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和合“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这种文化强调事物是不同因素的相异相成和紧密凝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辩证思想和系统观念,体现了客观事物存在的多样性和多样事物的统一性.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1世纪我国大力提倡的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华“和合“文化具有某种契合关系.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和合“文化现代意义的体现.因此,科学理解和正确发掘中华“和合“文化,充分汲取和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的和合文化内含朴素的辩证法,倡导和谐与合作,对于处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积极作用。在国际经济全球化、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特别需要加强对中华和合文化的研究与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概念和政治伦理概念,被广泛用于认识自然、治国处事、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合思想。进入21世纪,在我国大力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科学理解和正确发掘中华和合文化,充分借鉴和吸收传统和合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沉淀而来最富生命力的精华和核心。和合文化是统战文化形成的历史源头;统战文化承接了和合文化的核心精髓;和合理念是和合文化在新时代统战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协商文化是和合文化在新时代统战文化中的全新演绎。新时代推进统战文化建构,增进统战文化自信,需要以和合文化为依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提升统战文化的多元供给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影响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5.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被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合文化与"同心"思想关系密切,和合文化是同心思想产生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根源,和合文化的和而不同是同心思想的重要价值理念,和合文化中和处原理、和爱原理、和生原理等为同心思想的实际运用和发展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文化解读——中华和合文化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是中华和合文化价值取向的逻辑必然,一方面,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对理想社会的要求必然以和谐融洽为基本原则和最高境界,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合精神的价值引导,无论是协调现实利益关系还是增加社会财富,都内在要求发挥中华和合精神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诞生 ,这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和合文化相互交汇的产物 ,是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中国统一战线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 ,中华和合文化中的精华为统一战线所吸收、所契合、所融汇 ,使统一战线的血肉更加丰满 ,更具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进入 2 1世纪 ,面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 ,统一战线需要进一步吸纳和合文化思想 ,借鉴和合文化精神 ,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显示更加巨大的威力。  一、中华和合文化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联系  首先 ,和合…  相似文献   

8.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和道家有着极其丰富的和谐观念。和合文化与传统的和谐观为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统战工作者可借鉴中华和合文化中的“和处”、“和生”、“和爱”等理论 思想,用于指导统战工作实践,使统战工作具有人情味,以达到团结、联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具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内涵.要充分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合"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民政协是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的产物和象征.人民政协是发挥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重要舞台;人民政协文化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当中,承接了"和合文化"的精髓;"和而不同"思想体现了人民政协工作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和合”文化、“修身”文化和“善缘”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既讲求同舟共济、和谐统一,又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从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和合文化探析中国多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中国开展了与周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集团的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的思想源自于传统的和合文化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特点都映射在中国多边外交思想中,从传统中分析出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多边外交思想是对和合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更是结合中国国情和世界格局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4.
学术信息1     
建构中国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一种可行的理论模式,是在中华和合文化酝酿下产生的和合主义。和合主义的四个理论支柱:和平与发展、相互依存与合作、独立自主、国际和合体,均可在业已存在的四种理论流派中探根寻源。和合主义充满生命力和现实价值,其理论成形符合思想蠕动的规律,但在目前操作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中华和合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文化所蕴涵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协调合作"、"和谐共生"等重要理念,以儒家文化为载体,贯穿于先秦以来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各个时代,被各家各派广泛认同,对民族精神、意识形态乃至风俗习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的影响深远至今,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首要价值观。古代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世界和人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和合精神"也将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而被不同民族、人种、肤色、文化、信仰、语言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16.
和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战略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和平思想与主张,并为中国作出了和平发展的战略决策。其和平思想与和平实践都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最有价值的观念,也是维护中国五千年历史没有中断的坚韧纽带.本文从发生学意义上阐释这一思想渊源和内涵,指出这一思想不仅在历史上推动了中华多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在现实上对世界全球化的过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精神的层面上看,统一战线是结成联盟的各方的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包含丰富的统战人文资源,天地人和谐合一的本体论世界观,是统一战线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厚德载物的道德品格,是统一战线赖以形成的前提条件;贵“和”尚“中”的方法论,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个人修身处世的主要手段,突出了一种和合精神。本文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观念是统一战线的思想精髓,可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座右铭。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新启动文化统一战线战略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作为一项国际性大型体育赛事的综合文艺活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与机会,是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一次成功实践。本文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和而不同”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艺术、中国与世界三方面的“和合”与“融通”。其立意、形式、服务的突破和叙述视角、表演主体的转换显示出与以往开幕式的不同,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的和合思想是中华和合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相融合的最新成果。其理论渊源有中华和合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理论和新中国历任领导人的和合理论与实践这三个方面;其内涵是在和的基础上实现合,在团结、和谐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以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具体来讲有个人身心的和合、贵在人和、社会的和谐、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这几个方面;其创新发展之处是立足于唯物史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另外,习近平重视以和合文化滋养人的心灵,以文化人;其和合思想的当代价值为涵养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智慧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