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提到邓小平的经历,几乎所有的人会伸出大拇指:三落三起,了不起!外国人佩服地说,邓小平是“打不倒的小个子“。1979年1月29日,在卡特总统欢迎邓小平的国宴上,邓小平曾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有资格获得金牌。”的确,三落三起,最能体现邓小平大政治家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而他“三落三起”所彰显的胸怀、智慧和意志,能给我们以深刻而永恒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2.
王晓春 《求实》2004,3(7):4-7
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的“三落三起”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他的这种曲折、艰难的经历锤炼了邓小平的意志和毅力 ,使他更加接近基层群众 ,更加了解中国社会 ,更加认识到实事求是的极端重要性 ,对“左”倾错误造成的危害有着切肤之痛 ,邓小平“三落三起”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1979年1月,邓小平曾幽默地对别人讲: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可能很有资格获得奖牌。1987年10月,邓小平在一次会见外国客人的谈话中,曾经讲道:“我是‘三落三起’。”的确,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像邓小平这样“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是极为罕见的。一位名叫乌利·弗朗茨的德国人也在《邓小平——中国式的政治传奇》中写道:邓小平“用非凡的能力,战胜了政治上的三起三落和无数阴谋诡计,并且每次都向他生命的目标更接近一步。在我们的世纪里.我在东方和西方都没有见过像邓小平那样,走过如此崎岖曲折的生活道路,却又卓有成就的政治家”。为使读者更深入,详细地了解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的经过及历史内幕,本刊从2003年第一期起,连载即将出版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薛庆超同志所著《邓小平的“三落三起”》一书。  相似文献   

4.
刘洪久 《奋斗》2011,(8):50-51
近日。在工作之余我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开始了阅读。《邓小平的三落三起》一书使我备受启发。书中简述了邓小平同志光辉的一生,重点介绍了他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以及他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坚贞、果敢、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楷模和典范,留下了最为宝贵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5.
在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中,像邓小平这样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经历过三落三起的人,为数并不多。1933年3月,在江西中央苏区担任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的邓小平被撤销了职务,这是他经历的政治上的第一次磨难。1933年6月下旬,在贺昌、李富春等人的推荐下,邓小平出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不久又担任总政机关报《红星》报的主编。1934年10月,邓小平参加了长征。遵义会议前夕,邓小平走出了第一次政治磨难的阴影,再次出任中央秘书长,参加了遵义会议。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邓小平被打倒,经历第二次磨难。当时,强加于他的莫须有罪名是“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  相似文献   

6.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人民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虽然早已为世人所知,但他一生中究竟都担任了哪些职务,一些与邓小平有关的书籍却介绍得不甚详细。在此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综合所搜集到的有关史料,把邓小平一生中担任的各种职务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一生是"三落三起"的一生。"三落"是因为坚持真理,而受到"左"倾或小人的陷害;"三起"是因为坚定信念,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健康力量的支持。我们要以邓小平坚定信念、坚持真理为榜样,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不断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李洪峰 《求是》2015,(2):61
<正>实事求是,是治史的根本原则,也是《邓小平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的突出特点。邓小平一生倡导和践行实事求是,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典范。邓小平的一生,三落三起,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根本原因在于他做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气质的内在统一。《邓小平传》详细叙述了邓小平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经历的第一次政治磨难。当时,邓小平和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在实际工作中拥护毛泽东提出的正确主张,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针对"左"倾教条主义者攻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三落三起",富有传奇色彩,与之相映的三次婚姻,也充满了甜酸苦辣.意大利人但丁在<神曲·净界>中说:"爱是美德的种子."通过对邓小平三次婚姻历程的分析,让我们真切地领悟到,"志同道合"是邓小平对待爱情的主题.他两度失妻,一为天灾,一为人祸,最后与卓琳结合,共同走过了弥漫硝烟的战争岁月,走过了饱尝痛苦的蒙难时刻,用亲身经历告诉了人们,什么是人类永恒的真爱.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三落三起"的曲折政治生涯中,表现出了"伟人的信念、超人的意志、仆人的思想、明人的性格、凡人的生活"等优秀品质,成为当今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自我修养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吴玫 《党史纵览》2013,(9):39-43
一代伟人邓小平,生于1904年,卒于1997年,去世时享年93岁。纵观他的一生,政治上几多磨难,"三落三起",个人生活坎坷,家庭成员也屡遭不幸,但他却始终淡泊从容,宠辱不惊,在逆境中也不怨天尤人,泰然处之,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以豁达的心胸和睿智安享93岁高寿。在邓小平的人生经历中,不难看到,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长寿老人的形象。我们在感叹他独特人格魅力的同时,还可从他的养生之道中得到很多启迪。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第二次与第三次的"起落"都与"文化大革命"相关,他在被错误地打倒和蒙受冤屈时,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思考党和国家的前途问题,并且发愤要有新的更大作为。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使得他在第三次复出后,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正邓小平留给世人的印象很平实。解读他说话行事的一些细节,会发现其平实之中蕴含的个性,很富感染力;传达的思想方法和决策风格,更值得细细体会。逆境中的智慧谈到邓小平,人们总会对他"三落三起"的政治人生感兴趣,进而发问:他是怎样面对挫折和逆境的?回答这个问题,自然会想到他作为革命家的坚忍不拔的理想和信念。此外,他的人生态度也很重要。比如,在逆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怎样对待挫折○史天经邓小平同志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走过了一条“三落三起”、“三下三上”的坎坷不平的道路。其逆境之险、挫折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是怎样对待挫折的?怎样越过坎坷走出逆境的?这其中的经验、方法和智慧,对于我们的党和人民,都是一笔非常宝...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中,他既有过“三落三起”、“愈挫愈强”的传奇般的政治生涯,也有过三次临危受命,担任党中央秘书长的重要职务并作出历史性贡献的非凡经历.1926年底,邓小平奉命从苏联回国,立即投入到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的第一次大革命的浪潮之中.开始他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担任政治处处长兼任政治教官,旋即派往国民党冯玉祥部队中作政治工作.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6月10日,冯玉祥参加了汪精卫在郑州召开的反共会议.“宁汉合流”在即,形势险恶,邓小平被迫离开西安到达武汉,被分配担任中央秘书工作.这是他第一次进入中央领导机关工作.  相似文献   

16.
政治生涯中的四起四落 毛泽东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之前,在党内的地位曾几度沉浮.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政治生涯,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其实还不止三落三起.1923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被选入由五人组成的中央局,担任中央秘书,与陈独秀等一起负责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这是他第一次进入中共中央的领导核心.但在1925年1月召开的中共四大(这次会议他因在湖南老家养病没有出席)上,他没有被选入中央委员会.这是第一次起落.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两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伟人。邓小平充满传奇色彩的“三落三起”的政治经历,为人们广为传诵。而在“左”的思想下,毛泽东也曾有过四次遭贬的逆境。毛泽东十分赏识邓小平,认为他“人才难得”。邓小平对毛泽东也非常敬重。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有人要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时,他毅然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维护了毛泽东的光辉形象。对于建国后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关系,读者已经比较熟悉,这里记述的,是革命战争年代二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三落三起———无私无畏的崇高境界”、“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超群勇气”、“走自己的路———勇于创新的革命胆略”,邓小平同志七十多年政治生涯和主要业绩,为全党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光辉典范,他身上集中反映了彻底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时期,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经历了"三落三起",同时,建党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也经历了"三落三起".研究这段历史,把握党的建设思想的发展脉络,对于今天我们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洪峰 《党建》2014,(8):25-27
正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他第三次复出,进入一生事业的巅峰,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时候,回顾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领略他战略思考、战略判断、战略设计、战略决策的战略家风采,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