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顽固派:“重点突破”的阴谋破产了。张策安下台,改换韩涵担任专员。韩涵问陈石和业主团的地主们:“你们甘愿就此罢休了吗?”陈石颇有心计地回答:“既然‘硬’的啃不下,我们就要改换策略,找‘软’的下口。”来“软”的有3种“软法。”一是地主挑选“软”的咬,到所谓的“软”地方去牧租。哪些是“软”地方呢?就是我们党的力量相对薄弱、群众基础比较差的地方。而能对“软”地方采取“硬”手段的,大多是带有武装的反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第一次率红四军入闽是在1929年3月间。那时我任闽西特委宣传部长。红四军进入长汀那天晚上,土著军阀陈国辉派一个团来到龙岩东肖,他们怕我们受红军入闽的影响而举行武装暴动。我在郭滴人家里写标语:“欢迎红军来龙岩”、“消灭土匪陈国辉”,连夜把写好的标语,沿着公路两旁一直贴到陈国辉旅部。不久,省委书记罗明写信给我,要我当闽西特委书记(原特委书记郭慕亮留苏去  相似文献   

3.
韩非子说:“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己。”意思是说:“‘知人’而‘治人’容易;‘知己’而‘治己’就困难多了。”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握有一定权力的干部中,往往“忧他”者甚多,“优己”者甚少。正如有的同志对公款吃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写道:“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最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此,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例如,要进行土地改革,对于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各占人口多少,各有多  相似文献   

5.
草莽陈国辉     
1932年12月23日,35岁的陈国辉在福州伏法。社会人士中有云罪有应得,也有惋其不幸。时国府主席林森赠挽联云:“兴学五百,筑路三千,谁言武林无学识;三十而立,拥兵十万,堪称草莽出英雄。”上海市长吴铁城亦挽联:“兴学四百,辟路三千,贤者所难能,莫谓武人无卓识。”陈国辉何许人也?请看本文分解。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省委对一份即将下达的文件进行意见咨询,这份文件的标题中有“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决定”的字眼。任老看后,有感而发,提笔给李长春同志写信:“……用‘大兴’这个词不太合适。以前我们什么都喜欢用‘大’字,如‘大跃进’、‘大炼钢铁’、‘大干快上’、‘文化大革命’、‘一大二公’……结果怎样?  相似文献   

7.
许世友,原名叫许士友、许仕友,1938年一天,毛泽东和许世友交谈,问他:“你的名字是叫‘士友’,还是叫‘仕友’呀?”许世友回答说:“单人旁的‘仕’,也有人写成战士的‘士’”.“仕途多风险呀,还是不要和仕交朋友,我们要解放全中国,要实现世界大同,要和世界人民交朋友,还是改为世界的‘世’好!”从此,许仕友就改名为后来所用的含义不俗的名字.  相似文献   

8.
朱镕基总理曾为庆祝清华大学机电系建系60周年撰文。文中有一段话告诫清华学子:“你们来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学‘为学’。”朱镕基总理在这里把“为人”置于“为学”之先,足见“为人”在一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家报纸在刊发的一条关于海峡两岸古琴交流会的消息中。使用了“台湾国立艺术学院的师生……”的提法,出现了不应有的差错。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关于海峡两岸交往中有关称谓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第二条明确规定:“台湾的团体在两岸交往中不能使用‘中华民国’、‘中华全国’、‘中央’、‘全国’、‘国立’等有‘国家’或‘中央政府’含义的称谓。”各新闻单位在报道海峡两岸交往活动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严格区分,一个国家内的两岸交往和国与国间的国际交往的不同性质,不能在称谓…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1.
答: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左”的倾向在党内仍有一定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报告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又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志,是检验领导实践‘三个代表’好不好的试金石”。可见,“执政为民”不只是一般的政治要求和个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他还指出:“‘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象越‘左’越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这里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左”的东西根深蒂固,带有革命的色彩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亟待深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与“‘左’比右好”观念的长期禁锢有极大关系。而这一观念似未系统清理过。因此,对“‘左’比右好”作一番评析,辨明是非,将有助于使更多的人进一步从“左”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4.
正是在“左”倾思潮四处泛滥,人们心头充满了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高屋建瓴,冲破姓“社”姓“资”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重新启动,隆隆前进。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旗帜鲜明地反击了“左”倾思潮,批驳了假扮成马克思主义的“左”的谬论。邓小平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它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姓“社”姓“资”横加干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现状,邓小平说:  相似文献   

15.
胡昌方 《前线》2012,(5):58-58
近日有幸参加一个座谈会,议题为“如何转变工作作风”。会上某位领导一席话,令本人叫好不迭。他说:“当领导的既要‘会讲’,又当‘能干’,还须‘善听’;‘听功’、‘说功’、‘做功’缺一不可;欲展‘说功’、‘做功’,必先练‘听功’,即善于倾听人们的意见、呼声、批评。”  相似文献   

16.
某市环保部门最近收到一封有30户农民联合签名的环境 污染举报信,反映村庄附近新建的小化工厂经济效益可观, 但排放有害气体,对生活环境造成危害。在信中,农民朋友 激愤地说: “‘小康’不如健康!我们要的是健康的‘小 康’。” “‘小康’不如健康”,从农民朋友“健康的‘小康”’的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我们特邀全国党建问题的研究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叶笃初教授为我刊撰写了“‘七一’感言——‘三个代表’与‘四个坚持’的再学习”,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渭县司法局在扎实做好各项“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提出了“法制宣传‘育民’、人民调解‘和民’、法律服务‘便民’、法律援助‘惠民’、特群管理‘安民’、双联行动‘富民”’的“六民”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自选动作”,全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学习教育活动与业务工作相得益彰、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19.
深秋时节,在北京工作的侄儿明明回到小城度假,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二叔,还是家乡的空气好,北京这段时间雾霾太大了,弄得我每天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戴口罩.”我笑着说:“北京雾霾大,跟你也有关系.”“在一些大中城市的繁华区域,高楼大厦到处耸立,70%以上的下垫面都是不渗水的水泥混凝土之类的硬质建材.也就是说,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地带,已经没有自然界的水、土、气的生态关系,城市局域的微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呈现出所谓‘五岛效应’的城市气候特征.所谓的‘五岛’即‘热岛“干岛“湿岛“雨岛’‘浑浊岛’.这里的‘浑浊岛’又称‘霾岛’或‘雾霾岛’,有些专家甚至认为高楼大厦是产生城市雾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当前,有少数党员干部把庸俗关系学带入党内生活,把坚持原则的同志视为“正统”和“不适时宜”、“不讲感情”,致使思想斗争难开展,感情交流不纯真。有的怕坚持原则产生积怨,不好共事,用评功摆好笼络感情,用吃吃喝喝培养感情,个别的还用权物交易融洽感情,甚至出现了“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之间‘包着’、‘让着’”的庸俗习气;有的“好人主义”滋长,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发现意见“顺杆爬”,原则问题“打哈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