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最近的经济形势与展望(一)最近的经济形势:1997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拉莫斯政府在金融、贸易、投资、产业等广泛的领域、范围内实施了放宽经济管制的政策,在这种经济自由化政策下,菲律宾的经济增长率从1993年下半年起不断趋于提高。但是,由于受到1...  相似文献   

2.
郑春荣  韩彦红 《欧洲研究》2023,(4):103-122+7-8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的外交与安全政策迎来了“时代转折”。本文基于综合的对外政策学习理论框架,分析2022年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德国对俄政策转型及其动因。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对俄政策经历了政策目标和工具的双重转向,达到了“复杂学习”水平。德国对俄政策实现转型,其动因在于政府内部认知信念发生了转变、盟友的政策扩散,以及吸取了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对俄制裁不足的教训,并将2010年后有效制裁伊朗的政策转移至对俄政策。但德国对俄政策学习存在局限性,政党政治、公众舆论、克制文化以及利益集团等是德国对俄政策转型可能面临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 俄罗斯经过1992—1996年连续5年严重经济危机后,俄经济在1997年出现了转机,GDP与工业产值分别增长0.4%与1.9%。正当人们乐观地认为俄的经济形势开始好转时,这一增长势头很快消失。自1997年10月以  相似文献   

4.
一、1999年俄罗斯经济形势趋好 1998年是俄罗斯政府的“反危机年”。俄经济危机程度相当严重,已超过了1929—1933年西方的大萧条时期。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工农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并伴随物价暴涨、通货膨胀加剧、投资萎缩、债务负担加重、资金外逃等现象。1999年,俄经济逐步走出了199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从1998年年底至今,俄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已持续了14个月,各项经济指标均表明俄经济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5.
《美国研究》2021,35(3):116-149
特朗普赢得2016年总统选举,曾引发美国对俄罗斯政策是否会出现剧烈变化的猜测。特朗普谋求与俄罗斯缓和关系,以扭转因乌克兰危机而深陷泥潭的美俄对抗。然而,特朗普的胜选及其与俄罗斯缓和关系的意图遭到美国建制派的猛烈抨击和抵制。美国对俄政策不仅是美国政策制定者与俄罗斯的互动,更是美国政策制定者内部激烈博弈的结果。由于美国政治体制及国内政治斗争的影响,特朗普制定和实施对俄政策的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及反俄势力强有力的束缚和规制。事实证明,特朗普政府的对俄政策并未出现逆转,而是延续了奥巴马执政后期对俄罗斯的对抗、遏制和威慑,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级,导致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尽管如此,美国并没有完全放弃对俄罗斯的接触。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北方领土"外交是日本对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9月2日,小泉"巡视"了北方四岛,日本对俄政策发生新的转变。总的来说,在今后较长一时间内,日本政府的北方领土外交不会有大突破,受领土问题的制约,日俄关系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领土问题优先同时辅以经济合作,仍将是日本今后对俄政策主轴。  相似文献   

7.
1996年泰国的经济动向汪慕恒译最近的经济形势与预测[一]最近的经济形势1996年11月泰国进行了下议院大选,新希望党成为第一大党,结果六党联盟的差瓦立新政府取代了班汉政府执政。为了扭转经济急退的形势,差瓦立政府于1996年12月公布了包括有18项内...  相似文献   

8.
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张晶研究员撰文指出:进入90年代后的近5年,俄在改革中一直实施紧缩财政货币政策的方针。虽然俄政府对经济政策作过一系列调整,如以国债取代透支,控制货币发行量;制定预算法,控制预算赤字;加强税收征管力度等,但始终没有摆脱其国内经济持续衰退,人民生活难以保障的困难。为此,围绕政府经济方针的确立,再度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从1992年1月开始全面展开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放开物价,紧缩银根;推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改革对外经贸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废除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改变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全面管理,同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经过6年来的改革,虽然俄罗斯联邦国内生产总值连年下降,国家经济实力一落千丈,但最近两年来,尤其是1997年,俄罗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大韩民国建立后的首位真正意义上的民选文人总统,金泳三上台后开启了"通过改革建立新秩序"的新进程。在政治领域,通过建立廉洁政府、树立亲民形象、公布官员财产、推行金融实名、杜绝军人干政、深化行政改革等举措,金泳三政府掀起以清除腐败、确立国家纲纪为主旨的政治改革运动。在经济领域,许诺当"经济总统"的金泳三把重振韩国经济列为最优先和最根本的任务,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使其数年来推行的经济政策以失败告终。在外交领域,金泳三政府谋求与中、俄、日、美四个大国建立平衡关系,保持周边环境的稳定,提高国家安全系数,同时积极参加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在统一政策上,金泳三政府提出了以三个基调、三个阶段为内容的渐进式的统一政策,但该方案在现实中缺乏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华约解体、苏联垮台、冷战结束、地缘政治的变化以及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这一切使美俄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条件和环境,在二战后长期存在的战略对抗似乎正在被战略合作所替代,在过去的四年中,由于俄罗斯新界邻的出现,社会政治秩序的变动,美俄双边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初,两国的政府发言人都声称伙伴关系是美俄关系的主要特征。这一伙伴关系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1993年4月克林顿和叶利钦的温哥华会晤中,是所谓的“战略性的伙伴  相似文献   

12.
俄经济改革和前景 俄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两大特征:通过改革和公开性进行全面变革,达到更新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的目的;俄更强调改革而不是开放,通过改革构建市场经济环境,为引进外资提供良好条件,达到振兴经济的目的。改革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1991年10月—92年12月,在盖达尔经济小组推动下,实施激进改革。先后出台放开外贸管理、放开物价管理等政策。由于国营企业严重亏损,内阁中的中派和保守派开始改革盖达尔路线,并且决定拨给国营企  相似文献   

13.
2016年6月,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提出了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倡议。用层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文献法对大欧亚伙伴关系提出的原因进行探讨,可以认为俄罗斯和欧亚经济联盟面临的内外经济困境是直接原因,而背后的深层原因,一方面在于欧洲衰落,亚洲崛起,"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欧亚大陆的经济格局和经济态势发生变革;另一方面在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欧亚大陆不稳定因素增加,俄罗斯国际地位提高,俄塑造国际秩序的愿望更加强烈。而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俄"东转"政策取得一定成果、中俄关系的提质、"一带一盟"的成功对接和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新突破,为建设大欧亚伙伴关系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大欧亚伙伴关系是俄罗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战略,是俄打造欧亚大陆一体化的整体方案,是俄塑造欧亚大陆经济秩序的重要框架,也是俄谋求"大西洋—太平洋大国"地位的重要抓手,中国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学界和政界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该危机促使美国对其对俄政策,尤其是2008年俄格战争以来的对俄政策进行反思。许多美国人质疑俄罗斯在乌克兰行为的合法性,危机也加深了美国民众对普京的负面印象。美国专家学者提出的应对措施主要涉及政治和军事领域,但在经济方面,并没有提出对乌克兰复兴来说极为重要的大规模的有效的经济援助计划,这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困境。此次危机凸显了东欧的重要性。未来,美国更有可能采取一种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平衡战略。  相似文献   

15.
政坛斗争变化异常 1997年是俄罗斯一“和睦与和解年”。这一年,俄政治舞台上虽时有风波,但形势是基本稳定。然而,进入1998年,政坛斗争接踵而至。年初,先是国家杜马中有人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随后,未等杜马对不信任案进行表决,叶利钦总统于3月23日出人意料地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并责成35岁的基里延科组成新政府,以“更有效地推进改革”。在新总理人选问题上,杜马与总统顶牛,两次否决  相似文献   

16.
1998 年10 月27 日,“红绿联盟”上台执政,当时面临着战后最为严峻、最具挑战性的社会经济形势,施罗德政府把减少失业作为解决德国经济,财政和社会问题的核心,作为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政策定位上存在着偏差,半年来,在具体操作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失误,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例如,疏忽或是没有处理好同经济界的关系等。为此,最近“红绿联盟”正对政策定位作重新调整,从“矫正社会倾斜”转向“重建信任基础”的政策取向,但是调整的过程将是艰难曲折的  相似文献   

17.
一、俄韩安全合作的回顾 1992年11月18至20日叶利钦对韩国进行了首次访问,这确立了俄韩安全关系的基础。叶在韩国国会作了一次演讲,其中指出俄的对外政策“正从集中于西方、欧洲和美国转向亚太地区”,韩国是俄在该地区的主要伙伴之一。访韩期间,叶利钦和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发展与伊朗关系的动机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发展同伊朗的关系已成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环节,俄加强同伊朗关系的战略考虑:保障俄罗斯南部地缘战略空间的安全;争夺对里海石油资源及其输送管道的控制权;利用伊朗在伊斯兰世界和中亚地区的影响解决地区和国内问题;占领伊朗的广阔市场。俄伊发展双边关系使中亚战略格局的重组形势更加复杂,从短期看,俄伊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储量,这是普京政府新世纪能源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作为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传统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俄政策的牵制,今年初俄乌的“断气事件”令欧盟一度紧张就是典型事例。本文试从俄天然气产销战略及其产生背景,欧盟能源外交对俄的挑战,以及俄欧天然气合作前景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0月下旬俄罗斯学者彼德洛夫和布罗夫教授在华东师大与国际所的学者、博士生、硕士生进行了学术座谈。两位俄罗斯客人介绍了俄罗斯当前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许多人曾经认为,在俄大选以后,不管谁当选,俄国内局势都会稳定下来,但事实并非如此。从1991年开始俄就面临着走什么道路,选择什么发展方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现在依然困挠着俄罗斯领导人,特别是经济改革问题。叶利钦自己并不是经济学家,关于经济改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