魂、净化社会空气、完善个体人格、强化环境意识的功能。但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构建全新的高校德育工作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储祖旺 《理论月刊》2001,(11):47-49
全球化把中国纳入了世界发展的轨道,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德育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和创新德育运行机制,由多方面构成的大德育体系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调整高校德育实施的措施和手段,培养出适应全球化的国际人才,把一个稳步发展而又富有活力的高校德育带入新世纪。  相似文献   

9.
田琼 《前沿》2013,(6):190-191
我国社会改革正处于迅猛发展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标是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在传统的评价思维和手段已经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需要时,不断探索德育评价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成为了现阶段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阐述了德育评价的作用,分析了现有德育评价体系的不足,总结提出了德育评价体系应遵循的五个基本原则:一是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二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三是点和面相结合;四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五是评价与指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德育工作的真善美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新 《前沿》2010,(14):197-200
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高校德育之追求。高校德育体现真,即追求德育工作的规律性:德育目标合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德育内容体现时代精神;德育方法适应新人类的特点。高校德育体现善,即追求德育工作的学生性:德育工作为了全体大学生,德育工作依靠全体大学生,德育成果惠及全体大学生。高校德育体现美,即追求德育工作的和谐性:高校和谐发展,教师和谐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蒙爱群 《传承》2009,(4):82-83
由于道德主体道德需要的欠缺、大学道德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大学德育工作机制存在着缺陷、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通过加强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的培养,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健全德育工作机制等措施可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王丹丹  邵妍  曹万鹏 《传承》2011,(18):42-43,87
和谐社会视野下,构建高校德育体系离不开一定的原则及机制。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三贴近"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及德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健全运用德育工作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重在建设。应培养人才、善用人才、重用人才,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建设好一支坚强的富有创造力、生命力的德育队伍。德育工作要取得卓有成效的实绩,德育理论要完善繁荣,德育方法要创新,整个德育建设要有大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和使用人才,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高校德育才能出成果,出精品,才能有新发现、新创造,可以说这是高校德育重在建设的一项最基本最要紧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继承儒家和谐思想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和谐思想是高校德育重要的思想文化背景,儒家和谐思想与高校德育的结合有着良好的社会条件.继承和发展儒家和谐思想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优秀和丰富的资源,有利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能够增强高校德育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亲和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 《理论月刊》2005,(11):155-156,158
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亲和力是指高校德育工作者以自身特有的素质和人格魅力,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亲近、和谐、感染、凝聚的力量。德育工作者的亲和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对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亲和力将是新时期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和完善,使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伴随着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化,高校德育也表现出种种冲突和困惑。在新的千年来临之际,正确分析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科学地提出高校德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认真研究高校德育如何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跨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是摆在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十分现实而紧迫的课题。一、新的时代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多元冲击,高校德育的现实严重滞后,要求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为一个价值多元化的国家。其高校德育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一套操作性较强、实效性较高的德育体系。概括美国高校德育的现状之后.发现在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德育渗透、德育实践、心理教育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特色内容。本文研究探讨当代美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做法.在比较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对于加强与改进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使之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日益便捷,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既给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又给其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里饱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对于高校德育建设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入到高校的德育建设工作已成为了高校及其思政教育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德育思想对于高校德育建设工作的重要作用,以期探讨出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建设工作的有效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工作模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要正视传统德育工作的不足之处,分析其处于困境的原因,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改变德育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模式,将德育与智育区分开来,促进正面教育与间接渗透的统一,进一步搞好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德智体美劳教育中,美育与德育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美育与德育的根本目标一致、内容相互渗透、作用相辅相成。美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高校培养21世纪人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