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与法制》2020,(1):62-63
案例之困“姑娘,你们可得帮我出出主意,我是背着老伴儿和孩子来咨询的。”6月的北京骄阳似火,虽然已是下午5点钟,室外温度仍然高达34摄氏度。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推门走进了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来的这位老人姓李,已经72岁。李叔叔和前妾是青梅竹马,两人一辈子相涛以沫,生育了两个儿子。五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前妾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6,(8)
正对于保守的中国人来说,并没有立遗嘱的习惯。中华遗嘱库的出现并不是偶然,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华遗嘱库改变的将是几代中国人长期以来避讳遗嘱、不注重遗嘱确立的守旧观念。我国有多少老人?截至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15.5%。2.1亿的人里有将近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5年国内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法制》2013,(27):31-33
生活中,当遗嘱受益人(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凭死者生前遗嘱前去房产登记部门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时,均被告知,要对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进行公证。公证是继承房产、办理房产过户的必要条件,没有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书,房产登记部门一律拒绝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然而,这份执行了几十年的“铁规”,却被江苏省南京市一位年过五句的打工女扳倒,她认为房产管理部门的这一规定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遂将其告上了法庭。今年7月29日,她收到了法院的判决书,其诉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文典 《今日广西》2014,(7):22-22
台湾传记作家王丰《蒋介石的最后岁月与真假遗嘱问题》一文讲到,蒋逝世后公布的最后遗嘱是“补写”,是台湾官方版“政治遗嘱”,不是真正的遗嘱。事实上,王丰等人所不了解的是,蒋介石有在预计将有不测之时留遗嘱的习惯,他在晚年曾数次留遗嘱,这在其日记中有迹可寻。  相似文献   

5.
一位精神病老人立下一份遗嘱,对于这份遗嘱的效力,遗产继承人争执不下,并将官司打到了法院。那么,精神病人立下的遗嘱有效吗?  相似文献   

6.
一位重症病人在进手术室前立下了一份口头遗嘱,对他的房产进行分配,最后注明生效条件是“因本次手术不成功而亡故后本遗嘱立即生效,本次手术成功后此遗嘱无效”。面对相对复杂的家庭关系,病人本指望立了遗嘱可以摆平身后事避免家庭矛盾,却不料正是这份带生效条件的遗嘱在家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7.
遗嘱是人们对自己身后事的预先安排,亦是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眷顾。有的人通过遗嘱来表达自己对亲人、朋友的热爱和感激,有的人则用遗嘱实现未了的夙愿。形形色色的人必然造就形形色色的遗嘱,而历史上那些知名人士的遗嘱更是引人瞩目,他们的遗言成为了人们透视他们精彩、神秘人生的新视角。让我们通过他们的“最后独白”,去领略和体味他们的独特人生.  相似文献   

8.
木木 《民主与法制》2014,(36):62-63
郭光辉和郭光华是一对同母异父、相差21岁的兄弟。面对5间老宅,哥儿俩在舅舅主持下立了字据,父亲也留有遗嘱。但是,当字据与遗嘱内容相撞,是按字据将老宅判给弟弟。还是按遗嘱让哥哥继承? 老宅主人是位抗日英雄 郭德利老人家住河北省广宗县北塘疃乡。1937年2月,年仅15岁的郭德利和大一岁的刘凤花喜结良缘。“七七”事变后,郭德利告别新婚的妻子,毅然加入冀鲁豫游击队。炮火连天的岁月,这对新婚夫妇很快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失联。多方打听都没有丈夫的任何音讯,刘凤花默认为丈夫已血洒战场,她不得不远嫁他乡。  相似文献   

9.
老午 《民主与法制》2010,(23):56-58
新奇的“网络遗嘱” 未表达的情感,未实现的心愿,未告知家人的财务信息……如果您意外死亡,这些怎么办?不用担心,将生前重要的数据信息封存在网站中,等故去后再传递给至亲好友,让曾经仅属于你的“秘密”能够延续——这并非浪漫的爱情电影片段。而是国内“网络遗嘱”网站的一些功能介绍。  相似文献   

10.
张芳 《民主与法制》2011,(32):17-18
据北京市法院统计,在法院所受理的遗嘱继承纠纷案件中,有超过60%的遗嘱被法院宣告无效。 这一数据无疑是惊人的。但根据笔者的执业经验,这一数据却又是可信的。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被西方人称为“家庭宪法”的遗嘱为什么在中国遭遇如此尴尬的处境?笔者试图跳出“就事论事”的窠臼,不具体讨论某一遗嘱无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100多名老人来“家门口”的幸福食堂就餐,52人办理就餐卡,10多名老人预约登记入住……湖北省宜昌市至喜园养老服务中心开业运营当天,就备受周边老年人青睐。作为亚行贷款宜昌养老综合服务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喜园养老服务中心具有机构养老、日间照料等功能,可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  相似文献   

12.
母亲去世十年后,父亲也撒手人寰,摆在三子女面前的,是一道继承难题。原来.母亲去世时,父亲邀请亲朋作证,在子女面前立下遗嘱,他们的房屋在其死后变卖,所得财产由三子女平分。哪料,父亲去世后,女儿突然拿出一份遗嘱。根据这份遗嘱,父母的遗产由她一人继承。秘密遗嘱突然曝光,锋芒直指前一份遗嘱,一场遗产继承风波由此上演。  相似文献   

13.
正市民张某在弥留之际,通过口头遗嘱方式改变公证遗嘱的行为,无法律效力,基金会也不能追要这笔捐款。公证遗嘱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继承法第20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和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遗  相似文献   

14.
语云“死生事大”,那么,关系到死生的遗嘱当然非同小可了——可也因为其重大,所以伪造遗嘱的事层出不穷。我们不妨看看近现代史上那些伪造的遗嘱。阮玲玉的真假遗嘱较早遭遇此厄的是电影明星阮玲玉。阮玲玉虽然在演艺上技拔头筹,在生活上却遇人不淑,先是跟花花公子张达民同居,受尽折磨和勒索后,又遇到富商兼情场高手唐季珊,最后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东台市机械厂退休工人韩善卿是敬老模范,他从一九八六年起,先后从自己不多的退休金中拿出近万元,为孤寡老人谋福利,送温暖,献爱心。前不久,他在孙子少儿养老保险证的内页上写下了这样的遗嘱:[韩春孙儿:在你五岁时,我为你办理了养老保险,到二O三五年,你每月可拿」百多元的养老金。但你长大后肯定要安排工作,此款多余,买些西瓜、糕点送给五保老人和孤寡老人,继承我的敬老遗志。在你百年之后,要交待你的子孙,仍要这样传下去!切记,切记!*说起这立遗嘱的事儿,还是他去世前几天的事。那天,几位老友来韩家串门,交谈…  相似文献   

16.
最近洪某去世,留下两份遗嘱,一份是1992年所立,明确将遗产中的八间房屋由他的两个儿子各继承四间,并办理了公证;另一份是2000年所立,指定八间房子全部由次子继案例:承。洪某的两个儿子为此发生争执。次子认为遗嘱应以最后一份为准,应由他一人继承八间房屋;长子认为第一份遗嘱进行了公证,具有法律效力,八间房屋应由兄弟两人共同继承。双方无法协商解决,故诉至法院。该案涉及的是遗嘱人立有数份内容不同的遗嘱,应该以哪份为准的问题。我国《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上海》2011,(9):59-59
统一预约挂号平台的“上海模式”巳出台。目前,22家医院每月对外推出40多万个免费专家预约号,到9月底,全市所有54家三级医院将在这个平台上为市民提供免费预约挂号服务。平台还开通全国客服电话95169,日夜无休,外省市患者拨打电话预约不收取长途费用。  相似文献   

18.
征文启事     
《民主与法制》2021,(10):33-33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庭建设重要讲话精神,促进继承法学、法律文书学、不动产登记、公证学及相关领域相关研究与实践,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中华遗嘱库、《民主与法制》杂志、中国自然资源报社、《中国不动产》编辑部决定面向社会开展联合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9.
佳木  张虹 《民主与法制》2013,(14):58-59,64
时光虽已进入了21世纪改革开放的全新时代,但仍有人受传统封建男权思想影响,希望自己死后妻子能为自己守寡。江苏无锡的赵志伟在遗嘱中就写下了“如妻子今后嫁人,三间平房归其侄子赵伟华所有”的条款。妻子再婚后,这份特殊的遗嘱最终在2012年引发了侄子和婶婶间的遗产纠纷。  相似文献   

20.
外历史上皇帝留下的遗嘱,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的是指定继承人,有的是嘱托大事,有的是分配财产,也有的是忏悔一生……其中的上乘之作,实在是屈指可数,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的遗嘱,可算得上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现录如下:“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怀?但与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为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要求闻达。至嘱,至嘱!”这篇遗嘱仅百字左右,言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