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的12月4日,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这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它的设立,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宏大的背景下,对宪法至高无上法律地位的郑重确认;也是重塑宪法权威,让宪法从"文本"走向"现实",把宪法精神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新时代要弘扬、践行法治精神,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汇聚磅礴力量。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弘扬宪法精神,既要掌握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也要强化宪法监督,发挥宪法作用,全面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叶坚 《浙江人大》2012,(12):24-26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宪法精神逐步落地生根、发芽长枝。30年里,发生了不少引人瞩目的"宪法性事例"。生活中的宪法性事件或大或小,有悲有喜,但在点滴之间所闪耀的宪法精神和公民的宪法诉求,却对我国的法治进程影响深刻。"孙志刚事件":以生命代价换人身自由2003年3月17日晚10时许,任职于广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外出上网时,  相似文献   

4.
宪法──地位·精神·实施──中国宪法学习指导学习《中国宪法》这门课程,要在认真阅读教材,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和掌握宪法的地位、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实施等三个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一)宪法是确认一定阶级的民主,集中反映各种...  相似文献   

5.
上一讲主要讲述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发展历程。这一讲,我们继续梳理我国宪法所走过的历程。对1975年宪法进行全面修改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1975年宪法进行了全面修改,通过了1978年宪法。1978年宪法共4章60条,它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1975年宪法中带有极"左"色彩的内容,如取消了"全面专政"的规定,比1975年宪法前进了一步。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全国人大曾对1978年宪法进行过两次局部修正。1979年7月1日,第五届  相似文献   

6.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就必须尊崇宪法精神,贯彻宪法规定。要对宪法有敬畏之心。人比天高、法比天大、宪法至上。法律规范的实施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充分的发展。对宪法的敬畏,就是要将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根植于心,在遵守上下功夫,谨守宪法的各项原则与规定。要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的意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  相似文献   

7.
备案审查是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补齐了我国对立法权乃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权进行宪法监督的短板,从而为将所有的国家权力都关进制度的笼子、真正使得我国走上良法善治的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奠定了基础。那么,如何在备案审查中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可能首先要解决三个前提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宪法实施理论的阐释源于对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齐玉苓案”引发的“宪法司法化”讨论,曾对推动我国宪法相关理论的认知、研究和宪法理论中国化发挥了积极意义。该案围绕三个层面的宪法司法化讨论及其各种衍生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宪法实施理论,更重要的是昭示了一条基本经验:只有结合具体国情、始终坚持党领导下的宪法实施观,才能推动中国特色宪法实施蹄疾步稳、行稳致远,而我国以任何一种激进的、大破大立的、唯西方经验至上的观念推动我国宪法实施的过程都会水土不服,注定难以行通。  相似文献   

9.
正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宪法修正案,应当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关于宪法修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全面依法治国实际和依宪治国实践,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政治民主法治道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信"融合宪法自信、中华特色法治格局、中国风格党政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和理解宪法修正案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充分保障各项人权,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作了全面规定。以宪法为依据,我国制定了刑法、行政诉讼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这些法律和宪法一道,构成了比较完备的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周菊 《岭南学刊》2005,12(6):50-54
宪法与人权相伴随,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我国现行宪法对人权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但同时 也存在不少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宪法关于人权内容的设计及人权的保障机制等,从而实现宪法保障人 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这次学习,更加体会到人大在贯彻实施宪法中负有重大的政治责任,我们必须更加全面准确地学习领会宪法,贯彻实施宪法,依照宪法和法律,做好地方人大工作。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职能是由宪法赋予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学习宪法,增强宪政意识,贯彻实施宪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大的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重要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3.
郭斌 《人民政坛》2014,(11):13-13
<正>我国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之前,彰显我国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从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来看,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基本权利的规定较为全面我国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此项规定表达了人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立场。具体而言,宪法第二章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表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权、"隐私  相似文献   

14.
祝捷 《人民政坛》2012,(11):12-14
行宪之难,非难在构建良好、完备的宪法制度,而在于培养人民的宪法精神。惟有公民树立起宪法精神,通过培育宪法文化,形成公民意识,构建宪法认同,体会到宪法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每个公民都是在"宪法地"生活着,人民方能在宪法的哺育下,享受由宪法所带来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十分突出的位置,围绕宪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引领新时代依宪治国新实践,不断开创新时代依宪治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是一切财产保护法律制度的基础。是否应当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进我国宪法 ,这是社会各界特别关心的重大问题。借鉴外国保护私人财产的宪法制度对完善我国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4月17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宪法学习专题讲座,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文慧参加学习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丁巍主持会议。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苗连营以《深入学习和实施宪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题作辅导报告。李文慧指出,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宪法学习贯彻工作,把宪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25周年。这部宪法被公认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好的宪法"。25年来,这部国家根本大法的实施,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本刊特邀请著名宪法学专家周叶中教授,为读者详细评述这部宪法实施以来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非常荣幸地参与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高度的政治自觉,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投下了庄严而神圣的赞成票,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会议期间,我认真学习了新修订的宪法,下面谈谈我学习宪法的点滴体会。一、本次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各项立法的依据,是  相似文献   

20.
周航 《岭南学刊》2020,(4):82-88
将纸面的宪法转变为行动中的宪法需要有恰当的宪法实施机制安排。我国理论界对有效的宪法实施方式争论颇多,但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宪法如何实施的政治决断可知,全面且有效的实施路径远不止司法方式一途,且更适合进入司法领域的是有明确规则规定的部分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在新的宪法实施要求之下,根据宪法的规定和我国宪法实施的特点,有必要构建由中国共产党、不同的国家机关和公民参与的多元化宪法实施机制,以确保宪法全面实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